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安城頭出驚語(1 / 2)

第二天一早,近衛營已經在城外準備好了,劉岩才從府衙出來,昨晚上並沒有再問董白什麼,也沒有訓斥董白,但是心中卻感覺愧對了樊秀兒,於是這一晚也隻能努力,也算是補償了樊秀兒,即便是董白也沒有說什麼,隻不過是心照不宣而已,至於劉岩去找董白的事情,劉岩並沒有對樊秀兒提起,但是隻是告訴樊秀兒一句話,以後不用擔心,劉岩已經派人在樊秀兒周圍保護,董白曾經拍的人已經全部撤出來了,這一點董白也是無可奈何,一旦劉岩下令,董白的命令顯然不那麼好使了。

出於對樊秀兒愧疚,劉岩許諾樊秀兒,等自己回來,就會將樊秀兒納入劉家的家門,最少會給樊秀兒一個身份,至於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起來了,樊秀兒並沒有意見,因為她根本就沒有想過報仇的事情,最少現在安心了,相信董白現在不會輕易在對她動手了,但是卻不敢提及自己的從前。

從府衙出來,賈詡於李牧夫婦早已經在外麵等待,而且還多了一輛馬車,是董白的行駕,隻是將劉牧留在了將軍府,有春蘭幾女照顧著,孩子是不能帶出去的,在這一點上不用劉岩提醒,董白比誰都清楚。

沒有多說什麼,辭別了陳宮龐統等人,便一路朝三輔之地趕去,隨行的隻有一千近衛營,這一路上倒也沒有別的事情,最少在並州掌握的地方不會有任何事情,這一路抵達長安,因為並州各項措施在司隸推廣,如果不是缺糧的話,或者看上去應該是還算是欣欣向榮的,醫館學堂都開始籌備,大部分地方都已經做了起來,百姓們自然是無比的支持,這麼好的事情哪裏會不支持,加上新軍對百姓秋毫不犯,這讓司隸四郡還是比較安定的,加上並州的重典之行,對宵小有震懾作用,基本上能夠保證百姓安居樂業。

一直到了長安,此時的長安作為並州在南方的一個戰略之地,已經彰顯出其中的意義,由劄木合率軍三千屯兵於此,雖然兵力依舊單薄,但是劉岩卻是實在抽不出力量加強防守,隻能將龔都從北方調回來,如今龔都正率領三千大軍從邊境趕回來,來增加長安的防守,而劉岩這次會去,將眾人召集起來,本來也商量著想將並州的府衙治所遷到長安,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支持,這裏畢竟是皇都,如果遷過來就要造反了,縱然都明白劉岩之意,但是畢竟時機不對。

並到長安,一路的舟車勞頓,劉岩便安排在長安暫時修整一下,遲一天再去陳倉,看此時的長安百姓並沒有太多的抵觸,對於這些最底層的百姓來說,無關乎誰來統治,他們在意的是誰對他們好,最少劉岩進了城,就感受到了長安如今百姓還是歡飲他的,醫館學堂已經在長安生根,而且並州的保障政策也開始實行,提起劉岩來,長安的百姓還是會讚賞的,當然也是有些人並不那麼歡迎,但是畢竟是少數。

當日劉協兵進東都,很多自以為大漢忠貞之士的文人,有不少是舉家梗著逃難的,甘寧送來的文書上曾經寫出當時的情況,說十幾萬百姓擁簇著劉協的大軍,若不是因為這些百姓,甘寧也還不會受傷呢,真是千裏大逃亡,對於這些百姓,甘寧並沒有阻攔,否則真要是和徐榮硬碰,打一場惡仗的話,甘寧不會敗得,可惜百姓為驅,衝的甘寧隻能退守縣城,結果徐榮趁機東走,甘寧無奈才出城迎戰,又被百姓衝了一下,結果就是中了埋伏,若是換一個人還不死在那裏。

十餘萬人隨劉協遷都,使得曾經繁華的長安,如今卻沒落下來,所有的富人和有身價的人都是那些所謂的翰林士子,也就是士子階層,這一階層並不認同劉岩,這才會隨劉協東遷,但是能夠成為士子的,卻一般都是家境相當好的,以至於很多的商鋪都關門了,但是饒是如此,長安卻還是有百姓十幾萬,還是如今並州所轄之地最大的一個城池。

其實對於這些士子隨劉協而去,劉岩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這些人都是不安定的因素,說不定等劉岩一旦舉旗造反的時候,這些人就會鬧將起來,走了也好,反而白白留下了很多商鋪住宅,其中商鋪有近一半被李家購買了,在短短時間之內將這些商鋪恢複,不然的話,長安此時看上去就要敗落了。

至於皇宮被劉岩派人看守起來,並不曾輕易進入,最少保持了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勉強還算是承認劉協的天子身份,這樣做也是為了杜絕天下悠悠眾口的責難,正是因為這一點,劉岩才會安排劄木合鎮守長安,畢竟也隻有如劄木合這樣的人才會最忠誠的按照劉岩的吩咐做事,才能真正的徹底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