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一十三 插翅難逃(2 / 2)

隨著李世民戰死青州,唐軍向黃河以北全麵撤退,曹操與麾下文武商議之後馬上重新做出了部署,以抵禦漢軍即將起的全麵反攻。

河內方麵,曹仁率領十萬老兵與五萬新軍屯兵懷縣,以趙普為軍師,率領著巨毋霸、夏侯尚、曹真、司馬錯、張繡、胡車兒等人與屯兵河東的徐晃,以及黃河南岸的徐達相互對峙,抵禦漢軍的進攻。

而黎陽作為拱衛鄴城的屏障,曹操交給了楊素把守,同樣率領十萬老兵五萬新軍駐守,率領英布、司馬穰苴、楊阜,以及侄子楊藩抵禦黃河對岸諸葛亮、薛仁貴軍團的威脅,拱衛鄴城。

並州方麵,曹操一紙調令命司馬懿前往壺關擔任主將,與賈逵、王淩、滿寵率三萬人馬堵住並州的這座門戶,抵擋徐晃軍團的北上。

雖然短時間內征募了二十萬新兵,但麵對著東漢四麵開花的攻勢,曹魏的兵力依舊捉襟見肘。在去掉三路防禦兵力之後,屯駐在鄴城的兵力隻剩下三萬老兵與七萬新兵,作為備用兵力隨時馳援各地。

這次隨著唐軍從青州全麵撤退,位於鄴城東麵的平原郡已經全麵暴露在漢軍的槍下,李靖軍團隨時有可能渡過黃河向平原起進攻,繼而直搗鄴城,而曹魏卻已經沒了可用的兵力堵住漏洞。

“必須讓徐州的七萬人馬撤回來啊!”

曹操起身走下鑾台,圍著大殿中央的沙盤走了一圈,出了一聲沉重的歎息,“漢軍現在已經全麵反攻,哪怕是一兵一卒對我軍也至關重要!”

賈詡向前一步,拱手道:“臣已經於三日之前修書給樂義、郭子儀兩位將軍,讓他們盡快棄守徐州撤回冀州,想來書信此刻已經送到樂義將軍手中了。”

“樂義將軍的嗅覺非常敏銳,或許得到李世民的死訊之後便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準備。”年輕的範蠡莞爾一笑,話語之中充滿了對樂義的信任。

曹操沉吟道:“可是據斥候稟報,劉辯已經派遣關羽、趙雲從青州率十萬兵馬南下徐州,江東的孟珙、戚繼光也集合了七八萬人馬渡過長江北上,中原各地又有諸葛亮、徐達等各路兵團把守,徐州的七萬人想撤回冀州,實在難如登啊!”

想到這裏,曹操不由得悲從中來,涕淚橫流:“呼呼哀哉,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奉孝你為何就這早棄朕而去了呢?”

範增、賈詡、範蠡等人俱都一臉不解,齊聲問道:“陛下為何又突然想起了奉孝?”

曹操抹淚道:“是朕犯了戰略錯誤啊,不該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應該早日放棄徐州,讓樂義、郭子儀率將士們退回冀州,也不至於淪落到今日插翅難逃的地步。”

眾幕僚不禁無語,俱都心中暗自思忖:“當初之所以不放棄徐州,隻是因為漢唐在青州的決戰未分勝負。隻是誰也沒料到李世民在青州竟然敗的如此迅,敗的如此慘重,若現在當初不放棄徐州是個錯誤的決定,未免有失偏頗!”

但大夥兒心裏都明白,曹操這番夾槍帶棒,捧郭嘉貶自己的話語實際上是在責備眾幕僚沒用,不能提供有用的戰略,遏製局勢惡化。

“陛下休要悲傷,臣相信樂義將軍一定能夠率領徐州的將士安然撤回。”範蠡躬身勸諫,一臉自信。

曹操擦幹淚痕,長歎道:“唉……事已至此,再懷念奉孝也是沒用,但願樂卿能夠挽狂瀾於既倒,率徐州的將士們跳出漢軍的包圍圈,返回冀州吧!”

隻不過話雖然這樣,但包括曹操在內的所有文武,幾乎都不相信陷入包圍圈裏的樂毅與郭子儀能率領徐州的七萬魏軍撤回冀州,重重包圍,難不成插上翅膀飛回來麼?

範增又道:“陛下當火派使者前往唐軍大營,麵見李績與李牧,讓他們在平原、樂陵一帶屯兵,共同憑借著黃河險抵禦李靖軍團的攻勢。若李績與李牧不顧我大魏的利益,繼續向北撤退,李靖大軍跨過黃河之後,便可以拿下平原,劍指鄴城,若如此,大魏危矣!”

曹操頷道:“李世民雖死,但李績、李牧都是久經沙場的統帥,對李唐忠心耿耿,應該能夠看清當前的局勢,唐魏合則生分則死,朕馬上修書一封給李牧、李績,勸他們屯兵黃河岸邊,共禦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