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緊張的神經(1 / 2)

呂恒大的妻子叫許華,許華現在是月月呂江月唯一的親人。

許華的娘家是邊遠山村,在高考成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她是村裏第一個考上大學專科的,第一個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的女孩子。

——那時候的許華是父母的驕傲,村裏的光榮。

那時候大學畢業生,也是需要“拚爹”的,但是不需要自己天南海北四處找工作。

沒有任何背景的許華,畢業後,分配在呂恒大母親所在小學隔壁的縣製藥廠工作。她在廠裏麵當了一名技術員。

偵察連連長高義轉業後,有一個叫殷勤的女孩,不顧一切的跟他回到了老家,做了他的妻子。

早一年轉業的偵察連副連長呂恒大,回到家鄉已經是大齡青年,他的結婚對象是母親張羅介紹的。

早在許華分配到製藥廠的第一天,質樸清純、漂亮苗條的年輕女孩,便被呂恒大母親列為了兒子結婚的首選目標。

找製藥廠領導,找廠裏的工程師,在工作上對新來的小姑娘關懷備至;在生活上噓寒問暖,年輕的女孩被阿姨全方位照顧上了。

對於孑然一身的女孩子,隔壁鄰家阿姨是個和藹可親的親人。

阿姨在學校當老師,閑暇的時候,會到製藥廠去嘮嗑,會在女孩同事麵前,不厭其煩地誇獎自己的兒子,——兒子是野戰部隊的軍官,他的連隊是部隊的鋼刀、尖刀;兒子相貌堂堂;兒子武藝超群;兒子一身是膽;兒子有很多軍功章,僅僅二等功就有兩個,三等功多了去了。

阿姨“大大的,狡猾狡猾的”,她從來不對年輕女孩一個人說自己的兒子,她說兒子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地問她其他的同事,問他們的子女情況,然後在不經意間說自己的兒子。

當然,阿姨——呂恒大的媽媽誇獎兒子的時候,年輕女孩許華是一定在場的。當然其他的叔叔阿姨聽多了,慢慢的也琢磨出她的話中有話了,他們也會隨聲附和,誇她的兒子。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她的兒子呂恒大確實了不起,是英雄。

當呂恒大轉業回家了,小夥子脫下軍裝穿上了警服。小夥子一樣英氣逼人。

小夥子在公安局上班,工作是很多人羨慕的。

軍人出身的小夥子在家裏也十分勤快,做事情尤其麻利。他母親本來就是一個愛幹淨的人,小夥子回家後,更是窗明幾淨了。

小夥子敦厚踏實,從不炫耀他的過去,用當時的流行語來說,就是能夠“保持革命的優良傳統”,心甘情願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哪個民族沒有英雄崇拜情結?哪個女孩不崇拜英雄?年輕的女孩子在同事們的穿針引線下,很快與呂恒大成為了一對戀人。

一年後,他們洞房花燭、喜結連理。

越一年,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月月。

善良的公婆將年輕的女孩子視為自己的女兒,事業一帆風順的丈夫對她相敬如賓,他們的愛情結晶聰明伶俐健康活潑,一家人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那時候,不管是在製藥廠,還是在老家的山村,有多少人羨慕他們一家人哪!

可是,萬萬沒想到,曾幾何時,罪犯的一聲槍響,將幸福中的許華一下子推入了萬丈深淵------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什麼是幸福?

一個無所事事的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

一個匆匆忙忙的富人說:有閑就是幸福。

一個滿頭大汗的農民說:豐收就是幸福。

一個漂泊他鄉的遊子說:回家就是幸福。

一個失去雙腳的殘者說:能走路就是幸福。

一個失去光明的盲人說:能看見就是幸福。

一個日夜加班的工人說:不上班就是幸福。

一個德高望重的醫生說:治好病就是幸福。

一個四十有幾的光棍說:有女人就是幸福。

一個衣不遮體的乞丐說:有飯吃就是幸福。

一個參加高考的學生說:考上大學就是幸福。

一個北京奧運的選手說:拿到金牌就是幸福。

一個丟失孩子的母親說:找到孩子就是幸福。

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說:能夠活著就是幸福。”

現在對於許華來說,她已經不再奢望幸福了,她隻求女兒平平安安!

女兒呂江月和高勝寒、江南煙雨進來的時候,許華在後麵的廚房準備中午的飯菜。

客廳裏麵的人嚷嚷著往外麵去,發生了什麼事?她不感興趣,她對自己今天的選擇,不後悔,剩下的就是默默無聞的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