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血八卦·高額索賠·對簿公堂 互聯網人才「腹黑戰」
商業
作者:蔡佩爽 趙嘉怡
“如果一家公司不得不失去團隊中的某位成員的話,那麼最好讓這位成員加入該公司的合作夥伴。”Hugo Barra的跨國跳槽,沒有慣常的企業挖角、搶人的火藥味兒,因為辦公室戀情才離開穀歌的傳聞,還為這次高管流動增添了一絲浪漫色彩。
在中國的互聯網疆土上正麵對抗的角色就沒這麼美好和諧了。寧可背負“最苛刻雇主”的罵名,也要向離職高管索賠金額高達數千萬元的競業禁止賠償,甚至在競爭對手上線當天把對手核心成員全部告上法庭,足見人的因素在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何等關鍵。
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任何戰略的改變、管理模式與企業文化的調整,都可能把員工推向競爭對手的懷抱。
纏綿了半年多的搜狗與360,最終無果而終,關鍵環節同樣是王小川團隊的去留。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禕在與張朝陽的對談中淡淡地說:“收購企業就是收團隊。”
此時正瘋傳有人投資王小川1億美元創業,可能是百度,也可能是騰訊,這讓周鴻禕的收購平添風險。而他的這句話,似乎在暗示如果收不來團隊就不收購了,最終搜狗與騰訊結親的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說高管的去留,牽涉到企業背後的商業格局,那麼從到校園裏搶占新鮮90後就是一場起跑線上的人才儲備戰,伴隨新學年的開始,儲備戰早早吹響了號角。
從20萬到60萬,到“真正優秀的人才待遇沒有限製”;從發放千元置裝費,到免息房貸,包括阿裏巴巴、百度、騰訊、網易、奇虎360等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拋出優厚待遇,高調開啟2014年校園招聘,令傳統行業羨慕不已的薪資方案如同這個行業本身的擴張速度般不斷挑戰上限。
“相對於解決某個技術難題以後對業務的幫助,幾十萬年薪真的不算什麼。”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多用服務器,少用人,是不變的準則。因此,他們最好的人才策略便是——永遠雇用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