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視點
作者:任慶蘭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孩子的事特別是涉及他們健康安全的事,總是最牽動人心。中小學生的午餐問題、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家長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今年“兩會”期間,就有不少代表委員呼籲,要加強對學生營養午餐的重視,要對小飯桌進行規範管理,提高中小學生午餐質量,讓孩子吃得好,茁壯成長。
孩子們的午餐問題,是一個國家義務教育最基礎的部分。據報道,印度,一個發展中國家,為1.2億在校學生提供免費午飯。
日本1954年就頒布了《學校營養午餐法》,明確實施營養午餐的目的是“全麵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改善國民的飲食生活”,立法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在校的孩子們得到全麵充足的營養,還在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日本,每天中午12時20分,學生開始用餐,但在此之前校長要先“檢食”,即先試吃一份,對飯菜的加熱程度、有無異物、有無異味等進行檢查,並蓋章認可,午餐方可向教室發送。無論飯菜花樣如何變幻,每天一瓶牛奶是保證不變的。有些學校還會把午餐菜單發給家長,以免晚餐與午餐重複。
另外,加拿大、歐美等家庭,會讓孩子特別是高中、初中或小學高年級孩子自帶配製好的午餐便當,以保證孩子的營養需求。
現在,就讓我們也來關注一下身邊孩子的午餐。家中有孩子的都知道,“小飯桌”是那些專門為上學孩子提供中飯及午休的場所,是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周圍出現的一種新的餐飲經營方式。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學校周邊的小飯桌日益增多,呈現出興旺發達之勢,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的青睞。毫無疑問,小飯桌給許多家長提供了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伴隨著小飯桌一起成長。
“小飯桌”這個親切稱呼出自誰口,恐怕無從考證,我們隻知道,其出現已有十幾年的曆史,隻要在學校周邊,尤其是名校,人們往往舍近求遠地去入學,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有小飯桌的市場。如果您在學校附近有套房,哪怕隻是間兩居室;如果您肯不辭辛苦,搭起爐灶,再到學校門口貼張小廣告,估計就會有“小客人”上門。可能不會有人要求您領執照,也不會有人讓您辦衛生許可證,因為你是“家庭式”經營,您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家庭”。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大家庭”安全嗎?您的寶貝在這個小飯桌能夠健康成長嗎?要知道,目前國內對小飯桌的經營性質難以界定,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其監管一直處於真空狀態。
“六一”兒童節和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即將到來,我們邀請了太原市食品藥品管理局杏花嶺分局局長劉紅保、山西省兒童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劉小強、學生家長周琳女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經緯博士與本刊記者一起聚焦“小飯桌”的衛生、安全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