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圍城(1 / 2)

這樣的安排,讓張聰一呆,隨即大喜,三千兵馬獨領一方,這可是為將者的幸運,雖然草原的鮮卑族不好對付,這不正是考校能力的時候嗎,若是此時自己不能給劉岩表現,劉岩又怎麼會看重自己,當下也不敢多遲疑,趕忙給劉岩叩首道:“多謝將軍看得起小的,張聰願意為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劉岩點了點頭,其實安排張聰去大草原劉岩是有想法的,一來是給降兵們一個盼頭,誰能說劉岩不重視降兵不信任降將,張聰這等人物都唯一三千大軍獨領一方,這也是給降將們一個念想,而且劉岩隻打算派張聰去大草原攪合一番,至於勝敗都不是問題,隻要暫時不讓張聰在軍中攪合就行。

而且張聰這人很陰狠,短時間之內,張聰又不會叛變,正好用張聰先去牽製劄特,等自己勝了韓遂之後,到時候就要兵進大草原,隻是張聰能勝最好,若是戰死了也好,反正劉岩不想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劉岩可絕對沒有想到,就是這讓他討厭的人,竟突然在後來為劉岩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是讓劉岩有些哭笑不得,本意是將張聰發配去大草原,反正去哪裏張聰就是想出賣也不容易,鮮卑人對漢人好像天生的防備著,卻不知後來張聰苦悶之下,竟然在控製大草原的時候,卻開始對更北方用兵,征戰下大片大片的國土,讓後來的後漢版圖幾乎多了一倍,張聰也成為載入史冊的人物,最後官至蒙古刺史,錦鄉侯。

此時張聰被張遼待下去,隨即在張遼的安排下,組建了一支三千大軍,在第二日就亟不可待的朝並州出發,手持劉岩的符節,一路雄心壯誌不說,幸好劉岩還派了督軍,專督辦軍紀事宜,加上張聰新近獲得高位,幾乎是權力整頓軍紀,生怕會因小失大,隻怕那三千降兵收拾的怨聲載道。

且不說張聰如何,這一日接見完了降將,將降兵們的情緒安撫下來,劉岩便將張遼甘寧典韋召來大帳,開始商議出兵討伐高平的事宜,隻是劉岩一時間也沒有打算,望著三人詢問道:“你們對攻打高平,征討韓遂可有什麼好主意?”

一時間三人也想不到什麼好主意,典韋隻是一揮拳,就一句話:“還能怎樣,如今咱們大勝,韓遂必定士氣低落,什麼也不用說,帶我破開城門,咱們就殺進去便是,殺他個屁滾尿流,就憑他們現在那堪一戰。”

典韋猛烈讓眾人沒有話說,要是那樣還用說什麼嗎,隻是甘寧卻又不同的看法,望著典韋苦笑著搖了搖頭:“典大哥,你看這話我可不敢苟同,如今韓遂新敗不假,但是此時開始已經沒有退路,經過這一天的休整,如果此時去攻城的話,那必然是會激起韓遂軍拚死一戰的打算,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了,如果他們真要是鐵了心的要拚死一戰,此時咱們攻城,傷亡那可是太大了,咱們承受不起呀。”

“正是,興霸大哥說的不錯,所謂魚死網破,但凡還有路可走,或者韓遂會選擇逃遁,但是一旦沒有了退路,韓遂所能選擇的也隻有拚死,真要是攻城,那必然是傷亡慘重,所謂兵倍四攻之,真要攻下高平城,沒有三萬大軍是不成的,但是換句話說,這要付出兩萬大軍的代價,才能換下高平城,咱們有些得不償失。”張遼也搖著頭,不讚同典韋的話,那麼大的犧牲對於兵員不足的並州新軍是不能承受的。

典韋哼了一聲,一臉煩惱的道:“那你們說怎麼辦,不能打,難道就在這裏幹耗著嗎,那還不如回去睡大覺呢,還商量個屁。”

張遼於甘寧像是一笑,典韋有時候也蠻有意思,倒是甘寧嗬嗬笑道:“其實也簡單,主公,咱們不妨圍而不打,如今韓遂共有七前大軍在高平城,比起百姓來還要多,而且這七千多大軍哈沒有攜帶糧食,隻要截斷他們的去路,用不了多久,就會將城中的糧食消耗幹淨,到那時候還用咱們操心,他們自己就會出來投降的,投降總比餓死的好吧。”

聽著甘寧的話,張遼也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圍而不打,困守敵軍,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畢竟並州人煙稀少,本來就是難以征召兵員,這也是並州為何兵員如此少的原因,像冀州荊州青州都是號稱帶甲百萬,就連兗州揚州益州豫州幽州等地,都敢說帶甲幾十萬,司隸也是號稱用兵幾十萬,如董卓可是實打實的擁兵二十萬,但是劉岩占據了並州絕大部分,卻隻有兩萬多一點的兵力,還感覺這已經到了極限,涼州好一點,但是似韓遂,幾乎征召了隴右金城漢陽三郡的青年男子,以至於當時三郡之中沒有了年輕人,都是日暮遲遲的老人和不能勞作的孩子,這給三郡的勞動生產造成了極大地損害,不但如此,三郡加起來也不過十幾萬人,而韓遂就號稱十萬大軍,幾乎是兩個人就要養一個兵,隻是短短幾年的時間,涼州三郡幾乎能和朔方郡相比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