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三十九 萬裏長征人未還(1 / 2)

諸葛亮跨前一步,肅聲道:“陛下,如今隨著曹植的投降,曹魏勢力已經徹底落下帷幕,而在遼東苟延殘喘的李唐滅亡也不過是旦夕的事情。”

裁兵的事情劉辯已經與諸葛亮商量過,現在諸葛亮站出來不過是拋磚引玉,劉辯當下手撫胡須,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不算西征羅馬的八十萬遠征軍,目前河內郡有將士近七十萬,渤海郡李藥師麾下三十萬,唐國境內有四十多萬將士,再加上南征南蠻,以及鎮守京城與各州郡的將士,我大漢在東方的總兵力超過一百五十萬。”諸葛亮手捧羽扇,侃侃而談。

劉辯霍然起身,在大堂中央來回踱步,手撫胡須感慨萬千:“遙想朕當年從洛陽倉惶逃命,幸虧了穆賢妃護衛,方才免遭董卓毒手。惶惶如喪家之犬般逃到江東,向劉繇討了一塊立錐之地,兵不過萬,將不過十,彈指間十幾年過去,我大漢的總兵力竟然超過了兩百萬,武將何止千員,疆域縱橫萬裏,當初是想也不敢想啊!”

諸葛亮肅聲道:“陛下英明神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方才成就這空前絕後的霸業……”

“哈哈……想不到孔明你也會拍朕的馬屁!”劉辯撫須大笑,笑聲透著爽朗與霸氣,“這可不是朕心目中算無遺策的諸葛亮啊,要功勞自然有朕的一份,但更多是靠著諸位將士浴血沙場方才換回的!”

諸葛亮把話題切回正題,肅聲道:“兩百多萬大軍靡費錢糧無數,狼煙四起之時將士自然多多益善,但如今隨著唐魏的覆滅,裁軍勢在必行。”

陳平、朱升、徐庶等人紛紛附和:“孔明所言極是,兩百萬大軍在財政上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幸虧朝廷與各州郡的同僚齊心協力,方才保證了物資與糧餉的供給,百姓們已經不堪重負。如今大局已定,下即將太平,裁軍之事必須提上日程了!”

劉辯頷首道:“眾卿言之有理,隨著唐魏的覆滅,是時候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但西方的羅馬帝國依舊強盛,朕認為在裁軍之前應當先挑選幾十萬精銳西征羅馬,協助吳起、嶽飛二人殲滅這個世上最後的強敵。”

薛仁貴、關羽、馬超等眾將紛紛附和:“陛下所言極是,安息、貴霜兩大帝國已經被納入版圖,豈能讓羅馬再分庭抗禮?臣等願不辭辛勞,率數十萬雄師遠征西域,讓我大漢的旗幟插上羅馬的王宮,讓大漢的版圖囊括整個下!”

劉辯擊掌稱讚:“眾將勇氣可嘉,朕深感欣慰,朕決定精心挑選六十萬將士,分作兩支兵團,克日西征,協助吳、嶽二將掃平羅馬,真正實現一統下!”

“臣等謹遵陛下吩咐!”滿堂文武齊刷刷的鞠躬作揖,靜候劉辯下達命令。

劉辯當即做出決定,由諸葛亮擔任第一軍團主將,關羽、孫武為副將,率領徐晃、張飛、馬超、黃忠、薑維、張遼、關平、關鈴、關興、張苞、馬岱、秦良玉、程咬金、鍾無豔、徐寧等人從全軍挑選三十萬精銳士兵克日西征,跨越千山萬水,西征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