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忠義論(1 / 2)

孫尚香因為我的強留,回到了荊州,孫權得知這個消息後很生氣,,雖然孫權生氣,但是我卻牢牢堅守同盟的底線,讓這位新晉的吳王沒有徹底發飆的機會。

畢竟,對於吳王來說,孫尚香可有可無,她隻不過是拋磚引玉的那塊磚,然而吳王眼中的這塊磚,卻在我眼裏是個寶,有句話說的好,情人眼裏出西施,現在的孫尚香我可是寶貝的緊呢。

在我的安排下,在龐統的特意關照下,埋伏在東吳的眼線,終於排除千難萬險,接觸到了吳閣老本人,現在的吳閣老雖然有69歲的高齡,但是身體依然健朗,這個消息,也被東吳的眼線順利的傳到了龐統的手中。

當我把這個情況,告訴給孫尚香的時候,原本黯然傷心的孫尚香,也因為這個消息,臉上重新出現了笑容,這個笑容,並不是那些客套的笑容,而是發自內心的。

自己親生哥哥的人品,也因為這件事情,在孫尚香心裏打了個問號,倘若下世為人,願生生世世不在帝王家,女人,特別是帝王家的女人,往往到了最後都逃脫不了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命運。

孫尚香還是很幸運的,雖然我與她也是政治聯姻,但是現在的我,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我了,婚後的幸福生活,更是讓孫尚香體會到了我的另一麵,幽默,風趣,或者是其他。

如今,又到了五天一次的廷議,(因為怕麻煩,所以我把廷議的時間改為了五天一次,原本孔明是堅持一天一次的,但是現在的我卻有很多事情要做,非常時期,非常辦法)。

負責荊州各項事務的頭頭腦腦,再一次彙聚在了這裏,看著眼前的這些精英,我心中多了一些自信,也多了一些自豪,荊州有這些人,我劉備有這些人,實在是一件幸事。

“諸位有事早奏,無事退堂。”小黃門(太監,這個太監三國中每個諸侯基本上都有,東漢派這些太監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監視作用,但是現在的東漢早已不是當年劉秀時期的東漢了,這個小黃門,自然也早被我腐敗,成了我們這邊的人)扯開嗓子,大聲喊道。

“主公,今屬下有一事不明。”說話的人原來是我的副軍師龐統,這龐統不知道今天會給我出什麼樣的難題,真是頭痛死了。

“愛卿請講。”

“主公在三餘書院之時,與我說過,義字拆開來理解,就是我為羔羊,主公的這番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屬下認為,主公的這番話實在太過。”

這龐統在廷議的時候,說這個幹嗎,這不是讓我丟人顯眼麼?當龐統這番話說出口之後,堂上的諸公開始討論起來,原本安靜的廷議,也因為龐統的這句話,變得熱鬧多了。

我很不喜歡後世那些皇帝的做法,一個人講,一幹兒臣子在那兒洗耳恭聽,這麼做,雖然表麵上增強了皇權的權威性,但是卻也堵塞了臣子的納言之路,這樣做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

若論中國曆代哪個朝代的皇帝最開明,恐怕要屬宋朝了吧,宋朝是文人的天下,趙匡胤的“不殺士大夫”政策,為那些敢於直諫的文人官員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