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個辦法樹立韓世忠的權威才行!”
劉辯皺著眉頭略作思考之後就有了主意,決定讓盧植到柴桑擔任都督,讓甘寧與韓世忠分列左、右副都督,這樣一來既抬高了韓世忠的身份。又不會引起甘寧的不滿,畢竟盧植的名氣、資曆、身份都在這裏擺著,到柴桑擔任頂頭上司,甘寧也不能什麼。
而且,盧植與皇甫嵩、朱儁並稱剿滅黃巾的漢末三大名將,統率能力也不是吹的,當年可是曾經率領朝廷兵馬擊破了四五十萬黃巾。
想起盧植的時候,劉辯忽然發現自己忽略了一件事情,雖然獲得了盧植的愉悅點,卻沒有檢測盧植的各項能力值,待會兒他來參拜的時候正好檢測一下,看看盛名之下,是否符實?
得了召喚之後。盧植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乾陽宮麵聖。
趁著盧植作揖參拜的時候,劉辯悄悄向係統下達指示:“給我檢測一下盧植的各項能力值!”
“盧植巔峰能力——統率90。武力41,智力89。政治86.”
“盧植當前能力——統率88,武力9,智力88,政治86。目前各項能力值已經有所退化。”
沒想到今年五十四歲的盧植能力已經有所退化,這讓劉辯忽然產生了一絲傷感。
這豈不是意味著其他人才也會出現能力退化的趨勢,掌握著如此多的曆史精英,自己必須兢兢業業,爭取早日掃平下,等著英雄遲暮的時候倘若還不能掃平下。那將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從雜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劉辯開門見山的對盧植明了自己的打算,想讓韓世忠到柴桑去擔任主將,又怕資曆不能服眾,所以讓盧植過去居中協調。免得甘寧、將錢不服韓世忠的氣,自家人鬧起了矛盾。
“老臣明白,陛下盡管出征北海就是了,有盧植在,保證諸將齊心協力!而老臣也一定會多多聽取韓世忠的建議。一定要讓孫堅父子铩羽而歸!”盧植拱手領命道。
救兵如救火,一刻也容不得耽誤。
劉辯馬上下達了一紙詔書,任命盧植為柴桑都督、假節鉞,總督豫章、鄱陽兩郡的軍政大權。帶著印綬、兵符與韓世忠夫妻快馬加鞭的趕往柴桑。
柴桑水陸兩軍加起來有四萬多人馬,南麵三百裏的南昌還有李嚴的將近兩萬人馬,整個柴桑兵團的兵力將近六萬。
而孫堅的總兵力也不過隻有**萬左右。在徐晃軍團向桂陽進軍的情況下,在與劉表關係劍拔弩張的情況下。劉辯相信孫堅所能動用的兵力也不過隻有六萬人上下。
而在將領方麵,柴桑軍團有名望頗高的盧植坐鎮。麾下有甘寧、蔣欽、韓世忠、李嚴等人聽命,又有曾經擔任過東吳四大都督的魯肅出謀劃策,劉辯相信在實力上也不會輸給孫堅軍團多少,更何況還有下遊的金陵水師遙相呼應。
盧植剛剛離開了乾陽宮,忙完了手頭事情的劉伯溫又來複命。
劉辯像叮囑盧植那樣直接開門見山的對劉伯溫提起了孟珙,此人是嶽飛向自己舉薦的,在防禦能力上有白起、韓信之才,在自己走後一定要重用他,若是有人對他的資曆不服,一定要設法幫助孟珙樹立權威!
“既然有嶽都督的全力推薦,又有陛下的器重,並且比之白起、韓信,臣自然會把金陵的防禦重任交給他,我自坐在城頭上看孟珙用兵!”劉伯溫手搖羽扇,莞爾笑道。
劉伯溫剛走不久,守衛宮門的侍衛來報:“啟稟陛下,金陵縣衙的吏趙匡胤應詔來見!”
“速宣!”
劉辯在偏殿的龍椅上坐的筆直,抖擻精神吩咐了一聲。
麵對著大宋朝的開國太祖,一定要在氣勢上勝過一籌,讓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才是真龍子!
鄭和手持拂塵在一旁伺候著,兩旁站著衛疆與文鴦,各自昂首挺胸,腰懸佩劍。
一盞茶的時間,一身布衣的趙匡胤心翼翼的來到了偏殿,進門之後跪地施禮:“吏趙安,表字匡胤,拜見陛下,願吾皇萬壽無疆,一統江山,千秋萬載!”
劉辯一麵用如炬的目光打量著跪在下麵的宋太祖,一邊在心裏暗自思忖,“智商高的人心機就是多,也不知道趙匡胤這個假名字是係統給他植入的還是自己取的?竟然還用了一個安字,看起來與世無爭的樣子。我倒要檢測一下他的能力,肯定有特殊屬性存在,不知道是不是與權謀有關?”
(由於有曆史帝的考究,認為趙匡胤的統率給低了,所以略作修改,將趙匡胤的統率下調為9,其他數值不變。韓世忠的統率由97下降一點修改為96,唉,查這數據實在很難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