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次,李白和郭子儀一道出征,剛好在途中碰到了唐代有名的法師一行。一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功夫極深,能預斷人的吉凶禍福。李白和郭子儀便向他詢問終身大事,一行見李白謙虛好學,便有心教他兩招。告訴他說:人雖然都有個身子,有眼耳鼻舌各種器官,但要究根窮底,本來是沒有這些東西的,這些東西都是無中生有,從虛無中生出來的,因此,看相不可局限在這些部位中,高明的相士應直透到人的氣度、神彩。這樣才能入木三分,抓到本質的東西。說著便為郭子儀看起相來。說:您氣度不凡,神量寬廣,有相術中五合的局麵,將來聲名遠播,就是一般的王侯也比不上。李白聽後,忙問什麼是五合呢?一行說,五合是相術中比較高深的道理,相術中論麵貌都忌諱平扁無勢,歪歪斜斜,甚至迂回曲折。一般地說,鼻子忌諱山根斷裂深陷,尤其是小塌鼻,那就更無可救藥,眼睛忌諱有紅絲穿進去,眉毛忌諱中間突然斷裂,尤其是不可倒著長。另外眉毛又粗又硬,像豬毛一樣,也不是上相之眉。至於胡須也忌諱粗短蓬鬆,行為更不能詭詐多變,這些都是五種不合。有這五種不合,便會一生多災多難,事與願違,那就是庸流之輩了。相反地,如果麵貌純粹而有光華、顏色潔淨無瑕,這個便是天心相合;識度不凡,氣宇軒昂,便是天德相合;德行謹嚴,胸懷仁愛,便是天倫相合。有這些特征,便可保身體康健,疾病難侵,威名遠揚,士民愛戴。後來郭子儀活了近百歲,死時須發飄飄像白銀一般,功德傳遍天下。
【事典】
雙眼四瞳的虞舜
舜的父親瞽叟眼瞎了,舜的母親死了以後,瞽叟又娶繼室,生了兒子名叫象,象狂傲驕橫。瞽叟偏愛後妻的兒子,時常想殺死舜,舜都逃避了;遇到自己有小過失,便接受處罰。他以順從的態度事奉父親、後母生的弟弟,一天比一天誠篤小心,從不懈怠。
舜每隻眼睛有兩個瞳仁。他是冀州人,曾經在曆山種過地,在雷澤捕過魚,在黃河邊作過陶器,在壽丘作過多種手藝,在負夏作過小生意。舜的父親不講道德,後母言不及義,弟弟狂傲驕橫,都想殺死舜。舜順從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友善。想殺他,總找不到借口,有事想找他,卻總在身邊侍候。
舜二十歲以孝順聞名。三十歲時,帝堯問誰是可用之材,四位諸侯領袖都舉薦舜可以。於是堯把二個女兒嫁給他,觀察他怎樣治家,又讓九個兒子與舜共處,觀察他怎樣處世。舜住在媯水北岸,家居行為謹嚴不苟。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出身顯貴而驕傲,侍奉舜的親人,遵守為婦之道。堯的九個兒子更加誠實厚道。舜在曆山耕種,曆山的人都互讓田邊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互讓住所;在黃河沿岸作陶器,生產的陶器沒有粗製濫造的。一年之後,他所住的地方成了村莊,兩年便成城鎮,三年便成都市。堯於是賞給舜細葛的布衣和琴,給他修築了倉庫,並送給他牛羊。瞽叟還是想殺死他,要舜到倉庫上去塗合縫隙,自己卻在屋下放火燒倉,舜就拿著兩頂鬥笠護住身子,跳下逃走,得以不死。後來瞽叟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時候,特別鑿了個隱密的小孔道,可以從旁邊出來。等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合力傾倒泥土把井填實,舜從隱密的小孔道逃出來,又脫了險。瞽叟和象非常高興,以為舜已死。象說:“出這種主意的是我。”象與父母分舜的財物。接著說:“舜的妻子——堯的兩個女兒和琴,我收取;牛羊、倉庫,分給父母。”於是象就到舜的臥室居住,彈他的琴。舜前去看他。象驚愕不快,說道:“我想念你,正想得苦悶啊!”舜說:“這樣,你就很好了。”舜仍然孝順父母,友愛弟弟,更加小心。於是堯試用五種倫理和各種官職考察舜的才能,結果都辦得很成功。
從前,高陽氏有八個好兒子,世人得了他們的好處,稱他們叫做“八愷”。高辛氏有八個好兒子,世人稱他們為“八元”。這十六個家族,世世代代發揚他們的美德,沒有毀損他們祖先的名聲。到了堯的時代,堯沒有起用他們。舜任用八愷,讓他們主持地政,他們安排各種事務,結果沒有不辦得井井有條的。又任用八元,讓他們到四方宣揚五種倫理,於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家庭融洽,社會祥和。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才的兒子,掩蓋他人的善行,隱瞞自己的罪過,好作壞事,天下人稱他“渾沌”。少晅氏有個不成才的兒子,毀棄信義,憎惡忠誠,愛講邪惡的話,天下人稱他“窮奇”。顓頊氏有個不成才的兒子,不接受教訓,不知道什麼是好話,天下人稱他“禱杌”。這三個家族,世人都感到憂慮。到了堯的時代,沒有能驅逐他們。縉雲氏有個不成才的兒子,沉溺酒食,貪圖財物,天下人稱他“饕餮”。天下人都討厭他,把他和渾沌、窮奇、禱杌三個惡徒相比。舜在四門主持接待賓客時,便放逐了這四個凶惡的家族,強迫他們遷到四境最偏遠的地區,去抵禦人麵獸身的妖魔鬼怪。於是四門暢通,都說再也沒有惡人了。
舜進入茫茫森林,遇暴風雷雨而不迷失,堯於是知道舜足以托付天下。堯老了,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巡視天下。舜被重用,替堯辦事二十年,堯使他代行政事。代行政事八年,帝堯逝世,服喪三年之後,舜讓位於丹朱,天下人都來歸服於舜。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益、彭祖等人,從堯的時代起便被推舉任用,卻沒有分配適當的職務。於是舜到文祖廟,謀商於四方諸侯領袖,大開四麵城門,以暢通四方見聞,命令十二州首領,評論天子言行,施厚德於民,疏遠諂媚小人,蠻夷便都能服從。舜對四位諸侯領袖說:“誰能奮發有為,光大帝堯的事業,便讓他擔任官職輔佐政事。”大家都說:“伯禹作司空,可以光大帝堯的事業。”舜說:“啊,不錯!禹,你來治理水土,可以盡忠職守啊!”禹跪拜叩謝,想讓給後稷、契和皋陶。舜說:“很好,你去吧。”舜說:“棄,百姓要挨餓了,你來主持農業,種植各種穀物。”舜說:“契,老百姓不和睦,父母兄弟子女不融洽,你來作司徒,認真推行五常之教,慢慢感化他們。”舜說:“皋陶,野蠻民族擾亂華夏,殺人越貨,內憂外患,你來作司法官。五種刑罰要量刑適中,裁定的五種罪犯,分送三處執行,五種放逐要有一定尺度,裁定的五種罪犯,給予三種居所。隻有公正廉明,才能使人心服。”舜說:“誰能為我管教各種工匠?”都說:“垂可以。”於是使垂作司空。舜說:“誰能管理山陵沼澤中草木鳥獸?”都說:“益可以。”於是任用益作虞官。益拜謝,想讓給朱虎、熊羆等大臣。舜說:“去吧!你合適。”就派朱虎、熊羆作益的助手。舜說:“啊,四位諸侯領袖,誰能為我主持三種祭祀?”都說:“伯夷可以。”舜說:“啊,伯夷,由你作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還要正直、肅靜、清潔。”伯夷想讓給夔和龍。舜說:“好,我任命夔主管音樂,教導貴族子弟,要正直而溫和,寬厚而嚴格,剛強而不暴虐,簡約而不傲慢。用詩表達思想,用歌詠延長詩的音節,依照歌來製定樂曲,用音律使樂曲和諧。八種樂器的聲音都能和諧,互不幹擾,這樣,神與人就都能和睦了。”夔說:“啊,我用輕重不同的手法敲擊石磬,連野獸都會相繼起舞。”舜說:“龍,我厭惡讒言和偽善來蠱惑、驚恐我的民眾,命你為民喉舌,早晚傳達我的旨意。並轉達下情,一定要信實。”舜說“啊,你們二十二人,謹慎辦事吧!要時刻輔佐上天交付我的事業。”舜每三年考核一次大家的政績,經過三次考核,分別給予貶降或提升。於是,無論遠近,各種事都興辦起來,並且分解了三苗。
這二十二位大臣都完成他們的工作。皋陶作獄官,判斷公平,實事求是,人們心悅誠服;伯夷主持禮儀,上上下下都能謙讓;垂管理工匠,各種工匠都幹出了成績;益管理山澤,山澤都開發了;棄管理農事,各種穀物都長得茂盛;契主管教化,百姓和睦;龍主持接待賓客,遠方諸侯和外族都來朝貢;十二州地方和工官也盡力辦事,因而全國各地沒有誰敢逃避、違抗。尤其是禹的功勞最大,他開辟了九條山脈,治理了九個湖澤,疏通了九條大河,劃定了九州地界。各州都用自己的特產來進貢,沒有不合規定的。五千裏方圓的疆域,一直通到遼遠的邊陲。南方安撫到交趾、北發,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到山戎、發、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內,都感戴帝舜的功德。於是禹創作《九韶》的音樂,招來珍奇異物,鳳凰也來展現舞姿。天下頌揚帝德,都從虞舜開始。
舜二十歲有孝名,三十歲堯起用了他,五十歲代行天子政事,五十八歲堯去世,六十一歲接替堯登上帝位。登帝位後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死於蒼梧境內。葬於長江以南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
舜登上帝位之後,車上插著天子的旗,去朝見父親瞽叟,態度和悅恭敬,完全是天子對待父母的禮節。封弟象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也不成才,舜預先便向上天推薦禹。十七年後舜壽終。三年喪期之後,禹也讓位給舜的兒子,像舜讓位給堯的兒子一樣。但諸侯都歸順禹,然後禹才登天子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高均,都有封地,以供奉先人的祀典,穿自己祖傳的服飾,用自己祖先的禮樂,以賓客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臣下,表示自己不敢獨占天子尊嚴。
所以黃帝號有熊,帝顓瑞號高陽,帝嚳號高辛,帝堯號陶唐,帝舜號有虞,帝禹號夏後而另有姓氏,姓姒氏。契是商代祖先,姓子;棄是周代祖先,姓姬。
·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