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三 眾望所歸(2 / 2)

現在的6氏已經是江東第一豪族,若武如意成功上位,那麼6家將來必是下第一大族,尤勝四世三公的袁家一籌,弘農楊氏更是巫見大巫,若真有這麼一,6康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含笑九泉了。

“狄仁傑,你出來,支持哪個嬪妃繼任皇後?”劉辯有些無奈的靠在龍椅上,伸手按摩著太陽穴,詢問狄仁傑。

狄仁傑的回答幹脆利索,手捧笏板道:“臣認為按資曆,按德行,按口碑,按民望,都應該是由德妃繼承唐後衣缽,母儀下!”

“還是武媚娘!”劉辯越來越無奈,也許這些大臣都是客觀公正的提出了建議,但武媚娘的手段以及6家的勢力也是不容忽視。

劉辯揮手示意狄仁傑退下,目光掃向所有的文臣,朗聲問道:“諸位愛卿都認為應該由德妃武氏繼承唐後之位,母儀下嗎?”

“臣等附議,德妃繼承後位乃是眾望所歸,請陛下早日冊立武德妃為後!”

在司空孔融的帶領下,學部尚書顧雍、農部尚書徐光啟、醫部尚書步騭、禦史大夫魏徵、學部侍郎陳琳,以及大大的各部侍郎、郎中、員外郎四五十人全部站了出來,一起躬身作揖,請求冊立武如意為後。

這一刻劉辯總算體會到了熒屏上皇帝的無奈,即便你一言九鼎,卻也不能觸犯眾怒,惹得眾叛親離。更何況這些大臣們並沒有錯,若劉辯不是穿越者,若劉辯不知道武如意的曆史,若劉辯也是一個大臣,或許劉辯也會選擇武如意做皇後!

整個太極殿上六十多名高級文官,掌握著大漢的命脈,此刻隻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站在原地沒有出列。他們分別是司徒6康、左丞相荀彧、戶部尚書糜竺、工部尚書何珅,以及孫臏、陳平、田豐、蒯越等兵部的各級官員,這些人加入東漢的時間太短,根基太淺,不願意輕易摻和進來,免得招惹無謂的麻煩。

既官一邊倒的支持武如意為後,劉辯隻好把目光投向右麵的武將,詢問道:“諸位將軍對此事如何看法?”

領銜在京武將的孟珙率先拱手啟奏:“回陛下的話,冊立皇後乃是陛下一言九鼎的事情,陛下要立誰為後,我等便奉誰為後,絕不敢有半字非議!”

身為武將最大的忌諱就是牽扯進立嗣立後這種事情,若是賭對了固然榮華富貴,飛黃騰達,但押寶錯了卻也沒有賣後悔藥的,輕則身陷囹圄,重則人頭落地,甚至滿門抄斬。聰明的人都會置身事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要握住兵權,無論誰做皇後誰做儲君,都會對自己高看一眼,禮遇有加,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看到孟珙率先中立,其他武將自然不會犯傻,戚繼光、周泰、尉遲恭、俞大猷、廖化等人紛紛跨前一步,拱手道:“臣等一切以陛下馬是瞻,陛下一言九鼎,末將等惟命是從!”

“難道今日就要被迫立武如意為後了?”劉辯臉色越來越鐵青,在心裏無奈的歎息一聲。

“陛下,臣以為立後乃是陛下的家事,外人無權幹涉,陛下要立誰為皇後,便立誰為皇後。誰敢非議,可下在大獄重重治罪!”

就在劉辯一籌莫展之際,臉頰圓嘟嘟,賊眉鼠眼,留著八字胡的何珅大人跳出來公開與群臣唱反調。

這一刻劉辯真想給和大人送上三十二個讚,怪不得乾隆皇帝那麼喜歡你呢,這家夥真是有眼力啊,最起碼能夠揣測聖意,不管皇帝對錯,能夠堅決站出來替皇帝擋刀背黑鍋。這樣的一個臣子,又怎麼能不討皇帝歡心?(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