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葺小園二首

其一

短竹蕭蕭倚北牆,斬茅披棘見幽芳。使君尚許分池綠,鄰舍何妨借樹涼。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煩鶯舌奏鏗鏘。身閑酒美誰來勸,坐看花光照水光。

其二

三年輒去豈無鄉,種樹穿池亦漫忙。暫賞不須心汲汲,再來惟恐鬢蒼蒼;應成庾信吟枯柳,誰記山公醉夕陽。去後莫憂人剪伐,西鄰幸許庇甘棠。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自

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寶雞虢郡盤厘四縣既畢

事因朝謁太平宮而宿於南溪溪堂遂並南山

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遊潭十九日乃

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曆者寄子由

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分縣傳明詔,尋山得勝遊。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崢嶸依絕壁,蒼茫瞰奔流。半夜人呼急,橫空火氣浮。天遙殊不辨,風急已難收。曉入陳倉縣,猶餘賣酒樓。煙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十三日宿武城鎮,即俗所謂石鼻寨也。雲:孔明所築。是夜二鼓,寶雞火作,相去三十裏,而見於武城。雞嶺雲霞古,龍宮殿宇幽。縣有雞爪峰、龍宮寺。南山連大散,歸路走吾州。欲往安能遂,將還為少留。回趨西虢道,卻渡小河洲。聞道硒溪石,猶存渭水頭。蒼崖雖有跡,大釣本無鉤。十四日自寶雞行至號。聞太公磻溪石在縣東南十八裏,猶有投竿跪餌兩膝所著之處。東去過郿塢,孤城象漢劉。十五日至郿縣,縣有董卓城,象長安,俗謂之小長安。誰言董公健,竟複伍孚仇。白刃俄生肘,黃金謾似丘。平生聞太白,一見駐行騶。鼓角誰能試,風雷果致不。岩崖已奇絕,冰雪更雕鎪。春旱憂無麥,山靈喜有湫。蛟龍懶方睡,瓶罐小容偷。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鎮宿。道過太白山,相傳雲:軍行鳴鼓角過山下,輒致雷雨。山上有湫,甚靈,以今歲旱,方議取之。二曲林泉勝,三川氣象侔。近山鋅麥早,臨水竹篁修。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氣候殊早。縣有官竹園,十數裏不絕。先帝膺符命,十七日寒食,自盩厔東南行二十餘裏,朝謁太平宮二聖禦容。此宮乃太宗皇帝時,有神降於道士張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為立也。神封翊聖將軍,有殿。行宮畫冕旒。侍臣簪武弁,女樂抱箜篌。秘殿開金鎖,神人控玉虯。黑衣橫巨劍,被發凜雙眸。邂逅逢佳士,相將弄彩舟。投篙披綠荇,濯足亂清溝。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國秋。繞湖栽翠密,終夜響颼飀。是日與監宮張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於溪堂。冒曉窮幽邃,操戈畏炳彪。十八日,循終南而西,縣尉以甲卒見送。或雲,近官竹園,往往有虎。尹生猶有宅,老氏舊停輈。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禦風歸汗漫,閱世似蜉蝣。羽客知人意,瑤琴係馬秋。不辭山寺遠,來作鹿鳴呦。帝子傳聞李,岩堂仿像緱。輕風幃幔卷,落日髻鬟愁。入穀驚蒙密,登坡費挽摟。亂峰攙似槊,一水澹如油。中使何年到,金龍自古投。幹重橫翠石,百丈見遊修。最愛泉鳴洞,初嚐雪入喉。滿瓶雖可致,洗耳歎無由。是日遊崇聖觀,俗所謂樓觀也,乃尹喜舊宅。山腳有授經台,尚在。遂與張巳木之同至大秦寺早食而別。有太平觀道士趙宗有,抱琴見送,至寺,作《鹿鳴》之引,乃去。又西至延生觀。觀後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遺跡。下山而西行十數裏,南入黑水穀,穀中有潭名仙遊潭。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麵清溪,樹林深翠,怪石不可勝數。潭水,以繩縋石數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礫投之,翔揚徐下,食頃乃不見。其清澈如此。遂宿於中興寺。寺中有五女洞,洞中有飛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歸至郿。又明日,乃至府。忽憶尋蟆培,方冬脫鹿裘。昔與子由遊蝦蟆培,方冬,洞中溫溫如二三月。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惟有泉傍飲,無人自獻酬。

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

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升。亂山橫翠幛,落月澹孤燈。奔走煩郵吏,安閑愧老僧。再遊應眷眷,聊亦記吾曾。

留題延生觀後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巉第幾尖。深穀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岩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留題仙遊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

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

石益奇潭上有橋畏其險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穀鳥啼。蜀客曾遊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獨攀書室窺岩竇,還訪仙妹款石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樓觀秦始皇立老子廟於觀南,晉惠始修此廟。

門前古碣臥斜陽,閱世如流事可傷。長有幽人悲晉惠,強修遺廟學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術誰燒廚灶香?聞道神仙亦相過,隻疑田叟是庚桑。

郿塢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磻 溪 石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嚐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雙肝。一朝嬰世故,辛苦平多難。亦欲就安眠,旅人譏客懶。

石 鼻 城

平時戰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閑。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從此送殘山。獨穿暗月蒙朧裏,愁渡奔河蒼茫間。漸;入西南風景變,道邊修竹水潺潺。

次韻子由岐下詩並引

予既至岐下逾月,於其廨字之北隙地為亭。亭前為橫池,長三丈。池上為短橋,屬之堂。分堂之北廈為軒窗曲檻,俯瞰池上。出堂而南,為過廊,以屬之廳。廊之兩傍,各為一小池。皆引汧水,種蓮養魚於其中。池邊有桃、李、杏、梨、棗、櫻桃、石榴、樗、槐、鬆、檜、柳三十餘株。又以鬥酒易牡丹一叢於亭之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和答,凡二十一首。

北亭

誰人築短牆,橫絕擁吾堂。不作新亭檻,幽花為誰香。舊堂北有牆,予始去之為亭。

橫池

明月入我池,皎皎鋪紵縞。何日變成緇,《太玄》吾懶草。

短橋

誰能鋪白簟,永日臥朱橋。樹影欄邊轉,波光版底搖。

軒窗

東鄰多白楊,夜作雨聲急。窗下獨無眠,秋蟲見燈入。

曲檻

流水照朱欄,浮萍亂明鑒。誰見檻上人,無言觀物泛。

雙池

汧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不見雙池水,長漂十裏花。

荷葉

田田抗朝陽,節節臥春水。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湖上移魚子,初生不畏人。自從識鉤餌,欲見更無因。

牡丹

花好長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鬥。牡丹花有四十餘枝。

桃花

爭開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不及梨英軟,應慚梅萼紅。西園有千葉,淡佇更纖徠。城西有幹葉李,若荼蔗。

開花送餘寒,結子及新火。關中幸無梅,關中地不生梅。汝強充鼎和。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未嚐蠲夏渴,長見助春冰。

居人幾番老,棗樹未成槎。汝長才堪軸,吾歸已及瓜。棗樹至難長。

櫻桃

獨繞櫻桃樹,酒醒喉肺幹。莫除枝上露,從向口中氵專。

石榴

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隨酒盞狂。酒名有石榴。

自昔為神樹,空聞蜩鵬鳴。社公煩見輟,為爾致羊羹。樗舊為土地廟所蔽,餘始遷廟牆北。

采擷殊未厭,忽然已成陰。蟬鳴看不見,鶴立赴還深。上有野鶴三四。

強致南山樹,來經渭水灘。生成未有意,鴉鵲莫相幹。

依依古鬆子,鬱鬱綠毛身。每長須成節,明年漸庇人。

今年手自栽,問我何年去?他年我複來,搖落傷人意。

真興寺閣禱雨

太守親從幹騎禱,神翁遠借一杯清。雲陰黯黯將噓遍,雨意昏昏欲醞成。已覺微風吹袂冷,不堪殘日傍山明。今年秋熟君知否,應向江南飽食粳。

攓雲篇並引

餘自城中還道中,雲氣自山中來,如群馬奔突,以手掇,開籠收其中。歸家,雲盈籠,開而放之,作《攓雲篇》。

物役會有時,星言從高駕。道逢南山雲,飲吸如電過。竟誰使令之,袞袞從空下。龍移相排拶,鳳舞或頹亞。散為東郊霧,凍作枯樹稼。或飛入吾車,逼仄礙肘胯。摶取置笥中,提攜返茅舍。開緘乃放之,掣去仍變化。雲兮汝歸山,無使達官怕。

讀開元天寶遺事三首

其一

姚宋亡來事事生,一官銖重萬人輕。朔方老將風流在,不取西蕃石堡城。

其二

潭裏舟船百倍多,廣陵銅器越溪羅。三郎官爵如泥土,爭唱弘農得寶歌。

其三

琵琶弦急袞梁州,羯鼓聲高舞臂講。破費八姨三百萬,大唐天子要纏頭。四

古今體詩四十六首

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

花開酒美盍言歸,來看南山冷翠微。憶弟淚如雲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明年縱健人應老,昨日追歡意正違。不問秋風強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譏。

太白詞並敘

岐下頻年大早,禱於太白山輒應,故作《迎送神辭》一篇五章。

其一

雷闐闐,山晝晦。風振野,神將駕。載雲罒幹,從玉虯。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其二

旌旂翻,疑有無。日慘變,神在塗。飛赤篆,訴閶闔。走陰符,行羽檄,萬靈集兮。

其三

風為幄,雲為蓋。滿堂爛,神既至。紛醉飽,錫以雨。百川溢,施溝渠,歌且舞兮。

其四

騎裔裔,車斑斑。鼓簫悲,神欲還。轟振凱,隱林穀。執妖厲,歸獻馘,千裏肅兮。

其五

神之來,悵何晚。山重複,路幽遠。神之去,飄莫追。德未報,民之思,永萬祀兮。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其一

岐陽九月天微雪,已作蕭條歲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愁腸別後能消酒,白發秋來已上簪。近買貂裘堪出塞,忽思乘傳問西琛。

其二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譍。

與李彭年同送崔岐歸二曲馬上口占

霜幹木落愛秦川,興發身輕逐鳥翩。貪看暮山忘遠近,強陪歸客更流連。貂裘犯雪觀形勝,駿馬隨鷹摶野鮮。為問南溪李夫子,壯心應未逐流年。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一

病中聞汝免來商,旅雁何時更著行。遠別不知官爵好,思歸苦覺歲年長。著書多暇真良計,從宦無功漫去鄉。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