第一章(1 / 3)

第一章

上篇

第一卷詩寫性情,惟吾所適

古時候英雄還沒遇上讓自己一展才華的時勢時,都並未具有異常遠大的誌向,這不隻是鄧禹從文學上寄托希望,馬武希望能當督郵。

晉文公有妻室有馬匹,就不肯離開齊國。光武帝少年貧窮的時候,和李通為逃脫租稅同嚴尤打官司。嚴尤因為感到十分驚奇而盯著他看了看,光武帝回去後就對李通講:“嚴公居然看了我?”揣摩他言下之意,是以嚴尤的一盼為榮。韓蘄王做小卒的時候,相麵的人講他日後必被封王。韓蘄王竟然大怒,認為是諷刺侮辱自己,奮起用拳毆打相麵之人。這都是一樣的自我認識。

鄂西林相公在《辛醜元日》講:“拿著鏡子看我將要老了,而推門一看外邊春草卻不曾新生。”在《詠懷》中又講:“看來四十歲不過如此,那麼我到老是何等模樣也就都知道了。”這都是他做郎中時作的詩,玩味他的詩意,誰也想不到以後他會出將入相。等他做了七省經略,《在金中丞宴請的酒席上》講:“捫心自問我們都是依托他人的提拔賞識,屈指數有誰又是濟世奇才呢?”在他的《登甲秀樓》絕旬中言道:“炊煙嫋嫋像千條絲線飄繞在中午的天空裏,此刻正是百萬人家飯菜已熟的時候。敢問什麼時候能有濟世救民的烈火?隻見武侯舊祠被透過樹梢的夕陽映照得一片金黃。”以武侯來自比,這都和未得誌時氣象極不相同。張桐誠相公則從翰林做到首相,詩歌都是一個風格,最清新絕妙的詩句有:“柳蔭下的一灣春水曲曲折折地流淌,重重山巒旁百花競相開放。”“葉子底下開的花,人雖然看不見,一雙蝴蝶卻早已知道。”“臨著溪水種花是十分有意境的,水中映花,一枝化作兩枝看。”《扈蹕》講:“誰敢笑話七十老叟,卻能趁著滿天星鬥騎馬踏冰。”在他的《和皇上風箏》中又講:“風箏飛到九霄上空,靠日光的照射而絢爛多彩,四麵雖有曠野之風的吹拂,風箏卻依靠寶繩的維護而逍遙自在。”在這句詩裏,詩人借“繩”字韻“升”,來寄托自己內心的誌向和遠大的抱負。

楊誠齋說:“古往今來,天分低拙的人,都愛在詩歌上大談格調,而不懂得風情趣味。為什麼?因為格調是空架子,隻要有嘴都能講得出來;而風趣專門描寫性靈,不是天才就辦不到。”我十分喜歡這句話。要知道有性情,便有了格律;格律逃不脫性情的圈子。詩經三百篇多半是勞動者及懷春少婦直率言情的,有誰為他們定過格式呢?又有誰為他們定過音律呢?而現在談格調的,能超出這個範圍嗎?大禹時代的歌謠,不同於《三百篇》和《國風》的格調,不同於《雅》、《頌》,格式怎麼有一定之規昵?許渾講:“吟詩就好像成仙骨,骨子裏沒有這種‘仙氣’就不要胡亂吟詠。”可見詩歌貴在風骨而不在格式。

前明門戶之見,不止是朝廷有,在詩歌上也是這樣,當明詩處於昌盛的時候,高、楊、張、徐,各自成為一家,毫無門戶。一傳下來就是明七子;再傳就是譚、鍾,成為公安派;又再傳是虞山,大都是相互攻擊詆毀,自己樹立一個旗幟,真是十分可笑。大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缺點,總是要平心靜氣,保留正確的,去掉不對的。試想明七子、鍾、譚等人,要是沒有當時的盛名,則虞山選《列朝詩》時,必將從荒村野嶺那無人知曉的地方搜集,半句片言地傳給後人。打敵人一定先擒王,射人要先射馬;這是喜愛名聲的人所特有的累贅,會在最緊要的時候葬送他們。

於耐圃相公建造了一座蔬香閣,種了幾畦菜,題了一副對聯說:“今日正適合知道種菜的滋味,當年曾親自吃過這些菜根。”鄂西林相公也有菜園對聯說:“這種滋味容易了解,隻要求秋天在綠地裏種下種子;對他很有愧疚,隻怕蒼生的臉上這種菜色太多。”他們兩個人都用了真西山的語句,而胸襟氣象,卻迥然不同。

落第的詩,唐代很多人寫過。本朝程魚門說:“也應該對知己流淚感歎,但覺得沒有臉麵麵對那些俗人。”陳梅岑說:“得到是原來就有的命,別人不要追問,到了壯年還不及第以後才能見分曉。”家香亭說:“都說文章原來是有價格的,難道就沒人僥幸取勝?”又說:“愁容滿麵地看著童仆那淒涼的神色,怕讀親朋好友寄過來勸慰我的書信。”王菊莊說:“親朋好友在我啟程的那天十分惆悵,鄉裏現在卻傳揚著我落第的名聲。”都可以和唐朝人寫的詩一比高低。但是讀姚武功的詩:“要在燕然山上的石頭上鑿刻功名,登科記裏錄下的都是無用的閑名。”顯得悵然若失。讀唐青臣所寫的:“沒有及第從遠處回來,妻子滿臉不高興。黃狗不是有情,臥在門口搖頭晃尾。”看後讓人吃吃笑個不停。其他的還有:“那考試的卷子我可以再做,最難的就是給親人寫書信。”“失意的時候心情不好,看見花就像看見仇人一樣。路上碰見白麵郎君,喝醉了酒插了滿頭的花。”“白坐公車行萬裏路,好像閑著無事看華山來了。”“遠離家鄉思親想家,淚水伴著東風不願看見杏花。”這都是很妙的詩句。

我寫詩,最不喜歡疊韻、和韻、以及用古人的韻,認為詩是用來抒發性情的,怎樣舒暢便怎樣寫。一個韻中有千百個字,讓我來選;還有用後又覺得不合適改作別的,怎麼能讓一二個韻來約束呢?既要受它約束,就不得不按這個節拍;既有了節拍的限製,又怎麼能講性情呢?《莊子》說:“忘了腳,是因為鞋子合適。”我也說:“忘了那些韻律,是由於詩歌做得舒展流暢。”

常州趙仁叔有一副對聯:“蝴蝶一來連風也別有情致,人一走月亮也覺無聊。”趙仁叔一生,隻留傳下這兩句詩。有人寫《擬古》詩說:“不要做那江上的小船,不要作那江上的月亮。船載著親人遠去了,月亮照著將要分離的人。”這個人一生,也隻傳了這四句。金聖歎好批點小說,人們都輕視他;然而他有《宿野廟》一絕說:“所有聲音都已沉寂下來,小蟲在佛像麵前來回地飛。半夜起來關窗以擋風雨,四壁掛的都是僧人的衣服。”十分清新絕妙。孔東堂演《桃花扇》曲本,有好幾本詩集,其中比較好的句子有:“船一動夜宿的白鷺便飛起來,直衝牆櫓,燈火引得秋天的蚊子飛入帳裏來。”其餘的幾首都不能算好,不值得稱道。

嵩亭上人有詩《題活埋庵》說:“誰把庵名叫作‘活埋’?讓人千百年來都費神猜疑。我現在難道是輕生的人,隻因為從前曾經九死一生。”道士周鶴雛有詩句說:“心死之後才悟出了大道理,此身就錯在我出生前。”兩詩在禪理上也有一定的收獲。

乾隆丙辰年間,我二十一歲,到廣西去看望叔父。撫軍金震方先生一見,把我看做對國家有用的國士,就和我高談闊論,並特別推薦我入博學鴻詞科。他首先說了我的年齡,然後再誇我的文才學識,並說:“我早晚觀察他的為人,性情恬淡,舉止安詳。國家應運生才,必是大成之器。”一時間司道爭先來探問。金震方公每次見到自己的部下,談完公事,必定談到我的某首詩某句話,津津樂道,說時帶著表情和動作。我在屏風之後聽了竊喜。一聽到金公有客人來,必定隨到後邊竊聽。我寫有七律一首說道:“在萬裏邊關上還要寫推薦別人的表文,百官座上誇讚別人的文章。”這都是實事。金公有好幾卷詩集,死後卻沒人編輯,僅記他的一首《答幕友祝壽》說:“一生飄浮像雲一樣地虛度過去,交往的高士一起高唱《白雪》歌。”《題八桂堂》說:“滿天都是香味,在我擺放畫戟的屋裏,有時在床上會夢見仙鶴在枕邊跳舞。”從這兒可以想象出金公在廣西做官九年,政治簡練,刑法清明的景象。

己未朝考試的題目是《賦得因風想玉珂》。我想盡力刻畫“想”字,就寫了一句說:“聲音好像是從考院傳出來的,但人與人卻像隔天河一樣遙遠。”諸位總裁認為我這話涉及不莊重,準備不選我。大司寇尹公和眾人力爭說:“此人肯用心思,必定是個年少有才的人,隻是他還不懂應製體詩文的具體做法。這正是庶吉士需要施教處啊。倘若進呈皇帝,皇帝有駁斥,我便會獨自上奏的。”群人的議論方才停息,我這才能進入館選,被尹公相知,就從此時開始。沒過幾年皇上命令尹公教習庶吉士。我寫了一首詩說:“琴已被燒燎成了焦尾琴,風太大將紅花都吹滿地。”

十一

尹文端公出任江南總督時,年紀才剛剛三十,人都稱呼他為“小尹”。海寧詩人楊守知,字次也,康熙庚辰年進士,以道員身份掛誤,候補南河,年已達七十歲了。尹公知道他是老名士,所以對他獎賞撫慰,格外優厚。楊守知頗為高興,自己指著麵上的髯須,喟歎道:“承蒙尹公您的盛情美意,隻可惜守知我已是年老了!‘夕陽極為美好,隻是臨近黃昏’。”尹公應聲答道:“事實並非如此,您難道沒有聽說過“天公有意垂憐愛惜幽草,世間之人看重傍晚時分的睛朗麼?”楊守知驚異萬分,出來對別人講:“想不到小尹年紀輕輕及第登科,談吐居然能夠如此風雅有致。”

尹公極愛和韻作詩,而尤其喜歡用疊韻,每次和人比著作詩,總是越多越好。庚辰十月,尹公因為要辦件公事,同嘉興的錢香樹尚書在蘇州相遇,和詩酬唱竟達十幾次。一時間屬官仆從,為了來來回回給兩家傳送詩歌,以至於累得人倦馬乏。尚書返回嘉禾,而尹公又讓人追上寄上一首詩,於吳江進行挑戰,尚書回信道:“今年事情頗多,實在不能夠如此和詩了。希望您能遍告眾人,就說香樹這老頭子,於吳江道上丟盔棄甲,一敗塗地。你看這怎麼樣?”正好那時我路過蘇州,見了這封信,便吟成七律詩一首,第五六句為:“古老破舊的菜園子在秋日裏,尚且沒有衰敗凋零的氣息,而在吳江道上,作詩酬唱卻出現殘兵敗將。”尹公很高興,從此便和我糾纏不休,往來和詩吟唱。押“兵”字韻,有“消寒須用美人兵”,“莫向床頭笑曳兵”這些句子。這是尹公探知我剛剛娶了妾的緣故。他就是這麼喜歡戲謔打趣,己卯八月,我到江北收稻子回來,在尹公家裏飲酒。酒足飯飽,我與諸公子做秉燭夜談,尹公從後堂傳出來一張紙條,上寫道:“你從外麵剛剛回來,家裏妻妾一定很是思念,為什麼不早一點回去呢?”我提筆在紙條後麵附上幾句詩道:“深夜從深閨中傳出紙條,勸我從外初歸應該早一點回家去,暗自好笑您家嬌嫩的桃李,五更結子竟需要風來相催。”除夕,尹公賜與我食物。我寫了詩相謝,最末一首為:“知道您得了好詩便要傳出來讓人酬和,仗著自己才華高深不肯相讓。今天且讓您輸這麼一著,要想和詩,隻有等到明年了。”尹公見了,大笑。

十二

塚宰托庸,字師健,在江寧為方伯之時,明府潘涵,對托公的談吐風雅,讚口不絕,極力勸說我入府拜謁托公。相見之時,果然一見如故。他的《送人赴陝詩》中說:“潞河水麵生寒,凍結成冰,悲風乍起,晨曦微露,欲明未明之際,群鳥盤旋飛翔,鳴唱不已。寒山輪廓分明,小路曆曆可見,幽僻曲折綿延,沒有盡處。離人所騎之馬,仰首蕭蕭長鳴,您孑然一身,獨自行走。公孫閣下正在延請高才良士,博望關西處正在用兵打仗。你這一去,知道你不能很快返回,月明之夜,低頭懷想,空勞相思牽念。”音節婉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