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獵人森林裏的住所,玉兔安靜地蹲在地上,眼裏貯滿了柔情。獵人父母都已去世,是個孤兒,名叫阿鬆。
他對玉兔說:“兔子啊,我要出去打獵了,順便給你采些鮮嫩的野草回來,不能帶你一起去,你可別生氣哦!”說完,便帶上門出去了。
回來時,阿鬆驚奇地發現家中炊煙嫋嫋,推開家門一看:香噴噴的飯菜做好了,灶台邊居然還站著一位清純美貌的少女。
“你是誰呀?為何要為我做飯?”
“我就是你救下來的玉兔變化成的女孩啊!你就叫我小玉吧。”
接著,玉兔將自己的來曆敘說了一遍。
於是,阿鬆與小玉交談起來。兩人都有似曾相識、一見如故之感。後來,阿鬆與小玉結了婚,在廣袤的大森林裏過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
可好景不長,阿鬆和小玉過了不到一年的幸福時光,那隻受過箭傷並痊愈的老鷹在森林裏偶然發現了他倆行蹤,咬牙切齒地罵道:“此仇必報,我一定要想法子拆散你們。”
小玉在天上時,曾向偷偷來月宮陪陪嫦娥聊天的仙女朋友學習醫術,懂得怎樣治病救人。因此,她經常一個人采些草藥下山幫助村裏的病人解除病魔的痛苦,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一個深秋的下午,小玉背著采滿草藥的竹簍下山去幫助村民治病,尾隨而至的老鷹俯衝下來,狠狠地用利爪抓起小玉的衣服,帶著小玉邊飛向空中,邊喊道:“看今天誰來救你?!我不但要將你摔成肉餅,還要在山下你常去的村裏放把火,燒死那些親近讚美你的村民——我還要放一條毒蛇到你愛人的房屋,讓毒蛇咬死他。這樣,才能真正報我一箭之仇!”
聽見老鷹說出如此惡毒的誓言,小玉蒙了,但她一會兒就鎮靜下來,決定和老鷹同歸於盡。於是她飛快地從衣服裏拿出一根繩子將自己的左手與老鷹的左腿纏在一塊,然後又悄悄用右手從口袋裏掏出一把小刀,用力刺向老鷹的右腿。
這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老鷹都沒反應過來,痛得頭昏欲裂。老鷹惱羞成怒,抓著小玉撞向山崖。老鷹頓時摔成碎片,而小玉則化成一塊巨石,靜靜地聳立在秋山之巔。因為內心十分想見月宮裏的嫦娥,所以小玉化成的玉兔形狀的石頭,便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眺望月亮升起的地方。
打獵回來的阿鬆不見了小玉,隻望見一塊玉兔形狀的石頭,那隻栩栩如生的兔眼似乎盈滿了淚水。阿鬆傷心欲絕,不久就去世了。
秋山腳下的百姓為紀念小玉,特意在玉兔形狀的巨石旁邊修建了廟宇,每到月圓之日便去祭拜。
天上的仙女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為玉兔英勇獻身的精神所感動,同時向往秋山勝似仙境的美景,於是偶爾偷偷下凡來到秋山頂上的倚天湖沐浴嬉戲。
而可憐的嫦娥卻不敢私自下凡,隻有等到每年中秋節,圓圓的月亮慢慢升起,嫦娥便站在月宮離“玉兔望月”景點最近的地方,深情地眺望已化成巨石的玉兔,喃喃自語,黯然神傷。雷神感應而誕生伏羲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多少年之後,天下仍然十分荒涼,人們都處於蒙昧時代。玉皇大帝便派聖母帶著仙犬下凡管理人間,讓人類不斷開化。
在人間,後來叫陝西藍田的這個地方有一個風兗部落,女首領叫華胥氏。她年輕有為,與族叔風偌率族人們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的生活。
風兗部落的名稱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因為當時的人們對自然的強大力量感到非常神奇,於是對風、雨、雷、雲等自然現象充滿了崇拜,並賦予了神話般的說法。他們崇拜風,就把自己的部落取名叫“風兗”。
聖母便投胎到華胥部落女首領之家,成了部落女首領的女兒,人稱華胥姑娘。隨著華胥姑娘的長大,她出落得越來越美麗。
在離華胥部落很遠的地方,有個大湖叫雷澤,即後來的甘肅,雷神就居住在裏麵。那時當雷神不順心時,雷澤就濁浪滾滾,洶湧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時,水災就更厲害了。
美麗的華胥姑娘就要求前往雷澤國,她想說服雷公不要隨意發怒,危害人間。在一次雷澤發大水時,華胥姑娘找到了雷神,她的膽大和直率感動了雷神,但雷神讓華胥姑娘嫁給他。華胥姑娘為了人們的安危,便嫁給了雷神。
有一天,華胥姑娘到雷澤去遊玩,偶爾看到了雷神的一個巨大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雷神透過腳印感應到華胥姑娘也在此,便讓天上的彩虹飛下來繞住了華胥姑娘。雷神領著華胥姑娘進到了華池,在華池,華胥姑娘與雷神交合後懷孕了,而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
華胥姑娘在農曆三月十八日生下一個人首蛇身的男孩,原來雷神的真身就是龍身人頭的。雷神看到自己兒子繼承了自己的模樣便非常高興,脾氣也越來越好了。華胥姑娘的媽媽聽說有了外孫,就十分想念,華胥姑娘與雷神就把兒子放在葫蘆上,順水而下,讓兒子到了華婿部落。
華胥部落女首領看見外孫乘著葫蘆而來,就給這個孩子取名叫葫蘆。當時華胥部落的方言“葫蘆”與“伏羲”諧音,人們就叫這個孩子為“伏羲”。
伏羲在姥姥身邊,後來他想念母親了,就搭天梯到天庭去看望母親。雷神稟告了玉帝,玉帝為伏羲的孝心所感動,就封伏羲為華胥部落的帝,也就是人間之王。
伏羲在人間長大後非常聰明,他經常幫助部落裏的人,因此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很高。那時,人們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天氣會變化,日月會運轉,人會生老病死,所有這些現象,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人們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都問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時,感到很茫然,人們為此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伏羲經常環顧四方,揣摩著日月經天,鬥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變化規律。他看到中原一帶蓍草茂密,開始用蓍草為人們卜筮。
有一天,伏羲帶領人們打獵歸來,抬著獵物走到山坡,本來朗朗晴天,突然烏雲四合,雷聲大作。頓時暴雨傾盆。不多時,山洪暴發,獵物衝走了,還衝走了許多人。這件事讓伏羲十分難受。他怨恨自己無力保護人們,橫遭如此災難。他心煩意亂,在困乏朦朧裏睡著了。
在朦朦朧朧裏,伏羲恍恍惚惚看到一條大河,隻見湖水濤濤,濁浪滾滾,突然之間,巨浪中衝出一匹赤馬,赤如火,疾如風,馬背上有三道白紋,呈三連畫形。赤馬飛奔上岸,繞著伏羲三圈以後,又直奔河中不見了。
伏羲一驚,醒來發現原來是一場夢。伏羲遇到妹妹女媧,便將此事告知了她。女媧說:“聽人說,大河裏有龍馬,馬色赤紅,行走如飛,陽性之狀,馬背有三紋,形如‘三’,陽性之象;如今龍馬繞哥哥三圈而複入水中,是要哥哥三思吧!”
伏羲聽罷,覺得女媧說得有理,他思來想去,又困又乏,朦朧中又睡著了。恍惚裏,他又南行到了洛水,抬頭一看,洛水清清,流水潺潺,其聲如咽,其流婉轉。伏羲說:“天下有如此淒涼情景,與大河咆哮恰恰相反,可見世上萬物的千變萬化難以估量,簡直不可預見啊!”
恰在這時,忽見洛水上遊漂一物,形如一個大磨,墨黑墨黑的,行如蝸牛,背上有三道青紋,青紋條條中間斷裂,呈三斷畫。伏羲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大龜。大龜緩緩爬上岸,繞伏羲三圈以後,又慢慢爬回了洛水。伏羲吃了一驚,忽然醒來,原來還是一場夢呢!
伏羲又將此事告訴了女媧妹妹。女媧說:“哥哥,聽人說,傳說洛水裏有神龜,其大如磨,其色如墨,行如蝸牛,陰性之狀;龜負三道斷紋,其形三斷畫,陰性之象。神龜繞哥三圈,還是叫哥哥三思啊!”
伏羲覺得妹妹說得有理,他一思、二思、三思以後,他朦朦朧朧睡著了。恍惚裏,一陣清風,伏羲如在雲裏霧裏。他睜眼一看,隻見綠水青山,蒼鬆翠柏,雲霧繚繞,鶴鳴鹿應,山岩間怪石林立,水簾之外嫩竹舒展。
在竹林間有一茅庵,緩緩走出一位老人,老人鶴發童顏,赤麵嫩手,右手握一根拐杖,左手握一把蓍草,他見了伏羲說:“伏羲,我正要找你。”
伏羲打量老人,暗自奇怪。老人說道:“這是自然。”
伏羲恭恭敬敬地問:“請問老人知道我想什麼嗎?”
老人說:“知道,知道。”
伏羲心裏說:“老人好厲害,我不信他知道?”
老人說:“應自然之變,順自然之化,人類本應脫離蒙昧,文明開化。大河龍馬現河圖,洛水神龜現洛書,這是啟迪人類的蒙昧,開發人類智慧的呀!”
伏羲聽到這裏十分高興,連忙說道:“願老人家指點迷津。”
伏羲說罷,忙叩頭拜謝。老人含笑要伏羲落座,把拐杖放於一側,舉起左手的蓍草,他說:“宇宙之內,變易之數為五十,與我手中的蓍草數相同。要預測舉事成敗,必須向蓍草求問,這叫做‘卜’。”
伏羲點點頭。老人又說道:“占卜之前一定要沐浴靜心,祭天祭地,心誠意切。這樣才能讓精神氣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之後,抽出一根蓍草藏而不用,以喻混元一角,無形無象。餘下49根蓍草,一分為二,一束橫置於上,以喻天;一束橫置於下,以喻地。”
伏羲洗耳恭聽,目不轉睛。老人一邊說,一邊演示。老人說道:“之後,從上束中抽出一豎置於上下兩束之間。以喻人立於天地之間。以四根為一份,分數上束蓍草,以喻四時。”
伏羲不解,他問道:“為什麼叫四時呢?”
老人說道:“說四時,指的是春、夏、秋、冬。由寒冷漸漸溫暖,草木更生的時候,為春天;由溫暖逐轉盛暑,草木成長的時候,為夏天;由盛暑逐漸轉涼爽,草木結果的時候,為秋天;由涼爽逐轉為寒冷,草木枯衰的時候,為冬天。曆四時而為一周,周而複始,又為寒冷而溫暖,這就是四時變化,天地的常規,宇宙的大道喲!”
伏羲聽後如撥雲見日,心中豁然而開朗,心裏暗暗說道,原來寒暖暑涼和天地宇宙息息相關。老人又說道:“末份不論足不足四,豎置於上束之側,以喻閏月。”老人又說道:
日有出入,月有圓缺。日一出一入為一日,月一圓一缺為一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春夏秋冬各三月,一周經曆12個月,稱為一年。年末應為春天的開始,實際上春在年末後,所末春始欲相接,三年左右閏一月。閏月,說的是一年之中增加一個月。
伏羲頭一次聽說曆法,十分驚奇,一一記在心裏。接著,老人給伏羲闡述了變易之道、陰陽之道、八卦之象。伏羲問:“什麼是八卦之象?”
老人告訴伏羲:“三連畫像,叫做‘乾卦’,剛健之象,象天;三斷畫像叫做‘坤卦’,柔弱之象,象地;下連畫,中上斷畫像,叫做‘震卦’,威力之象,象雷;下斷畫,上中連畫像,叫做‘巽卦’,吹動之象,象風;下斷畫、中連畫、上斷畫像,叫做‘坎卦’,濕潤之象,象水;”
“下連畫、中斷畫、上連畫像,叫做‘離卦’,燥熱之象,象火;下中斷畫、上連畫像,叫做‘艮卦’,崇高之象,象山;下中連畫、上斷畫像,叫做‘兌卦‘,卑下之象,象澤。這八卦之象,是宇宙裏變易的大道,兩象重疊,可以預測天地萬物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