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雲自此便被晉侯發掘,正式一步跨入東陸軍界,初任官職是出雲騎的十人隊正,在建隆四年的北蠻再度來犯中,晉北、唐國與淳國的三家騎兵正麵抗敵首當其衝;上官雲所在的騎兵小隊利用熟悉山川地形的優勢設伏於敵後,趁著蠻族大軍前出攻打諸侯聯軍正麵防線的機會偷襲蠻族的後軍,上官雲命令手下的騎兵以遊走射獵的方式處處偷襲,不給蠻族騎兵正麵對抗的機會,以無處不在的冷槍冷箭殺傷損耗北蠻的戰力,他所帶的這一隊皆是出雲騎中的百戰精銳,騎術超絕箭法無雙,善雙手射,皆能馬上左右開弓。

僅僅他一個小隊,戰後就帶回來了五十二顆蠻族首級,還有更多的首級由於偷襲回撤接觸匆忙而無法帶回,士兵們隻好割了北蠻的耳朵以便作為戰後計算軍功的證據;彼時東陸尚武之風不振,將校士卒對於北蠻的軍隊普遍存有畏懼心理,上官雲的這一戰績毫無疑問的在諸侯聯軍裏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以孤軍深入敵後而斬殺北蠻首級,在此之前平朝的軍人還沒有哪一個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一時之間,上官雲作為帝朝明日的將星冉冉升起,東陸十六國聯軍人人傳誦,就連遠在天啟的平宣帝都已經知道了這個基層小軍官的名字。

為了激勵前線禦敵將士的士氣,殺一殺北陸蠻族狂傲無人的威風,宣帝下詔,以特旨征召上官雲入朝拜見,於太清宮禦花園賜宴,上官雲麵見天子時“談吐縱橫,應對稱旨;帝龍顏大悅,賜金吾衛出身,禦封騎都尉,賞百金,嘉言勉勵”。

從帝都回到前線之後,上官雲已是天子特賜金吾衛出身的禦封騎都尉,一個小小隊正的軍職顯然已經不再適合他;晉侯當即將他超拔為出雲騎左軍的驍騎都尉,一年之後因功再拜為指揮使,統領出雲騎全軍;之後每戰積功,不到四十歲的年齡,上官雲便已統領晉北國全軍,成為東陸十六國諸侯中最年輕的一軍主帥。

建隆五年,東陸十六國諸侯聯軍與入寇的北陸軍隊大戰於帝都盆地之外的春明湖,在上官雲的運籌之下,擔任聯軍主帥的晉侯雷煥升采用“四麵伏兵,正奇兩用”的方略,一反東陸軍隊以往用兵的陳腐呆板,棄魚鱗陣、雁行陣等傳統陣法而不用。

以唐、陳、離等多國軍隊為誘餌,以楚衛山陣槍兵為正麵,以其餘幾小國諸侯的步卒為正兵,以淳國風虎和晉北出雲為奇兵,采用“弱兵誘敵,強兵衝陣,奇兵決勝”的新穎戰術,大出北蠻意料之外;在地形有利、諸侯齊心、將士用命的情況之下,成功擊退北陸蠻族的入侵,斬首萬餘,俘虜上千,是為平朝曆史上東陸軍隊第一次取得對北陸蠻族軍隊的大規模軍事勝利,消息傳回天啟城內,平朝上下舉國若狂。

宣帝感念於上官雲運籌帷幄之功,特賜爵威遠侯,取“軍威臨於遠方”之意,再拜上官雲為金吾衛左衛率,正式征召上官雲入朝出仕於皇室。

宣帝駕崩,成帝即位之後,為了籠絡以上官雲為代表的前朝武臣,取得東陸軍界的支持,以“軍武安國,參謀戎機;平靖北虜,禦寇戎臣”為由,再拜上官雲為羽林上將軍、都督諸路軍馬、賜勤王鐵券及尚方斬馬劍,每年防秋之時持節統帥十六國諸侯聯軍,軍中四品以下武官若有違令不經上奏可殺之,上官雲自此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一生頂點,正式成為東陸武臣中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