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二 陣斬鼇拜(2 / 2)

“怎麼可能,竟然……被射透了?”

鼇拜驚恐的雙眼透著難以置信,瞳孔在慢慢放大,手中的五齒鏜頹然落地,雙手拚命的抓住透頸而過的羽箭,想要拔出來,隻是那渾身的拔山之力再也用不出來……

“噗通”一聲,身軀高大的鼇拜轟然落馬,跌落在地。黃忠刀光一閃,梟了首級,掛在馬上,大聲喝問:“某乃南陽黃漢升,誰還敢再決死戰?”

“嘖嘖……荊州第一猛將果然名不虛傳,某與林衝加起來隻怕也不是對手!”看到黃忠陣斬太平軍第一猛將,徐晃心中既喜悅又欽佩。

“黃老將軍真是威風啊!”

三萬漢軍被黃忠的表現折服,齊聲喝彩。聲振寰宇。

而太平軍這邊則一個個目瞪口呆,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鼇拜力分鬥牛。生生撂倒黃牛的事跡已經在太平軍中傳得沸沸揚揚,一個個把他視作神下凡。霸王在世,此刻怎麼會被人陣斬了呢?

洪秀全又急又怒,拔劍出鞘,高聲喝令:“漢將驍勇,不可力敵!我軍人多,當依多取勝,擊鼓衝鋒!”

隨著洪秀全一聲令下,在他身後的親兵擂響戰鼓,督促著太平軍向前衝鋒。但麵對著立馬橫刀。威風凜凜的黃忠,衝在最前麵的太平軍頭皮發麻,腳步不前。洪秀全提劍來回衝突,連斬數人之後,太平軍方才鼓起勇氣,拚命衝了上去。

看到太平軍潮水般撲了上來,黃忠撥馬歸陣,徐晃則下令三軍放箭,一時間弓弩齊發。許多太平軍應聲而倒。徐晃的部曲射完,盧象升的士卒則殿後勁射,隻是用弓箭阻擋太平軍的追襲,不與對方白刃相搏。

雖然太平軍的戰力一般。甲胄不全,武器遲鈍,但畢竟多達十五萬。五倍於己。若是被對方一鼓作氣的圍住了,局麵就難以預料了。就算能夠殺退對方。必然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麵,所以徐晃是絕對不允許這種局麵出現的。

漢軍邊撤邊射。三支隊伍輪流殿後,黃忠的部曲射完一波箭雨,然後掉頭就走;接著是徐晃的部曲列陣爆射,射完再走。最後又是盧象升的隊伍箭弩齊發,射住太平軍追襲的腳步。如此循環重複,惹得太平軍追襲了二十餘裏,就是無法與漢軍白刃相接。

“全胞,漢軍且戰且退,似乎是在引誘我軍深入。再向前,到處都是茂密的樹木,恐怕漢軍會設伏放火,不如下令收兵吧?”

看到追襲的效果寥寥,雙方互有陣亡,總起來還是太平軍折損的將士更多一些。楊秀清急忙策馬來到洪秀全麵前提出了諫言。

廬陵中的那場大火差點要了洪秀全的性命,此刻自然心有餘悸,聽了楊秀清的話,頷首道:“秀胞所言極是,漢軍狡詐,不得不防,傳令鳴金收兵!”

伴隨著一通鑼響,追趕了二十多裏路的太平軍如蒙大赦,紛紛停下了腳步向後撤退。瀘河的大水,廬陵的大火可是帶走了十幾萬交州漢子的性命,這已經讓太平軍心中留下了陰影,看見樹林、河流,心裏就感到恐懼。

唯恐漢軍調頭追襲,蕭朝貴率領本部精銳親自殿後,仿照漢軍的方式,組成了三支弓弩手方陣,輪流殿後射擊。徐晃、盧象升、黃忠果然率部調頭反攻,麵對著早有準備的蕭朝貴並沒沾到便宜,被數波箭雨射殺了千餘人,隻好放棄了追趕。

色遲暮,雙方各自鳴金收兵。

徐晃對左右眾將道:“這蕭朝貴倒也算個人物,撤而不亂,以我之道還治我身,倒是讓他把吃的虧又賺了回去。看來太平軍也並非完全不能打仗!”

埋伏了半,無功而返的陳慶之有些鬱悶:“眼見得賊軍就要進入伏擊圈了,沒想到竟然停止了進攻。一場大捷失之交臂,真是讓人惋惜啊!”

徐晃拍著陳慶之的肩膀寬慰道:“陳將軍不必耿耿於懷,大戰才剛剛開始,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隻要咱們打起精神,數不清的功績在等著我們獵取!”

陳慶之莞爾:“將軍所言極是,那周瑜率兵而來,某倒是真想讓他有來無回!”

——————————————

(最後劍客闡述一下文章裏麵的段落,我看到有人吐槽尉遲恭複姓尉遲單名恭,怎麼是兩個字的賤名呢?劍客在這裏要的是,請注意我這是以人物的角度提出來的,漢代有沒有姓尉遲的劍客不知道,但即便有,想來遠在交州的人也不知道。尉遲恭隻是籍籍無名之輩,洪秀全若是了如指掌,反而不科學了。

最後,還看到有人吐槽鼇拜力比霸王,雄闊海力比霸王,質疑難道霸王就這麼不值錢?請注意,劍客這也是以書中人物的角度描寫的,這是他們的心理,這是他們的語言,並非代表劍客的看法。難不成讓書裏的人覺得力比泰森不成?這樣簡單的問題,劍客一般不在文章中贅述,沒想到還是有人看不明白啊,如果這些都要解釋的話,太難寫了)(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