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九 套路啊,都是套路!(2 / 3)

“這張是荀彧大人的選票!”鄭和抖了抖手裏的選票,“”字已經隱約可見,“荀丞相選的是……德妃娘娘啊!”

劉辯蹙眉:“怪不得今荀彧臉色這麼難看,果然不出朕所料,在他心裏是支持武如意的。”

鄭和繼續驗票,直到四十二張選票全部驗完,支持甄宓的另外還有錦衣衛統領李元芳,禦林軍正、副統領宇文成都、文鴦兄,戶部尚書糜竺,工部尚書何珅等人。而支持武如意的則有司空孔融,農部尚書徐光啟、翰林院院丞李白、禮部侍郎高俅等一幹人,票數準確無誤。

“回陛下的話,朝堂上的選票已經查驗完畢。”鄭和懷抱拂塵,作揖稟報。

劉辯頷首:“嗯……朕知道了,朝堂上基本就這樣了,涇渭分明。武將對朕更忠心一些,惟朕之命是從,不問對錯。而文官們就比較認死理了,覺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後,所以就堅持他們的想法。繼續查驗一下後宮的選票吧,朕倒要看看,有那些選了武如意?”

鄭和率先拎出來的是何太後的選票,因為他的票麵比別人的大了許多,自然是鶴立雞群,票麵上赫然寫著“甄氏”兩個大字,“太後娘娘選的是甄昭媛。”

劉辯頷首,示意鄭和繼續,在這一點上便宜母親能夠和自己共同進退,讓劉辯感到欣慰。

鄭和放下太後的選票,從票堆裏順手摸了一張,用鹽粒摩擦了幾下,編號出來後對應的是美人趙飛雁:“這張是剛剛進宮的趙美……”

鄭和著話不由得一愣,劉辯馬上察覺到了異常:“怎麼了?”

鄭和額頭見汗,囁嚅道:“回陛下……的話,趙美人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奴婢記得曾經叮囑過趙美人,讓他選甄昭媛的啊,難不成是奴婢錯了?可奴婢……這麼多年來,很少錯話啊!”

“這婊砸,竟然和朕玩心機!”劉辯嘴角微翹,露出了詭譎的笑容,“嘖嘖……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做過皇後的人就是不肯安分守己。這趙飛燕野心也不啊,剛剛入宮就參與進了爭寵之中,角色投入的真快啊!”

以劉辯高達98的智力,在掌握了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把趙飛燕的心理摸個十之**。估計趙飛燕覺得倘若甄宓做穩了後位,武如意的妃子之位不可撼動,於是改變了策略,陽奉陰違,把武如意推上後位,與甄宓競爭一下妃子之位,循序漸進,這樣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畢竟在所有人眼中,甄宓比武如意弱了許多,趙飛燕撿軟柿子捏也不奇怪。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刨除劉辯與何太後的十張選票,再去掉劉辯造勢給甄宓拉得選票,估計在人氣上會被武如意完爆。

雖然甄宓有四個姐夫是朝廷大將,但姐夫這東西沒有血緣關係,和姨子之間遠不遠近不近,而且武將參與不到朝堂中來,影響力有限。比起武如意世家大族的身份,以及坐鎮後宮十年,再加上陸康積攢的人氣,還是遠遠無法抗衡。

“也許是趙美人聽錯了吧,初次進宮,有些緊張,也是人之常情。”劉辯不動聲色的把這件事圓了過去,隻要自己心知肚明即可,現在沒必要興師問罪。

鄭和繼續拿著鹽粒摩擦:“穆賢妃選擇的是德妃娘娘。”

“衛淑妃選擇的也是德妃娘娘。”

“嗯,她們兩個肯定對甄宓的升遷速度心懷不滿,情有可原。”劉辯點點頭,對於穆、衛二人的選擇,早有預料。

鄭和繼續驗票,喉結微微一動:“這第五張後宮票是甄昭媛的,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

劉辯麵色一動:“哦……拿來給朕看看,甄氏竟然選了武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