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著行李,怎麼不搶將來?”沙僧道:“那妖精見我使寶杖打他假沙僧,他就亂圍上來要拿,是我顧性命走了。及告菩薩,與行者複至洞口,他兩個打在空中,是我去掀翻他的石凳,打散他的小妖,隻見一股瀑布泉水流,竟不知洞門開在何處,尋不著行李,所以空手回複師命也。”八戒道:“你原來不曉得。我前年請他去時,先在洞門外相見;後被我說泛說泛:說動。了他,他就跳下,去洞裏換衣來時,我看他將身往水裏一鑽。那一股瀑布水流就是洞門。想必那怪將我們包袱收在那裏麵也。”三藏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裏取出包袱,我們往西天去罷。他就來,我也不用他了。”八戒道:“我去。”沙僧說:“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數小猴,你一個恐弄他不過,反為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急出門,縱著雲霧,徑上花果山尋取行李。不提。
卻說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後,嚇得那滿山鬼戰戰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陰司門裏,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聖打得來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廣王傳報與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卞官王、十殿轉輪王。一殿轉一殿,霎時間,十王會齊,又著人飛報與地藏王。——盡在森羅殿上,點聚陰兵,等擒真假。隻聽得那強風滾滾,慘霧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滾的打至森羅殿下。
陰君近前擋住道:“大聖有何事,鬧我幽冥?”這大聖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經,路過西梁國,至一山,有強賊截劫我師,是老孫打死幾個,師父怪我,把我逐回,我隨到南海菩薩處訴告。不知那妖精怎麼就綽著口氣,假變作我的模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師名,要往西天取經。沙僧逃遁至南海見菩薩,我正在側。他備說原因,菩薩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觀看,果被這廝占了我巢穴。我與他爭辨到菩薩處,其實相貌、言語等俱一般,菩薩也難辨真假。又與這廝打上天堂,眾神亦果難辨。因見我師,我師念緊箍咒試驗,與我一般疼痛。故此鬧至幽冥,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叫二心沌亂。”那怪亦如此說一遍。陰君聞言,即喚管簿判官一一從頭查勘,更無個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蟲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條已是孫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查勘畢,當殿回報。陰君各執笏,對行者道:“大聖,幽冥處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
正說處,隻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麵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麵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麵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裏,方得明白。”兩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雲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隘。不提。
看那兩個行者,飛雲奔霧,打上西天。有詩為證。詩曰: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台。
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
禪門須學無心訣,靜養嬰兒結聖胎。
他兩個在那半空裏扯扯拉拉,抓抓掗掗,且行且鬥。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刹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都到七寶蓮台之下,各聽如來說法。那如來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大眾舉目看之,果是兩個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勝境。慌得那八大金剛上前擋住,道:“汝等欲往那裏去?”這大聖道:“妖精變作我的模樣,欲至寶蓮台下,煩如來為我辨個虛實也。”眾金剛抵擋不住,直嚷至台下,跪於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護唐僧,來造寶山,求取真經,一路上煉魔縛怪,不知費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強徒劫擄,委是弟子二次打傷幾人。師父怪我趕回,不容同拜如來金身。弟子無奈,隻得投奔南海,見觀音訴苦。不期這個妖精假變弟子聲音、相貌,將師父打倒,把行李搶去。師弟悟淨尋至我山,被這妖假捏巧言,說有真僧取經之故。悟淨脫身至南海,備說詳細。觀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淨再至我山。因此,兩人比並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又曾打見唐僧,打見冥府,俱莫能辨認。故此大膽輕造,千乞大開方便之門,廣垂慈憫之念,與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護唐僧親拜金身,取經回東土,永揚大教。”大眾聽他兩張口一樣聲俱說一遍,眾亦莫辨;惟如來則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雲之間,來了觀音,參拜我佛。
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隻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像,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缽盂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下來。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雲:“大眾休言。妖精未走,現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像,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掄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大聖道:“如來不該慈憫也。他打傷我師父,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如來道:“你自快去保護唐僧來此求經罷。”大聖叩頭謝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鬆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叫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