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岩一路奔南行唐,才到了南行唐城下,典韋一馬當先,單騎到南行唐城下罵戰,結果隻是罵了幾句,就見南行唐城門打開,一員小將策馬奔出,眼見有人衝出來,典韋不由得大喜,一陣雙戟就要殺上去,哪知道還沒等殺到近前,那小將忽然勒馬停住,翻身下馬,卻是單膝跪倒在地上,將一封絹書高高舉起:“這位將軍,我家縣令大人高軒,不想征戰,為此連累百姓,所以奉上降表,請將軍呈給劉岩劉將軍,我們願意投降,隻請劉岩將軍即可進城。”
典韋一陣鬱悶,差點憋出一口血吐出來嗎,真是太忽悠人了,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拿了降表奔回本陣,直接交給劉岩,待劉岩看過,倒是相信高軒的誠意,畢竟南行唐城門打開,用千裏眼望過去,卻見城中的兵卒默默地將兵器搭在一起,靜待著投降,劉岩這才一擺手:“大軍進城——”
隨即占據了南行唐,隻是此時天色已晚,大軍在南行唐暗影,一麵防禦城防,一麵收編那五百軍,這一夜無話,也不曾有什麼事情發生,到了第二日一早,不等大軍出發,杜仲已經送來消息,他率領兩千軍已經進逼唐縣,在知道被袁紹放棄的時候,唐縣的守將也就直接投降了,真是兵敗如山倒。
但是在就在杜仲進占望都的時候,公孫瓚軍嚴綱部也兵進蒲陰,率眾三千人,占據蒲陰後,在第二天悍然對唐縣發動了攻擊,但是一戰未果,又不得以退回蒲陰,但是雙方開始劍拔弩張,一時間偵騎四布,情況多有變化。
而在南部,周倉率五百軍進占漢昌,而公孫瓚大軍五千人,由公孫瓚親率兵犯安喜,隨即對漢昌發動攻擊,經兩日血戰,周倉終究沒有守住漢昌,最後率三百並將血戰突圍,回到新市的時候,兵不足二百,而另一邊公孫瓚占據了安喜漢昌之後,隨即不理會盧奴的劉裘,徑自揮軍新市毋極,周倉立刻聯絡魏延,增兵一千,防守新市毋極一線,在兩日後,一場血戰,公孫瓚無果,最終退守安喜。
在另一邊,劉岩兩千軍拿下南行唐,此時劉岩正坐在南行唐的縣衙之中,拿著杜仲於周倉魏延轉來的消息,臉色卻是陰沉的很,一方麵北線南線都與公孫瓚接戰,並且南線不利,卻是讓劉岩有些怒氣,公孫瓚也太他媽的混蛋了,此時大敵袁紹不曾斬滅,卻已經開始另行開戰,而糟糕的是,韓猛率四千人退守真定,於張楚合軍,兵至六千,並且於第二日,揮軍三千進犯九門,同時起兵兩千,兵指蒲吾。
九門有守軍一千,有神火炮一門,於城下發生大戰,韓猛親率大軍攻城,卻遭遇魏延拚死反擊,並且動用了神火炮,結果最終還是韓猛久攻不下,最終又退守真定,三千人回去的不足兩千人,損失近半,自然魏延所部也有損失。
而另一邊,張楚率軍進攻蒲吾,蒲吾守將裴元紹,屯兵八百,仗著堅城於張楚血戰一日,血戰之中,張楚被流矢所傷,最終大軍退去,而張楚在回真定的途中,不行血崩而亡,兩千人損失近半,這一戰讓真定元氣大傷,卻又沒有取得進占,一時間也安靜下來。
看著各方送來的戰報,劉岩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劉岩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與公孫瓚發生衝突,但是如今不是劉岩願不願意,是公孫瓚悍然發動了攻擊,劉岩隻是被動應戰,糟糕的是,據裴元紹回報,張燕又從黑山征調大軍三萬,由窪眭統帶一萬人,意圖進逼蒲吾靈壽一線,而另外起兵三萬奔巨鹿郡而去。
“士元,你怎麼看?戰況如此複雜,原來還想漁翁得利,卻沒有想到袁紹這一臨戰脫逃,卻把咱們放在火上烤了,看著架勢,公孫瓚於張燕隻怕是想聯合對咱們動手。”劉岩揉了揉太陽穴,心中有些煩悶。
龐統接過戰報,臉上也有些陰鬱,心中在不停的運轉,半晌才籲了口氣:“主公,此時絕對不好和公孫瓚和張燕開戰,咱們的糧草已經有跟不上的跡象,眼看著離麥收也還不過十幾天,如果這時候一旦發生糧荒,對士兵的士氣打擊很大,而且幾方開戰,也是在應付不過來,咱們在冀州也不過一萬多一點的兵力,但是要麵對的是公孫瓚的幾萬大軍,還有張燕的幾萬大軍,難免還有袁紹的幾萬大軍,如果和他們硬拚,顯然我方不利,依統之見不如暫時對公孫瓚割城議和,將公孫瓚穩住,然後全力回軍對抗張燕,但求一戰破張燕,也好給張燕一個教訓。”
“割城議和——”甘寧和典韋對望一眼,卻是一臉的怒氣和不甘,作為統兵大將,不過血戰沙場而已,又怎麼能隨便求和,這實在是讓他們有些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