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八 該收網了(2 / 2)

孫臏不知道周瑜到底有多麼信賴喬,但既然子的如此斬釘截鐵,所以孫臏認為可以一試。而且就算周瑜沒有中計,繞道偷襲蒙恬後方,與吳起、諸葛亮前後夾攻也是個不錯的計劃。

若萬一真的成功了,那就是可彪炳青史的計劃,足以載入教科書,比起當年白起全殲四十萬趙軍的戰役也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蒙恬、王賁都是貴霜名將,周瑜也是久經沙場,要讓他們中計,比打敗紙上談兵的趙括不知困難了多少倍。

想到這裏,孫臏忍不住偷偷瞄了劉辯一眼。

隻見這個已經超過二十歲的子胡須越來越濃密,臉上的帝王之氣越來越濃烈,舉手投足間霸氣十足,言行舉止間殺伐果斷,剛柔並用,對百姓以仁義治國,對外地態度強硬,寸土必爭。

“陛下生死關頭崛起於亂世,重振朝綱,外禦異族,內平諸侯。開科舉,興農業,統錢幣,築馳道,提人口,普文化,倡醫學,廣發明,善民生,拓疆土,這樣的表現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皇帝!縱高祖、漢武、文景二帝也是不及,隻要陛下再統一國內,滅掉其他諸侯,便可以超過秦皇、光武,成為千古第一帝王!”

望著英姿勃發,躊躇滿誌的皇帝,孫臏忍不住心生敬畏,在心底一陣感慨與讚歎。更讓孫臏欽佩的是,這個皇帝不僅內政有方,而且還能親自出謀劃策,也能上陣殺敵,還能提筆賦詩,文治武功樣樣精通,怎能不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提筆能治國,揮毫可安邦!”孫臏忍不住讚歎一聲,“大漢有陛下這樣的聖明君主,實在是萬民之福!”

劉辯正在沉吟,聽了孫臏的話啞然失笑:“孫卿何出此言?怕是要把朕捧殺了!”

孫臏笑著再次給子斟滿茶碗:“微臣跟著陛下已經兩年有餘,眼見得陛下越來越穩重,越來越威嚴,心中有感而發。”

“時候已經不早,孫卿與建業回帳歇著吧!”劉辯語氣中帶著一絲歉疚,“距離貴霜軍越來越近,明是時候讓呂恪穿上龍袍冒充朕了,待會兒你們離開之後,朕就會招他來聊聊!”

劉辯語氣一轉,歎息一聲:“為了下的安寧,為了早日驅逐蠻夷,隻能讓呂恪替朕送死了!但朕絕不會讓他白死,隻要大漢一不亡,朕就會讓他的子子孫孫世代享受榮華。”

“呂恪的確與陛下生得九分相似,不仔細看根本認不出來,更不要周瑜的伏兵在遠處看到了。但讓呂恪冒充陛下,陛下去哪裏?將士們見了你肯定能夠認得出來,畢竟陛下的霸氣掩藏不住,呂恪隻是與陛下容貌相似而已,在氣質上卻是不及陛下萬一!”文鴦在告退之前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劉辯早就有了準備,自袖子裏取出一張郭靖的易容麵具,麻利的戴在了臉上,對孫臏、文鴦道:“這是一位易容大師精心為朕製造的麵具,你們現在還能認出朕麼?”

孫臏與文鴦大吃一驚:“啊呀……世上竟然有如此鬼斧神工的麵具?實在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嗯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陛下戴上這麵具,即便站在呂恪麵前,也無人能夠認出陛下啊!”文鴦感歎不已。

孫臏卻告誡道:“若周瑜對喬的書信深信不疑的話,隨時都有可能從道路兩旁亂箭齊發,而目標一定會瞄準穿著龍袍的皇帝,到時候普蓋地的箭雨射下來,恐怕傷及陛下龍體,所以陛下必須遠遠的躲開。”

劉辯頷首道:“這個朕心中自有分寸,自明日起,孫卿、建業你們二人也喬裝打扮成士兵,隻讓一些普通的將士陪伴在呂恪身邊,以防不測!”

文鴦拍著胸脯道:“陛下放心,縱然箭如雨下,臣亦能毫發無損。有我陪伴在假冒陛下的呂恪身邊,才能把這場戲演的更真,才更能迷惑蒙恬、周瑜!”

劉辯略作思忖,最終頷首同意了文鴦的請求:“如此自然更容易騙過周瑜,但建業你一路上必須心警惕,切莫大意。一路車馬勞頓,你們二人下去休息吧,朕派人召喚呂恪過來,與他閑聊一番!”

“臣等告退!”孫臏與文鴦一起躬身作揖,退出了帥帳,各自回帳休息去了。(未完待續。)

&l;/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