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她已經醉了(1 / 2)

接到女兒想回家的電話,最難過的莫過於華華的父親汪保民了。

心裏拔涼拔涼的汪保民,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同李四李德森商量。

李德森在電話中寬慰老汪,“你呀,現在是越來越患得患失了,華華回來就回來吧,你著什麼急?”

“不是我著急,我是怕孩子會受不了委屈。”這是一個父親名正言順的理由。

“你放心,小高這個小夥子今後是個人物,他不會委屈華華的,估計是華華自己生活不習慣,想家。”

“我怎麼聽你的語氣,華華回來也是好事一樣的?”

“當然了,她去銀城是好事,現在回來更是好事,你要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問題,年輕人拿得起放得下了,說明她長大了,成熟了。你什麼時候去?我陪你去,我來開車,上高速比火車還要快一點。”

“當然是越快越好,你今天到懷化來住一晚,明天一早我們就動身。我算是服了你,你就像一些偉大的人物,今天這樣說,是偉大正確的,明天那樣說,也是英明偉大的,反正他沒有錯的時候。”

“老哥,此一時彼一時,華華當初離家出走,我們如果粗暴的進行阻止,顯然是錯誤的。

我們且不說華華會不會跟我們回來,她哪怕是跟我們回來了,她帶回來的一定是一輩子的怨恨。現在我們給了她試的機會,也等於給了她成長的機會。

說心裏話,當初我勸說你的時候,我知道她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她和小高有過一段這樣不平常的經曆,這也許會成為他們一生中寶貴的財富。相信我,你再見到的女兒,肯定不是以前那個任性的華華。”

李四李德森在事業上比汪保民成功,絕不僅僅因為運氣好。運氣怎麼會一直青睞哪一個人。

李四的眼光更長遠,麵對新生事物他更敢於嚐試,更能夠看到事物的兩麵性。

正如華華所估計的,在為江南煙雨和小高踐行的晚宴上,李四李德森一家人都到了場,原本他名義上說的是家宴。

李四讓兒子女兒參加了,一方麵是讓子女跟這些精英人物有一麵之緣,另一方麵,他也是為女兒李美蓮鋪路,提供機會。

有道是千裏姻緣一線牽,能不能牽,在李四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忘做父母的本職工作,——適時提供一根線。

至於看到女兒和小高兩個人,彼此沒有一個來電的,李四也不會失望。他的出發點僅僅是爭取最好的結果,得固然皆大歡喜,失,有失嗎?沒有。

送了小高他們上車,回到家,李四發現華華居然躲到自己家裏來了,他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支持華華。老朋友的孩子,也是孩子,他盡力而為。

讓李四說服自己的理由是,如果華華是自己的女兒,自己會怎麼辦?自己應該怎麼辦?

李四的結論是,一定會支持女兒,那麼他也支持華華。

現在很多人喜歡說,你隻要告訴我結果,我不管過程。

李四不讚成,他認為沒有過程就沒有最終的結果。過程是經曆是閱曆,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經曆,往往失敗的經曆遠遠比成功的多。

開花結果,花開花落,都是很自然的現象。詠春,惜春,歎春,你盡可以“激揚文字”,可是感時淚濺花,傷春,葬花,你也可能會像林黛玉一樣,隻有總被雨打風吹去的花一樣的年華!

——人生沒有失敗的鋪墊,成功的高度肯定有限得多。

年輕人需要害怕失敗嗎?大不了從頭再來。

李四和汪保民到了銀城以後,他們發現華華確實變了,人成熟多了,個子長高了,身體結實了卻更苗條了。

殊不知,華華盡管沒有參加武術訓練,但是每天早上的跑步她是沒有落下的。

華華搬過去的第二天早上,華華根本不想起床,高勝寒說了一句,“要麼你馬上跟我們去跑,要麼你馬上搬出去,沒有其它的選擇。”

美少女當然選擇了與夢中人奔向未來。

李四陪汪保民去了一趟學校,感謝老師們。從老師那裏,他們意外的得知,華華的學習成績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那一刻,汪保民是感激李德森的。

在高勝寒舉行的踐行酒席上,汪保民表示了衷心感謝,他特別提到了華華的學習進步。沒想到惹得華華很不高興。

汪保民不知道,在女兒華華心裏,同那些“三駕馬車”們相比,學習成績更是她的硬傷。

楊柳和方叢良好的家庭背景,摧毀了華華心裏的優越感,期中考試,她們一群人優異的學習成績,讓華華一下子自慚形愧了。

到施青紅家的第一天,高勝寒在客廳同華華談話,她看見楊柳他們在院子裏拳來腳往,心裏暗暗高興,有戲,這些人跟我差不多,都是不喜歡讀書的。

華華無論如何沒想到,楊柳她們竟然個個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母雞中的戰鬥機”。

當時,汪保民注意到了女兒的不高興,他生怕華華會發作,會耍大小姐脾氣,沒想到華華僅僅是不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