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遺跡
萊公昔未遇,寂寞在巴東。聞道山中樹,猶餘手種鬆。江山養豪俊,禮數困英雄。執板迎官長,趨塵拜下風。當年誰刺史,應未識三公。
昭 君 村
昭君本楚人,豔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謂是漢妃子。誰知去鄉國,萬裏為胡鬼。人言生女作門楣,昭君當時憂色衰。古來人事盡如此,反覆縱橫安可知。
新灘
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從高來,一一投澗坑。大魚不能上,暴鬣灘下橫。小魚散複合(瀺灂口遭烹。鸕鶿不敢下,飛過兩翅輕。白鷺誇瘦捷,插腳還攲傾。區區舟上人,薄技安敢呈。隻應灘頭廟,賴此牛酒盈。
新灘阻風
北風吹寒江,來自兩山口。初聞似搖扇,漸覺乎沙走。飛雲滿岩穀,舞雪穿窗牖。灘下三日留,識盡灘前叟。孤舟倦鴉軋,短纜困牽揉。嚐聞不終朝,今此獨何久。隻應留遠人,此意固亦厚。吾今幸無事,閉戶為飲酒。
黃 牛 廟
江邊石壁高無路,上有黃牛不服箱。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磽確,兩角磨崖四蹄濕。青芻半束長苦饑,仰看黃牛安可及。
蝦 蟆 培
蟆培似覆盂,蟆頤似偃月。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出峽
入峽喜巉岩,出峽愛平曠。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東西徑千裏,勝處頗屢訪。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前詩尚遺略,不錄久恐忘。憶從巫廟回,中路寒泉漲。汲歸真可愛,翠碧光滿盎。忽驚巫峽尾,岩腹有穿壙。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宣尼古廟宇,叢木作幃帳。鐵楣橫半空,俯瞰不計丈。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石竇見天囷,瓦棺悲古葬。新灘阻風雪,村落去攜杖。亦到龍馬溪,茅屋沽村釀。玉虛悔不至,實為舟人誑。聞道石最奇,寤寐見怪狀。峽山富奇偉,得一知幾喪。苦恨不知名,曆曆但想象。今朝脫重險,楚水渺平蕩。魚多客庖足,風順行意王。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遊三遊洞
凍雨霏霏半成雪,遊人屨凍蒼苔滑。不辭攜被岩底眠,洞口雲深夜無月。
遊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
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峽州吏又至
意若未足乃複以此詩授之
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歎息煙雲老,追思歲月遐。唐人昔未到,古俗此為家。洞暖無風雪,山深富鹿豭相逢衣盡草,環坐髻應髽。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窪。洪荒無傳記,想象在羲媧。此事今安有,遺蹤我獨嗟。山翁勸留句,強為寫槎牙。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穀子之故居。
口舌安足恃,韓非死說難。自知不可用,鬼穀乃真奸。遺書今未亡,小數不足觀。秦儀固新學,見利不知患。嗟時無桓文,使彼二子顛。死敗無足怪,夫子固使然。君看巧更窮,不若愚自安。遺宮若有神,頷首然吾言。
留題峽州甘泉寺薑濤故居。
輕舟橫江來,吊古悲純孝。逶迤尋遠跡,婉孌見遺貌。清泉不可挹,涸盡空石窖。古人飄何之,惟有風竹鬧。行行玩村落,戶戶懸網罩。民風坦和平,開戶夜無鈔。從林富筍茹,平野絕虎豹。嗟哉此樂鄉,毋乃薑子教。
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
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形勢今無用,英雄久已無。誰知有文伯,遠謫自王都。人去年年改,堂傾歲歲扶。追思猶咎呂,感歎亦憐朱。時朱太守為公築此堂。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峽洞,醉墨寫邦圖。三遊洞有詩。《夷陵圖》後有公題處。故老問行客,長官今白須。著書多念慮,許國減歡娛。寄語公知否,還須數倒壺。二
古今體詩三十八首
息壤詩並敘
《淮南子》曰:鯀湮洪水,盜帝之息壤,帝使祝融殺之於羽淵。今荊州南門外有狀若屋宇,陷入地中,而猶見其脊者。傍有石,記雲:不可犯。畚鍤所及,輒複如故。又頗以致雷雨,歲大旱,屢發有應。予感之,乃為作詩。其辭曰: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隨取而培。帝敕下民,無敢或開。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幸帝之恕。帝茫不知,誰敢以告。帝怒不常,下土是震。使民前知,是役於民。無是墳者,誰取誰幹。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渚宮
渚宮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二王台閣已鹵莽,湘東王、高氏。何況遠問縱橫時。楚王獵罷擊靈鼓,猛士操舟張水嬉。釣。魚不複數魚鱉,大鼎千石烹蛟螭。當時郢人架宮殿,意思絕妙般與倕。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蛾眉。臨風揚揚意自得,長使宋玉作楚辭。秦兵西來取鍾簴,故宮禾黍秋離離。千年壯觀不可複,今之存者蓋已卑。池空野迥樓閣小,惟有深竹藏狐狸。台中絳帳誰複見,台下野水浮清漪。綠窗朱戶春晝閉,想見深屋彈朱絲。腐儒亦解愛聲色,何用白首談孔姬。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無紙颸颸。陳公蹤跡最未遠,七瑞寥落今何之。百年人事知幾變,直恐荒廢成空陂。誰能為我訪遺跡,草間應有湘東碑。
荊州十首
其一
遊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其二
南方舊戰國,慘澹意猶存。慷慨因劉表,淒涼為屈原。廢城猶帶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觀形勝,升平不敢論。
其三
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耕牛未嚐汗,投種去如捐。農事誰當勸,民愚亦可憐。平生事遊惰,那得怨凶年。
其四
朱檻城東角,高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國,烽火畏三巴。戰骨淪秋草,危樓倚斷霞。百年豪傑盡,擾擾見魚蝦。
其五
沙頭煙漠漠,來往厭喧卑。野市分獐鬧,官船過渡遲。遊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日暮江天靜,無人唱《楚辭》。
其六
太守王夫子,山東老俊髦。壯年聞猛烈,白首見雄豪。食雁君應厭,驅車我正勞。中書有安石,慎勿賦《離騷》。
其七
殘臘多風雪,荊人重歲時。客心何草草,裏巷自嬉嬉。爆竹驚鄰鬼,驅儺聚小兒。故人應念我,相望各天涯。
其八
江水深成窟,潛魚大似犀。赤鱗如琥珀,老枕勝玻璃。上客舉雕俎,佳人搖翠篦。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剴。
其九
北雁來南國,依依似旅人。縱橫遭折翼,感惻為沾巾。平日誰能挹,高飛不可馴。故人持贈我,三嗅若為珍。
其十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
荊門惠泉
泉源從高來,走五隨石脈。紛紛白沫亂,隱隱蒼崖坼。縈回成曲沼,清澈見肝膈。澤深瀉為長溪,奔駛蕩蛙蟈。初開不容碗,漸去已如帛。傳聞此山中,種物懶遭謫。不能致雷雨,灩灩吐寒碧。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麥。
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詩
楚人少井飲,地氣常不泄。蓄之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無情,豈問濁與澈。貪愚彼二水,終古恥莫雪。隻應所處然,遂使語異別。泉傍地乎衍,泉上山山帶嵲。君子慎所居,此義安可缺。古人貴言贈,敢用況高節。不為冬霜幹,肯畏夏日烈。冷泠但不已,海遠要當徹。
浰陽早發
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南來竟何事,碌碌隨商車。自進苟無補,乃是懶且愚。人生重意氣,出處夫豈徒。永懷江陽叟,種藕春滿湖。
夜行觀星
天高夜氣嚴,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沸。天人不相幹,嗟彼本何事。世俗強指摘,一一立名字。南箕與北鬥,乃是家人器。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曉,使我長歎喟。
漢水
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漢水亦雲廣,欲涉安敢輕。文王化南國,遊女儼如卿。洲中浣紗子,環佩鏘鏘鳴。古風隨世變,寒水空冷泠。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襄陽古樂府三首野 鷹 來
野鷹來,萬山下,荒山無食鷹苦饑,飛來為爾係彩絲。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養子秋食菽。我欲擊之不可得,年深免老鷹力弱。野鷹來,城東有台高崔巍。台中公子著皮袖,東望萬裏心悠哉。心悠哉,鷹何在?嗟爾公子歸無勞,使鷹可呼亦凡曹,天陰月黑狐夜嗥。上 堵 吟
台上有客吟秋風,悲聲蕭散飄入空。台邊遊女來竊聽,欲學聲同意不同。君悲竟何事,千裏金城兩稚子。白馬為塞鳳為關,山川無人空白閑。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鯿魚冷難捕。悠悠江上聽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襄 陽 樂
使君未來襄陽愁,提戈入市裹氈裘。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遊。襄陽春遊樂何許,峴山之陽漢江浦。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斷腸。
峴山
遠客來自南,遊塵昏峴首。過關無百步,曠蕩吞楚藪。登高忽惆悵,千載意有偶。所憂誰複知,嗟我生苦後。團團山上檜,歲歲閱榆柳。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可憐山前客,倏忽星過罶。賢愚未及分,來者當自剖。
萬山時獨不遊,問轍而作。
西行度連山,北出臨漢水。漢水蹙成潭,旋轉山之趾。禪房久已壞,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欄,綆刻深容指。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傳去古隆中,萬樹桑柘美。月炯轉山曲,山上見洲尾。綠水帶子沙,盤盤如抱珥。山川近且秀,不到懶成恥。問之安能詳,畫地費簪棰。
隆中
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遊故裏,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空餘蜿蜒跡,使我寒涕垂。
竹 葉 酒
楚人汲漢水,釀酒古宜城。春風吹酒熟,猶似漢江清。耆舊人何在,丘墳應已平。惟餘竹葉在,留此千古情。
鯿魚
曉日照江水,遊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吾今又悲子,輟箸涕縱橫。
食雉
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空中紛格鬥,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顧,投網誰複嗟。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
新渠詩並敘
庚子正月,予過唐州。大守趙侯,始複三陂、疏召渠,招懷遠人,散耕於唐。予方為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獨為麼新渠詩》五章,以告於道路,致侯之意。其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