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沒有他怕的(1 / 2)

平時身上有兩顆鵝卵石就足夠了,明天可能會是一場惡鬥,怎麼解決十幾二十顆鵝卵石的攜帶問題?高勝寒從《水滸傳》沒羽箭張清身上,找不到答案,其他的英雄好漢更不可能。

高勝寒的頭腦將搜索放到了《三國演義》裏麵。

中國的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高勝寒在初中的時候,看了三部,都是老爸高義推薦他看的。

高勝寒已經看了的三部,沒有一部是從頭到尾全部看完了的。

第一部《西遊記》看了兩三章,高勝寒很快發現沒有看電視劇輕鬆。第二部《水滸傳》,高勝寒看到宋江、李逵死了,沒有了興趣看下去。

高勝寒看第三部《三國演義》,也是看到諸葛亮壯誌未酬,不幸病死於五丈原,便看不下去了。

在高勝寒的印象中,三國的英雄除了使用弓箭,似乎沒有使用暗器的。“遠交近攻”,古代的將領沒有不用弓箭的。這也可以說是暗器,但是大家都配備了,也就光明正大了。

三國演義裏麵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高勝寒想到了諸葛亮的連弩,諸葛亮的八卦石頭陣------

從床上飛身而起,高勝寒找到了靈感。他馬上上樓,來到江南煙雨的房間,“季大哥,我有點事情出去一下,你幫忙留心一下。”

知道季大哥不打招呼也會留心,高勝寒還是過來打招呼了,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更何況他覺得自己是在鋤強扶弱,沒必要偷偷摸摸的。

江南煙雨回頭看了毛毛一眼,笑一笑,點點頭,什麼也沒說。擺正自己的位置,他能夠說什麼?他是房客。

不好意思地笑笑,高勝寒飛奔而去。

高勝寒家的院子裏,靠左邊圍牆,搭了一個簡易的涼棚,裏麵是停放自行車,放一些雜物的。

興奮的少年郎他到裏麵找到了一隻裝垃圾的鐵桶,出了大門以後,想了想又回去牽了“一匹馬”。——將母親的舊自行車推出來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少年郎要到哪裏去?少年郎想幹什麼?

少年郎重新回到了友情路巷口,重新來到了那一堆鵝卵石邊上,他一個勁往垃圾桶裏麵裝鵝卵石,裝了半桶多,然後將垃圾桶放到自行車的後座上,推著自行車走了。

少年高勝寒沒有踏上回家的路,他推著自行車朝著天鵝湖公園去了。

天鵝湖公園在三中附近。所謂的天鵝湖公園,其實說不上是真正的公園,她僅僅是開發商的一個賣點,為了新建的小區炒作出來的公園。

天鵝湖沒有天鵝,她以前叫禾田湖,很大,是江南水鄉的一塊大濕地。雨水少的年份,禾田湖有一半以上可以種水稻。

三中建在了禾田湖邊上,禾田湖縮小了三分之一。

小學的時候,高勝寒是在有了三中以後的禾田湖學會遊泳的,他老爸高義總是指著湖麵說,“以前禾田湖有很多白鷺飛------”

那時候,高勝寒還可以偶爾看見一兩隻白鷺。

近幾年,開發商在禾田湖附近建了幾個小區,禾田湖已經縮小到了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

以前的禾田湖沒有遊人,每到夏天的傍晚,會有很多人來這裏洗澡,遊泳。

現在的天鵝湖被石頭和混凝土包圍了,遊人不少,下水洗澡、遊泳的人沒有了,水太髒。

天鵝湖不但沒有天鵝,現在連白鷺也不見了蹤影。

現在的天鵝湖當然比以前遊人多,附近住的人多了,加上到處都是水泥路麵,湖的四周種上了花,種上了草和樹,簡易的亭台樓閣也有了,遊人也有了可以坐一坐的椅子。

天鵝湖沒有了白鷺,卻有了遊艇。遊艇有人統一管理統一收費。收費處的前麵,有一塊四五百平方米的空地,那裏叫天鵝湖公園廣場。

高勝寒來到了天鵝湖公園廣場,因為他知道,這裏可能就是明天的“戰場”。

廣場上乃至整個公園,差不多都在夜幕中昏黃的路燈和寒風的聯手控製之下。燈火闌珊處,有一對戀人,他們是物我皆忘。

對方將“場子”擺在天鵝湖公園,天鵝湖公園隻有這個廣場,可以同時容納幾十個人的“兩軍對壘”。

高勝寒在一處陰暗一點的地方停下來,將沉重的垃圾桶放在地上,支撐好自行車,他開始打量整個公園廣場。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素懷鴻鵠之誌的陳勝穿越千年的大聲疾呼。

當然,曆史上也不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特例,比如楊堅,比如李世民。

“去觀察一下現場環境。”,“去偵察一下有利地形。”老爸高義的話,深刻的留在高勝寒的記憶裏。

少年高勝寒的表現,無疑的是高人一籌,他現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觀察現場的環境,然後分析對自己有利的地形、路線。

自己從哪裏進去合適?從哪裏撤退有利?對方可能從哪裏進來?從哪裏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