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八 君臣訣別(2 / 2)

“臣支持王景略的觀點!”右丞相劉基站出來表態支持劉辯和王猛。

與王猛一道調入金陵擔任工部尚書的長孫無忌,以及禮部尚書張居正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向子表忠心的機會,一起站出來道:“臣等附議,陛下與兩位丞相所言極是!那些反對的流言全都是無病呻吟,請陛下不必理會!”

而吏部尚書魯肅、戶部尚書糜竺、以及代替孫臏擔任兵部尚書的孟珙等人也站出來表態支持吳起:“時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吳啟將軍的行為雖然不妥,但並無過錯,請陛下駁回彈劾吳啟將軍的奏折!”

劉辯微微頷,通過對朝堂上的百官進行洗牌,關鍵時刻大臣們能夠堅定不移的支持自己的決定,這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吳起、蘇烈一路向西,平定大蠻邦數十個,橫掃與我大漢並駕齊驅的貴霜帝國,為大漢新增人口近千萬,領土擴張數以百萬平方計。又俘獲貴霜皇帝嬴政、孔雀國國王凱撒,功蓋下,彪炳青史。故此決定加封吳起為‘征南大將軍’,賜爵縣侯,世襲罔替。加封蘇烈為左將軍,賞賜鄉侯,世襲罔替。命二人繼續執掌南征大軍,再接再厲,向西掃平安息,揚我大漢國威!”

劉辯正襟端坐,以威嚴不可侵犯的目光掃了腳下的文武百官一眼,用中氣十足的聲音宣布了對吳起、蘇烈的冊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辯的聲音剛剛落下,王猛與劉基立即帶領著文武百官高唱頌歌。

劉辯又下達了一道聖旨:“如今貴霜已經被平定,數百萬裏土地無人治理,朕決定在那裏設置“貴州”。傳朕聖諭,賞賜荀文若假節,前往貴州擔任刺史!”

“奴婢這就擬旨!”在旁邊伺候著的鄭和抖了下手中拂塵,尖著嗓子答應了一聲。

劉辯話音剛落,滿堂文武不由自主的與身邊同僚對視一眼,紛紛搖頭歎息。自從王猛入主朝堂之後,所有人都明白荀彧已經暫時告別了丞相之位,現在被重新啟用,前往遙遠的貴霜治理地方,幸運的是不至於埋沒才能,不幸的是遠離了政治中樞,將來還有多大作為,怕是難以預料。

劉辯繼續做出派遣:“貴霜地大物博,人口密集,僅憑荀彧一個人自然無法治理。所以朕決定任命華歆、許靖等人隨行輔佐……”

劉辯著話目光落在何珅的臉上:“何珅……你也跟著去吧,去把貴霜的路好好修理一下,等時機合適,朕會重新調你回京。”

由劉伯溫、狄仁傑、包拯等人組成的三堂會審,愣是沒抓住何珅貪墨的證據,在審問了半個月之後隻能把何珅無罪釋放。但為了避免激化矛盾,劉辯也沒有給何珅官複原職,隻是讓他到禦史台擔任一個閑置,今心血來潮,決定派遣何珅跟隨荀彧到貴霜治理地方。

何珅出列謝恩:“臣多謝陛下信任,珅此次前往貴霜,一定會庶竭駑鈍,為國效勞!”

荀彧接到聖旨之後表現的異常冷靜,謝恩接過聖旨之後立即收拾行囊,先告別了家人再來乾陽宮辭別子。

“荀卿啊,希望你能理解朕的決定,貴霜需要你這樣的內政奇才!”劉辯輕撫胡須,對荀彧安撫了一句。

荀彧作揖謝恩:“陛下能夠采納臣子們的建議,沒有失信於下人,臣倍感欣慰。如今大漢人才濟濟,陛下還能夠想起荀彧,臣感激不盡。此去貴霜,定然讓貴霜百姓沐浴皇恩,若臣客死他鄉,還請陛下準許臣葬回故土!”

劉辯聽的鼻子一酸,揮揮手道:“荀卿言重了,泰州經過商鞅的治理,路途已經好走了許多。你此去貴州安心主政,三年五載之後,朕會派人去替你還朝!”

“罪臣就此告辭,自此之後不能再在陛下身邊獻上愚昧之言,還請陛下遇事三思,多與百官商議。如此則下幸甚,百姓幸甚,社稷幸甚!”荀彧稽頓拜,含淚退出。

一聲號角嗚咽,荀彧帶著何珅、許靖、華歆等人,率領了三千人組成的隊伍,揮手辭別金陵,踏上了南下貴霜的旅途。

江南故國,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歸來?(未完待續。)8

&l;/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