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竹子的對話(1 / 2)

“你不是豬,難道我是豬嗎?我們在這裏說話,你沒看見方叢臉上,掛著的是秋天的茄子嗎?你沒看見她老爸也在張望我們嗎?人家董事長不是想和你說幾句話嗎?”

楊柳的反問如同連珠炮。大家都在忙上忙下,雖然做事的人很多,但是楊柳心裏清楚,自己總是在同校草聊天不好,別人會有看法。

看一眼楊柳,高勝寒的眼神裏麵有感激的內容。

楊柳說的,高勝寒他怎麼會沒看見呢?隻是他覺得貿然打斷楊柳的話,是不禮貌的行為而已。

丟下楊柳,高勝寒快步來到方浩然和吳佐正麵前,歉意地笑笑,“方叔叔,吳叔叔,這裏現在比較亂,一塊去我家坐一下,喝口茶,好嗎?”

“好好好,我還沒有去過高府做客呢。方董,我們一塊去坐坐?”吳佐正想去看看,順便看看楚局長兒子的生活狀況,哪天碰到楚局長也有話說。

順水推舟,無所謂的方浩然點頭同意了。

方浩然倒沒有什麼話同小夥子說的。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是學生,他做父母的能夠說什麼?說什麼都是畫蛇添足。

讓方浩然意外的是,楊帆的女兒楊柳也喜歡這個小夥子。不用問,看一看小姑娘剛才說話的時候,她的眼角眉梢就知道了。

剛開始,聽女兒說想住到施青紅家去,方浩然是沒打算答應的。因為他知道女兒喜歡這個年輕人。

自己可以說是有前車之鑒的,雖然不後悔,但是,做女孩父母的沒人願意看到那樣。

當方浩然聽說楊柳和吳芳草也想一起去,方浩然有點心動了。

當他聽說張春蓓的兒子小飛哥,林業局楚峰的兒子楚天闊,他們已經住到了小高家裏,直到這時候,方浩然才做了順著女兒的決定。

方浩然與高義一樣,一輩子都有一個遺憾,他們都缺少一張大學畢業的文憑,都希望小孩能夠考上一所名牌大學。

當然,他們兩個人的期望值是有很大不同的。

高義沒有大學文憑,他是真的覺得吃了大虧的。按他自己偶爾同徐行開玩笑說的——

如果我有大學文憑,我肯定不會那麼快離開部隊,我的老首長已經是軍長是將軍了,我起碼可以混一個大校、上校幹幹(大凡當過兵的,都也喜歡這樣說。)

方浩然不同,他是截然相反。如果他讀了大學,他就沒有成為煤礦老板的可能。

因此,方浩然更相信運氣和機遇,以及個人的能力更重要。

在剛雄礦業集團,方浩然有兩個當年考起了大學的同學,現在在幫他打工。

一個是財經大學的高材生,被他從大型國有企業高薪挖過來了。現在是他的財務總監。

一個是地質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被他高薪聘請來做了生產顧問,負責安全生產的總監。

地質大學的這個同學應聘之前,笑著問方浩然,“為什麼一定要請我來?以你開出的條件,完全可以聘到比我更高級的博士,是不是想在同學們麵前證明什麼?”

方浩然沒否定老同學的問題,他說了另外一番更有說服力的話,“我們是老同學知根知底,我放心,再說了,老古話不是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嗎?”

如此說來,是不是方浩然會對女兒放任自流呢?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沒有高學曆的富一代,明明知道文憑不等於水平,但是他們會千方百計讓子女贏在起跑線上,更舍得花錢培養子女,甚至不惜代價。

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的富一代,他們更清楚富貴的差別。

富貴,富貴,在中國人的眼裏,永遠是富不如貴。古往今來,有說某某某“貴不可言”的,貴可以貴到不能說出來,富甲天下是可以說的。

富是有可能在一晚之間達成的;貴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西方也有一種說法,不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培養不出真正意義上的貴族。道理是異曲同工的。

方浩然同楊帆的想法差不多,既不願意看到女兒在這個節骨眼上談情說愛,更怕一旦粗暴的幹涉,傷了孩子的心,導致出現物極必反的局麵,那樣的慘痛教訓是比比皆是,那樣的結果遠遠不是得不償失了。

女孩子有幾個伴在一起形影不離,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有了這一層考慮,方浩然才決定去說服楊帆的。

楊帆是分管全縣經濟工作的,他們是老朋友的關係,方浩然心裏有譜。

方浩然準備了一大堆的說辭,沒想到隻是說了養豬的例子,領導就擺擺手不讓他往下麵說了。

楊帆開玩笑說,“你可以教我的,你不會說真話,比如如何發家致富,至於其它的大道理,我不會比你懂得少。”

將茶杯遞過去,楊帆說,“我雖然不是一貧如洗,但是跟你方董事長比起來,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貧下中農,你舍得萬貫家財,我怕什麼?她們想去,就讓她們去好了,反正她們今年不離開我們,明年一樣是要離開我們的,早晚的事情。明天我沒空,依依怎麼去,怎麼安排,你做大伯的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