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九字妙策(2 / 2)

“秣陵?”

劉辯知道這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前身,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孫吳的政治中心,改名為建業,後來還用過金陵等其他稱呼。

“然也!”

劉伯溫下意識的搖了搖手中的羽扇,“這秣陵雖然是個縣城,但亦有上萬戶人口,更重要的是此城背靠紫金山,南臨長江,虎踞龍盤,氣勢不凡,隱隱有帝王之氣。倘若殿下在此高築城牆,招徠百姓,若幹年之後隻怕規模不在東西二京之下。”

劉辯頓時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雖然自己是個穿越者,但身在廬山中當局者迷之,縱然絞盡腦汁也看不到這一步,這應該就是智力和眼界的差距吧。那些兩千後的憤青以為自己穿越之後,可以輕鬆掃平亂世的想法實在是夜郎自大。

“劉師大才,寡人佩服的五體投地,聊聊幾句箴言,便讓學生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劉辯心悅誠服之下,站起身來向劉伯溫施禮道謝。怪不得這個年代的霸主都要招攬大批謀主,看來這謀士的作用決不在衝鋒陷陣的將軍之下。

劉伯溫嗬嗬一笑,示意劉辯不要激動:“殿下稍安勿躁,經過基深思熟慮,決定為殿下獻上九字之言,大王若能善用,必能重登大寶,再整河山。”

“哪九字?請劉師提點。”

“高築牆,廣積糧……”劉伯溫搖動羽扇,娓娓道來。

劉辯一愣,呃,原來劉先生也玩盜版啊?最後三個字難道是“緩稱王”,可是寡人現在已經是弘農王了,難不成要自削封號麼?

“早——稱——皇!”,劉伯溫一個字一個字的吐了出來。

“高築牆、廣積糧、早稱皇?”

劉伯溫點頭:“然也!在秣陵高築城牆,吸納百姓,招兵買馬,廣積糧草。進可以爭霸天下,退可以自保江東,即便不能重振漢室,也可以半隅偏安,如此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殿下乃是先帝之子,登基之時名正言順,受命於天,乃真龍天子也。雖被董卓廢去,但民怨沸騰,諸侯對洛陽的傀儡天子多有不服,殿下正可以乘此機會在江東登基,建朝開製,大封諸侯,登高一呼,天下必有響應。何必仰人鼻息?”

聽了劉伯溫的一番話,劉辯頓時熱血沸騰,本來以為自己要當皇帝,至少得等到掃平江東之後,按照劉伯溫的分析,再下去一年半載自己就可以登基稱帝了。

“哎呀,先生之才勝過子房、薑尚,從今以後劉師便是寡人的軍師,助寡人再登寶座之時,定以三公之位相授。”

劉辯再次起身向劉伯溫致謝,同時給他畫了一個大餅,希望在收買劉伯溫忠心的時候還能獲得他的愉悅點。

“謝殿下,基必然庶竭駑鈍,全力輔佐陛下!”

劉伯溫亦是起身回禮,對於劉辯的任命欣然接受。

隻是讓劉辯感到遺憾的是,係統並沒有提示獲得了劉伯溫的愉悅點。看來這高智商的人和赳赳武夫不一樣,簡單的加官進爵並不能讓他們從心裏真正愉悅,要想獲得劉老師的10個愉悅點,還得再下點功夫。

兩人又閑聊了大半個時辰,劉辯談性仍濃,看看木盆裏的炭火已經燒透,劉辯道:“時候不早,劉師便與寡人同床共枕吧,也好向劉師繼續討教。”

劉伯溫略作思忖,欣然答應:“既然如此,基便鬥膽了。”

當下,命親兵拿來一床嶄新的被褥,君臣二人同時在一張床上睡了,不知聊了多久,劉辯隻感到睡意來襲,方才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