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以子名義下的詔書,並非皇帝本意,但聖旨上蓋著煌煌玉璽,白紙黑字,並且已經昭告下,誰又能是假的?真作假時假亦真,隻要有實力,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而且袁紹也知道,現在的局勢與開國之初的盛世不同,那時候高祖劉邦手握生殺大權,予取予求,看異姓王稍微不順眼,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滅了你!
而現在,劉協已經成為了董卓的傀儡,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劉辯也僅僅隻是掌握了兩郡之地兵馬不過四五萬,就算自己受詔稱王,他們也隻能望而興歎,又能奈何自己?況且這王爵是以子名義授予的,自己既不違背道義,在軍事上也不輸任何人,何必畏首畏尾?
讓袁紹更加熱血沸騰的是,自己稱王之後,慕名來投的門閥士族必然如同過江之鯽,若是意在於袁家,不定自己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麵南稱朕,君臨下!
“或許,意真的在我們袁家吧,已經四世三公了,是時候該更進一步了!”袁紹端坐在帥案後,胸中熱血沸騰。
“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我袁家四世三公,望及海內,還請父親大人加冕稱王!”
看到袁紹沉默不語。長子袁譚率先站出來奏請。隻要父親稱王,自己便是世子,下一任王位繼承者。縱然父親不能更進一步,君臨下,也可以把這希望留給自己。想到這裏,袁譚心中同樣熱血沸騰!
審配、許攸、逢紀、顏良、文醜等文武都被王位蒙蔽了雙眼,隻要主公稱王。都可以跟著享受風光,上掉下來的餡餅。怎能不吃?
“與不取,必受其害,請主公受詔稱王!我等必然誓死輔佐主公!”眾人齊齊拱手勸諫。
但袁紹尚有最後的一絲理智,一手摩挲著頜下的胡須。緩緩做出了決定:“暫時按兵不動,既不拒絕也不稱王,先看看其他諸侯的舉動,若有人稱王,紹便效仿加冕稱渤海王!”
劉備接到聖旨之後,整個人懵了一下午。
按照後世的辭,那就是“誰也別來打擾我,我隻想靜靜,也別問我靜靜是誰!”
是靜靜。但劉備一點都沒有靜。呆呆的坐在帳篷裏,一會咧嘴傻笑一會欣喜若狂,甚至在想象自己複興漢室。配入漢室宗廟,恢複祖上榮光的場景。
直到傍晚,劉備忽然想明白了,這個王位不能要!
“大哥,你不是整日為了一個太守職位而望眼欲穿嗎,既然子冊封你為王。那就過幾癮唄,順道封俺一個將軍的職位。豈不快哉?”
聽劉備不想接受這個王位,張飛咧著嘴憨笑著規勸劉備。在張飛的心裏,隻是覺著能讓大哥輕鬆的登上王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劉備微笑道:“翼德不要傻了,如果兄長手裏能有一郡甚至一州之地,借這個機會稱王,也無不可。但現在兄長手中隻有一個的平原縣,而且上麵還壓了一個太守,兵馬不過千人。我要是不知進退的稱王,便會成為下諸侯眼裏的笑柄,兄長才不會這麼傻!”
“兄長所言極是,這王位是毒藥,絕不能接受!”關羽撫須讚成。
張飛撫摸著虯髯,悻悻的道:“難道眼看著別人封侯稱王,你我兄弟傻傻的什麼也撈不到?”
劉備胸有成竹的道:“非也,愚兄這就上書一封,拒受平原王之爵。請子改封青州刺史,當然,朝廷未必會答應。換一個濟南國國相,或者泰山郡太守也算不錯!要麼把兄長的平原王降為平原侯,反正這王位絕不能接受。”
兄弟三人計議完畢,連夜修書一封,派人送往洛陽呈交子。當然,最終做出決定的終歸是董卓,年幼的子隻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
當劉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同樣也懵了,90的智力仍然有點不夠用。
“賈詡這家夥果然沒有辜負毒士之名,這一出封王之策當真是巨毒無比,這一付毒藥隻怕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變成戰火裏的冤魂,路邊的白骨!賈詡之罪,百死莫贖!”劉辯掃了一眼兩旁的文武幕僚,在心裏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