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輿兄弟,你看這樣如何?咱們兵分兩路,你率領本部三萬人馬,兄長我再另外撥給你兩萬隊伍,命常茂帶隊隨你調頭向南,殺成都一個回馬槍如何?”
趙匡胤思索片刻,提出了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這樣自己可以有兩個選擇,如果劉裕計劃成功,自己也能從其中分一杯羹,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果劉裕的計劃失敗,自己的核心框架還在,退到雍州能守則守,守不住就向西流竄進入涼州境內,甚至到草原上和漢軍進行遊擊戰。
唯恐劉裕不接受自己的提議,趙匡胤笑容可掬的牽了劉裕的手解釋道:“兄弟,你這一招瞞過海實在讓哥哥欽佩不已,但就怕劉辯在成都駐有重兵,或者綿竹的地道已經暴露。而哥哥我率軍繼續北上,盡早走出巴蜀的崇山峻嶺,能在漢中丟失之前抵達戰場最好不過;若漢中不保,哥哥就死守水、隴右,等著兄弟你回來,這樣咱們也有個退路不是?”
劉裕自然一眼就能夠猜出趙匡胤的心思,但趙匡胤肯撥給自己兩萬人馬已經是個極好的結果,有了這兩萬人馬與常茂的幫助,自己偷襲綿竹拿下成都的把握就會大幅增加。
而且趙匡胤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倘若自己的計劃失敗了,好歹還有個退路。雖然丟失了老巢漢中將會讓自己成為無根之萍,惶惶如喪家之犬,但好死不如賴活著,隻要自己手中還有兵馬,就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兄長的有理,事不宜遲,咱們明日便兵分兩路。兄長繼續率軍北上,我提兵五萬向南,偷襲綿竹關。若是運氣夠好,不定能夠拿下成都,到時候截斷劉辯的退路,南北夾攻,不定能夠絕境求生!”劉裕伸出粗壯有力的大手和趙匡胤使勁握了握,沉聲道。
這幾年的合作下來,兩個能文能武的開國皇帝算得上惺惺相惜,雖然有時候偶爾會產生一些矛盾,但總能夠很快的化解,找到一致的目標。所以在其他諸侯相繼被漢軍翦滅的情況下,這兩個毫不起眼的底層人物卻慢慢的崛起,並頑強的屹立在爭霸的舞台。
就在這時,劉裕提前派出的斥候從梓潼方向快馬加鞭,花了七八的功夫返回,進帳之後拱手稟報:“啟稟主公,人等在梓潼觀察多日,除了徐晃的隊伍之外,還有一支隊伍尾隨其後,打著孫、趙、吳等旗號。看那旗幟飄蕩,煙塵逶迤,估摸著至少在六七萬人馬左右!”
劉裕擊掌大笑:“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這劉辯真的傾巢北上了。徐晃的前軍有三四萬人,後麵的孫吳又率領了六七萬,這樣推算下來守衛綿竹和成都的漢軍估計不過三萬。若是綿竹關內有兩萬守軍,那成都城中的守軍想來不會過一萬!”
趙普一臉警惕的詢問斥候:“可曾看見黃羅傘蓋或者劉辯的輦駕?”
“回大人的話,人等觀察多日,倒是不曾現皇帝的行蹤。”斥候朝趙普抱拳施禮,據實稟報。
趙普蹙眉沉吟:“奇怪,既然漢軍傾巢北上,為何劉辯沒有隨行呢?”
劉裕果斷的道:“或許是劉辯畏懼氣寒冷,也可能是看到我大軍撤退之後放鬆了警惕,所以既沒有禦駕親征也沒有留下重兵駐守。總之不管如何,這次我都要率兵殺個回馬槍,是成是敗在此一舉,絕不能瞻前顧後,坐失良機!”
趙匡胤歎息道:“隻可惜綿竹關被漢軍守住,不放閑雜人等過境,我們派往成都的探子到現在還沒送回消息,不知成都城中的虛實。所以德輿兄弟你這一路上都要心謹慎,切莫貪功冒進!”
劉裕拱手致謝:“多謝兄長提醒,這一路上弟會見機行事,你與常將軍直管等待我的捷報便是!”
次日清晨,在嗚咽的號角聲中,十萬聯軍兵分兩路,趙匡胤與常遇春帶著巨毋霸、阮翁仲繼續想陰平進軍,而劉裕則帶了常茂、周亞夫率領五萬人馬調頭南下,朝綿竹關殺了個回馬槍。
(多謝兄弟們在微信的支持,最近之所以沒有加更,是因為前段日子買的房子已經在五月底交房,最近這幾忙著辦理各項手續,以及跑裝修公司等等,所以暫時隻能維持保底兩更。忙完這幾之後一定全力更新,請兄弟們諒解一下)(未完待續。)8
&l;/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