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宗教故事

多神宗教與宗教的演化

巴比倫的曆史特點是一連串的遊牧民被新的遊牧民所征服的過程。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不斷變遷,與此相適應,巴比倫宗教也在不斷變化的曆史中適應新的曆史形勢而得到新的發展。

巴比倫宗教是多神教,並與自然崇拜聯係在一起。原始時代宗教信仰的殘餘,與較後期的宗教信仰相混合,形成了巴比倫的宗教。

一係列的對各種精靈的信仰起源於古代的萬物有靈觀念。巴比倫宗教起初是自然宗教,崇拜宇宙間重要的自然現象,諸如天、風、山、沼、水、月亮、太陽等。巴比倫居民感到自己無力與自然界作鬥爭,他們滿懷恐怖地看到了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泛濫時洶湧的洪水淹沒了大地;出沒於荒野的野獸也在人們的精神上引起了恐怖的念頭。他們認為自然界中各種森嚴可畏的現象是某些至高無上的、有強大威力的和超自然存在物的活動,於是他們就把自然界的不同形式和表現化為神靈。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水這一自然力的造福力量,可以灌溉土地,給人民以豐收,所以出現了善良的與造福的水神、智慧之神埃阿。埃阿是一位把一切手藝、藝術與知識教給人們的神。蘇美爾人認為水是一種原始的神聖的力量,生命便是起源於這種自然力。在《創世紀》的神話開頭就講到:“上麵的天還沒有名字,而下麵的地也還沒有得到自己的稱呼,隻有創造了地的元始的阿普蘇和一並創造了天和地的提阿瑪特和穆姆,把他們的水混合在一起。”

巴比倫人不單崇拜自然界,還崇拜植物、動物。在神話和宗教藝術裏便有神聖的“生命之樹”和“真理之樹”;人們把主生殖的神坦姆茲稱為“植物國的君主”;伊什塔爾女神常常被描繪成婦女的樣子,從她的身體上有枝莖生長出來;椰棗樹受到人們特別的尊敬,因為這種樹在經濟生活中有巨大意義。在兩河流域宗教裏還保存了古代動物崇拜的許多殘餘。例如,在烏爾受到崇拜的南那就被稱為“強有力的牡牛阿努”;地下世界之王涅爾伽爾神被表現為一個可怕的動物的樣子:“他有牡牛的角,他背上有叢毛發;他有人的臉麵、麵頰……翅膀;他有獅子的前爪和站在四條腿上的身體。”水神埃阿被表現為一個帶著魚尾或是背上帶著雷雨與最高的保護神——則

巴比倫宗教最普遍的是對於天空和星辰的崇拜。人們認為古代蘇美爾的天神安努是最高的神,作為“父親”和“諸神之王”的天神安努居住在最高的一重天,他坐在上天寶座上統治著世界。其餘在各神中占有顯著地位的是月神辛、日神烏圖,此外還有自然、生命和生育女神伊什塔爾。

這一切古老而複雜的自然崇拜同祖先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最高神安努一般被視為諸神之“父”,而坦姆茲神的名字意思是“真正的兒子”。自然界的神化、星宿崇拜和祖先崇拜,形成一套複雜的宗教,生動而突出地體現了宗教作用於社會的上層建築,對巴比倫人們的生活與行為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成為後人了解巴比倫文明的金鑰匙。

眾神傳說

巴比倫宗教綿延了數千年,神祗的數量眾多,正如喬治·羅克斯總結的那樣:“天上居住著上百個具有無尚權力的像人一樣的神,每個神都被指派特殊的任務或特殊的活動範圍。”1眾神之首——安

蘇美人稱為安,阿卡德稱為安努,從公元前3000年起被列為眾神名義上的元首。安,意為“天空”,是天神。根據神話,他居住在稱為“安之天”的最高一層天國中,是至高神。所有其他的神都尊他為“父王”。眾神遇到危險,如遇到洪水災難時,都來向他祈求護佑。眾神需要控告某人時也來到他的跟前,如女神伊什塔爾遭到英雄吉爾伽美什嚴厲的拒絕,她來到安努麵前,對他說:“嗬,父王,吉爾伽美什詛咒我。”並請求安努派“一頭天牛”下凡反對吉爾伽美什。安努把君權的標誌,即權力和正義結合在一起。在他端坐的禦座前放置著其權威的標誌,“象征君權的節杖、王冠、冕和權杖”。刻在碑石上的安努形象為置於王座上的一個三重冕。安努還統帥著一支軍隊:他為摧毀邪惡而創造出的星星被稱為“安努的士兵”。安努從不離開天國下凡塵世,當他放棄自己這種威嚴的習慣時,他也是在專為他保留的名為“安努之路”的天空中行走。盡管安努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也有軟弱的一麵。在創世神話中,當他去與提阿馬特交戰時,他不敢迎戰那個怪物,卻將打敗提阿馬特的榮譽留給了馬爾都克。安努的配偶是天的陰麵安圖,安圖從其雙乳中流出奶,這就是雨。在一則神話中,安努使地受精而孕生成雨,有時作為其配偶出現。在蘇美爾早王朝時期,安是烏魯克城邦的保護神。在後來的曆史中,安的最高權力似乎被取代了。開始是恩利爾,後來又讓位於馬爾都克。

2風神恩利爾

風神恩利爾在人類事務中更重要、更活躍。起初,他可能代表濕潤的春風,滋潤萬物生長;後來又成了颶風之神,他的武器是洪水和大風。像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一樣,恩利爾體現了自然力;同樣,像宙斯一樣,他很快也被視為主宰人們命運的神。對於人類來說,恩+利爾是一個賜福和降災的神,是他在盛怒之下降洪水消滅人類。根據神話,他的配偶是穀物女神寧利爾,她是被他搶奪而來的。他的行為受到設在他在尼普爾的眾神法庭懲罰之後,被發配到地下世界,寧利爾隨他同去,並且在路上他使她生了許多地下神,結果,他們可能在地下世界取代了最早來到地下世界的長子月亮神蘇恩,即南那。可以想象,這個神話反映了風在揚飆時節剝奪萬物,這在創造神話中被視為強占;收獲之後,風停息,這被視為他們的死亡,貯藏的地下穀物也因其離去而進入地下世界。

恩利爾是眾神會議的首領,眾神會議設在尼普爾他的神廟。他還憑具有毀滅意義的暴風雨來執行眾神會議的決議,這反映了他的本性。

3大母神寧胡爾薩格

蘇美爾三大神之中的第三位是寧胡爾薩格。關於她,有三種神話傳說:一種傳說稱她是安神的妻子;一種傳說稱她的丈夫是舒爾;一種傳說稱她是恩利爾的妻子,他和恩利爾一樣,也是風雨之神。寧胡爾薩格是大母神,她的一個重要方麵的作用是生育女神。作為“產房婦人”,她是產房、羊欄牛欄懷孕的人與動物的保護者,是基什城的保護神。在阿達波城,她還有個主廟稱為埃—馬赫,意為“巨屋”,這與一個意義更深遠的名字寧—馬赫,意為“貴婦人”相匹配。位於烏爾城寧胡爾薩格神廟入口處的浮雕,浮雕中有由兩頭母鹿陪伴的獅頭神鷹。神鷹象征久旱之後的喜雨,其展開的雙翼能遮蔽天空。在阿卡德語中,她被稱為貝裏特—伊裏,意為“眾神女王”。據說尼尼微城就是因她的名字“寧”而得名的。

4溪水神——恩奇

在神話中,寧胡爾薩格總是與恩奇抗衡。阿卡德人稱恩奇為埃阿。據神話傳說,恩奇是狡滑的淡水神。隨著男性統治地位日益加強的影響,在公元前2000年代初,他取代了寧胡爾薩格而成為居於統治地位的三大神之一。恩奇,意為“土地生產的管理者”,具有供給灌溉用水的特性,沒有他,南部兩河流域將成為荒蕪的沙漠。他是南部的埃利都城的保護神,在那裏有他的神廟阿普蘇。恩奇的特點是聰明,因為其他與其鬥爭的神,通常是諸如恩利爾和寧胡爾薩格一類的強有力的神,而他則以其機敏的才智取勝,從不依靠暴力,所以有時他也被稱為大智之神、知識之神。作為知識之神,他把一切手藝、藝術和知識教給人類,木匠、石匠和金匠把他看作自己的保護神。同時,他還是南部城市埃利都的保護神,其神廟被稱為“阿普蘇”。

5生命之主——馬爾都克

公元前2000年,隨著巴比倫人的興起,這個城市的主神也一躍成為眾神之首,這就是巴比倫的馬爾都克。在《聖經》中起初是暴風雨之神,他的名字便是“暴風雨之子”的意思。他早期與南部的雨神阿薩爾—盧—荷相等,阿薩爾是“大雨之主宰”,其居城靠近埃利都,被認為是恩奇之長子。在蘇美爾咒語中,意為雲雨之神。他從高處觀察病魔對地上人類的侵襲,並報告給他父親恩奇,使其父從他處得知如何反擊。隨著時間的推移,馬爾都克作為城市主神以及後來作為國家主神的作用,逐漸掩蓋了他的早期性質,他首先作為巴比倫人民族主義抱負的承擔者而被政治化了。他的妻子是薩爾帕尼吐姆,神廟是以薩格拉。在《創世史詩》中,馬爾都克大膽地迎戰可怕的提阿馬特;出戰前他堅持眾神授予他至高的權威和決定人類命運的特權,並得到了這一切。當他打敗提阿馬特後,眾神感謝他,封他50個頭銜,每個頭銜都與一個神聖的標誌相符合。因此,在馬爾都克身上各種神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不僅是“創造了穀類和植物,並使植物生長的神”,而且是:

生養他父親的光明,

使眾神新生的大神,

使死者複生的法師,

洞悉眾神之心的智者,

正義和法律的保護神,

萬物的創造者,

眾神之主,萬王之王。

這樣,馬爾都克吸收同化了所有其他的神祗,繼承了他們的各種職責和特權。他組建宇宙,向眾神分配居所,確定天體的運行軌道,用金箝的血造出人類。他是“生命之主”,是偉大的醫師。他從恩利爾那裏得到了統治大地四塊地區的權力。這之後他成了阿努納基的最高統帥,每年在年初的紮格姆克慶宴上,他親自在杜庫即“潔淨的住所”中決定人們的命運,即使是至高神安努也感到了馬爾都克與日俱增的榮譽所帶來的影響。

6眾神之王——阿淑爾

在亞述人統治期間,一方麵亞述人承襲被征服者巴比倫人的文化、文字及宗教,昔日的蘇美爾—巴比倫諸神仍居重要地位;另一方麵,亞述人的部落神和民族神相繼納入舊有神廟,亞述的部落神阿淑爾成為國家的正式守護神,上升到主神的地位。於是阿淑爾成了“眾神之王、萬物之主、萬神之父、蒼天和冥府的創造者、居於光明之天國的眾神之主、人類創造者、確定人類命運之神……”。

阿淑爾首先是一個武士之神,具有亞述人尚武好戰的秉性。他陪伴亞述人奔赴戰場,為他們助陣,指揮兵士出擊,賜予他們勝利。因此他接受第一批戰利品,而被征服的人則成為他的臣民。阿淑爾的原始特征已無,通常被描繪為一個帶翼的圓盤,或騎在公牛身上,或飄升於空氣中。這些都是尚武的象征,但他並非僅僅是一個尚武之神。作為一個大神,他還是司掌豐饒的主神。這時他身邊環繞著樹枝,標誌是一頭雌山羊。他的主要配偶是女神寧利爾。

7月亮神——欣

蘇美爾語稱南那,阿卡德語稱欣,前者意為“滿月”,後者意為“新月”。他是烏爾城的保護神,除了被想象成人的形態外,還經常被描繪成公牛。他的妻子是寧加爾,意為“貴婦人”。欣不僅是太陽神沙瑪什和金星伊絲塔爾的父親,還是火神努斯庫的父親。因此,在兩河流域神話中,光明實際上是來自夜晚。他的形象為一位長著天青色長須的長者,通常戴著頭巾。每天夜晚,他乘小船在廣闊的夜空中航行,對塵世間的凡人來說,這條小船就是一輪明亮的新月。但有人認為那明亮的新月是欣的武器。當新月變圓,在夜空中就像一頂閃閃發光的王冠,無疑這是月神欣本人的冠冕,欣因此而被稱為“冠冕之王”。月亮這種連續不斷而又有規則的變化賦予欣一種神秘的色彩。由於這個原因,欣又被看成是“任何神都無法看透其心思的神”。由於欣給黑暗帶來光明,因此他成了那些專在夜間作惡者的敵人。欣還具有其他職能,是他計算時間,因為馬爾都克在創世之日便做出了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