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林奇要鑒定的這一幅字帖可不簡單,想要從中找出最為核心的字眼,那更是難上加難,不僅僅要鑒定出這幅字帖的曆史跡象,更要將其曆史意義,以及作者寄托在上麵的情感給分析出來,隻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選擇的正確性。
而林奇現在所見到的第一幅字帖名為《嶧山碑》,是非常著名的以小篆來進行創作的作品,一般隻要是喜歡研究篆書的,都肯定知道這一幅字帖。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一幅字帖在小篆的字跡上,當屬一絕,所以後來很多人都喜歡在練習小篆的時候,去模仿一下上麵的字跡,或者是研究一下,這個作者李斯,他在寫這一幅字帖的時候,有著怎麼樣的想法,怎麼樣的手段。
在古時候,寫字可不是那麼隨便的,一筆一劃都得有講究,多了一點力道,少了一點力道,都很有可能顯得氣勢不一樣,所以這個是必須要仔細慎重的。
這一點,在劉河圖教授林奇寫字的時候,也曾經告訴過他,所以對於這方麵,他還是有著不少的了解,算是小半個研究者,而現在他通過玉手的鑒定,又分析到了這一幅字帖的內在信息,那麼對於《嶧山碑》的理解肯定是更加的深了。
“真不錯,這個得從它的內在去剖析,否則根本就沒法看到字帖中的深意,隻得其表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林奇很是欣賞能夠寫出這樣水準的作者李斯。
雖然這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幅字帖,但是卻很少有人在研究它的字的同時,還去仔細的了解過他的來曆,以及在它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去促成它的出現。
當然了,這也不是每個人文人墨客都會去注意的地方,因為有些人就喜歡研究字,卻不一定喜歡研究這個字的由來,所以一般把這樣的借鑒水準,就隻能是規劃到對於形的意義上,而另一小部分人,才真正的能夠有對於神的研究。
形神具備才是真正完整的一個字體,如果隻有外形,那麼可以說,一個人對於書法這一行業,才算是剛剛入行,就算寫得再好看,也會讓人覺得很空蕩,沒有任何能夠提高的價值包含在其中,有了神之後,那麼一個字就會立即得到升華。
這幅字帖呢,還有一個名字,可以叫它作《嶧山刻石》,是李斯的得意之作,於秦皇二十八年的是歡呼,皇帝因為出巡了嶧山一代,也是當初他東巡的第一站,所以後來,李斯就為了秦始皇寫下了這麼一幅字帖,就是為了歌頌秦始皇功績。
現在看來,這幅字帖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畢竟這內容是描述了當時天下第一皇的豐功偉績,這可不一般的,寫出來的字體之間霸氣凜然,意義非凡。
正是因為丞相李斯的創作融入了他對於秦始皇功績的真心稱讚,所以才能夠寫出那麼霸氣側漏的文字來,如果隻是隨意的按照字形的美醜來進行書寫的話,或許這一幅字帖就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了,這一切都是源於李斯本身的境界。
他的境界到了一種能夠描繪出人精神的層次,並不僅僅局限於對外表的敘述,看到他的字,仿佛就能夠從文字之間,讀出畫麵來,就好像秦始皇站在自己的麵前一般,這種感覺一般的書法家是做不到的,很難,需要很高的水準。
“小夥子,你似乎對於書法的理解很深啊,你的師傅是誰,還是說,你是自學成才的?”對於林奇的理解,皮帕可以說是無話可說,他自己之前都沒有那麼深刻的認識,還是聽到了林奇的這番解釋,才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
林奇微微一笑,說道:“我自然並非自學所得,這一切都是我的師傅傳授於我的,不過他並非異能者,而是一位普通人,但他的能力卻非常人所能及。”
“哦,那看來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了,我還真想要親自拜會一下你的師傅,好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皮帕點了點頭,在他知道林奇的師傅並不是異能者的時候,就更加的崇敬了,一個普通人,能夠有如此的心性,也實在是不簡單,或許擺在他門下,還能夠學到不少的東西。
“嗬嗬,我師父此前重病初愈,所以現在在遙遠的家鄉進行修養,不見外人,實在是抱歉了。”林奇卻並不希望有外人去叨擾到自己的師傅以及家人的生活,所以在麵對皮帕的請求之時,他還是比較委婉的拒絕了。
聽到如此之後,皮帕也是表示惋惜的說道:“哎呀,那還真是不逢時啊,既然如此的話,就等小兄弟什麼時候有機會,你再親自帶我去拜會拜會老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