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萬沒想到風妙顏居然一開口就把話題引向了自己,本欲推辭,環顧左右,羽皇和國務卿等一眾朝廷大臣都是一副滿麵期待的樣子,顯然已經被風妙顏所說的一切吊起了胃口,眾人臉上的期盼神色之中還帶著一點點興奮,似乎都在等著他出言解開心中的那個謎題,太史令不好拂了羽皇和諸位重臣的麵子,隻好端起自己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樟木茶,清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
“剛才風統領的誇獎,老臣愧不敢當,東陸曆朝曆代的史籍浩瀚,而人一生的精力有限,縱然是懸梁刺股,憑人力又豈能窮盡?
不過嘛,幽長吉乃是天驅曆史上最為知名的幾位大宗主之一,像他這樣名動天下的人物,一舉一動都足以攪動天下風雲,當然值得廷尉府的大人們單獨為他列出一份卷宗。微臣治史多年,精於典籍倒是不敢說,但皓首窮經一輩子,總算也是略有心得,微臣向來治史成癖,尤其偏好東陸曆代英雄人物的生平故事;
而據微臣考證,當時的史料記載,胤朝哀帝八年的冬天,幽長吉從瀾州南下,取道墨離郡,從飛雲浦穿過殤陽關的封鎖,來到宛州,帝都廷尉一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奉命劫殺他,而幽長吉孤身一人。
微臣前些年熱衷於收藏東陸曆代的舊書古籍,某日晚間散步之時,於青都的舊書集市上偶然購得一本東陸流傳過來的私人筆記,說來也巧,著書人居然是東陸胤朝的一名廷尉,官居掌兵都護之職,即使在廷尉府內部,這個職位也絕對算不上是低;此名廷尉鐵血一生,大概是不想自己的過往事跡失去流傳,故此寫了這本私人筆記傳示子孫,卻不知怎得流落到寧州這裏;微臣隨手翻閱,裏麵居然牽涉多樁東陸當年的知名舊案,臣欣喜若狂,當即花了五個金銖入手;
回家後仔細整理這本私人筆記,這名廷尉在書中提到,當時,他們這一組人奉命追查天驅大宗主的蹤跡,一旦查獲,就地格殺。
而他們最後探知,幽長吉所持的行牒是東陸晉北國所頒發的,行牒上他的名字叫謝灃,出發的路線是先晉北後下唐,最後,幽長吉果然死在了下唐國的祖陵地宮裏;當時他們還查到,南淮城門的關卡有他入城的記錄,他入城的時間是十二月九日,幽長吉所攜的物品中包括長刀一口和重劍一柄,都記錄在行牒上。
不過,據筆記的記載,三天後,帝都受命參與此次任務的廷尉們全部進入南淮,顯然是收到了飛鴿傳書緊急送出的線報;
而當日夜裏,在南淮城紫梁街的瞑龍驛館,有一場惡殺,後來收屍的時候共計三十多個死人,裏麵沒有幽長吉。其實,死的都是帝都的廷尉....從此東陸再也沒有任何有關幽長吉的書麵記錄留下,與此有關的所有秘密都被廷尉們藏在了案牘庫的那份卷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