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很狂妄,謀劃這件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真正促使他稱帝的,其實海還是今年的大災鬧得,全國之內,幾乎沒有幾個地方不受災的,當然這和戰亂有關係,不過袁術不這麼看,天下都鬧災荒,而隻有南陽沒有,這不是天降祥瑞,這不是老天庇護嗎?正是因為底下的人不停的恭維,再加上傳國玉璽在手中,每每看到這傳國玉璽,袁術都覺得這是老天給他的機會,再說袁術還覺得,稱帝也沒有什麼,當年嬴政不也隻是以三秦之地從而稱霸全國,而漢高祖劉邦也隻是一個亭長,他們還沒有自己眼前的勢力呢,再說南陽如今可是諸侯之中勢力最強的,如今的天下諸侯,將孫策暫且放在一邊,還有他的哥哥袁紹,雖然他一直瞧不起袁紹,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袁紹的勢力很強大,縱然兄弟倆相處的並不好,但是最少現在還沒有撕破臉,也不會對自己動手,至於益州的劉璋,和交州的士燮,袁術不認為他們有什麼影響,算來算去,天下間能與他爭鋒的無外乎三人,便是當今天子劉協,也就是當年他看不上的小屁孩,當年的傀儡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占據了中州之地,其次是兗州的曹操,如今據兗州徐州和青州部分為根基,也算是一時之雄,但是袁術最擔心的卻是並州的劉岩,這個劉並州如今據並州涼州和司隸,擁三輔之地,觀望天下,如果不是有匈奴和鮮卑拖累,劉岩的勢力可能更強,再說此人短短時間,從一介白丁成為權傾天下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其心誌手段又豈能一般。
但是袁術雖然有點擔心,卻並不畏懼,即便是天子劉岩和曹操合兵也不過和自己兵力相當,而剩下的就是劉表,此為守戶之犬,再說對於聯合袁術由他自己的認知,凡是所謂的聯盟,其實就是互相之間勾心鬥角,如當初十七路諸侯伐董卓,看似聲勢浩蕩,擁兵十幾萬,卻是如何,真正拚命地不就是曹操和孫堅嗎,其餘人等隻想著保存實力,難道現在就不一樣嗎,如果劉岩劉協和曹操劉表聯軍,誰敢真正盡力呀,等你打的差不多了,咩他的隻怕就不一定是自己,說不定就是所謂的盟友,在背後狠狠地紮一刀。
自從動了心思之後,袁術就開始廣置儀仗,並趕出九龍袍,這一年的七月,袁術據始皇帝玉璽上的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在占據了江淮大地的壽春稱帝,以壽春為都城,國號仲家,便自號仲家皇帝,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一時間風光無量,隻覺得天下間在無人能與自己相比。
至此袁術傳繳天下,要領天下風從,而且給袁紹去了信:凡吾袁家子弟,並有兄弟之實,今術建國,為袁家開宗辟祖,成袁家千年之不朽,然一人之力不足為持,望爾盡快合兵一處,保袁家成就天下基石。
可惜這書信送到袁紹那裏,袁紹隻看了一眼就給撕了,隻是陰沉著臉,半晌才咒罵道:“袁家無如此子孫,不知所謂,不知所以,袁家四世三公都為天子效力,隨有今日之盛事,為四世三公,多少代的功名卻毀於一旦,無知豎子也敢妄自稱帝,當該殺之。”
嘴上罵的歡,又是天子又是家勢的,但是心中卻是另一番滋味,袁術稱帝其實感受最多的就是袁紹,說良心話誰不想稱帝當皇帝,但是袁紹知道如今不是時候,就算是要稱帝,那也要等自己掌握了大半個國家的時候,有了足夠的實力的時候,但是絕不是現在,隻是雖然心中早有打算,但是看到袁術稱帝心中也頗不是滋味,這才是咒罵的真正原因,
再說袁術稱帝的消息傳到了雒陽,當時劉協就砸了桌子,一臉的爆裂,恨不得將袁術撕成碎片,整個人都有些瘋狂,隻是咆哮著:“與我征集兵馬,我要討伐袁術,我要殺了此賊,竟然亂我大漢江山——”
見劉協如此暴怒,其餘人等誰敢阻攔,誰又敢勸解,也隻有李儒上千拉住劉協,隻是苦苦勸道:“陛下暫且息怒,且聽臣來一說,此時急不得——”
“說,說什麼,袁術造反,公然稱帝,還有什麼好說的,我要殺了他,不然何以麵對天下百姓——”劉協一雙眼睛就要噴出火來了,手中握著長劍要不是李儒阻攔早就抽出來了,殺機迸射,如果袁術在眼前,絕對會被碎屍萬段。
“陛下不可大怒,如袁術者比比皆是,如果今陛下征討,來日劉岩稱帝又如何?曹操稱帝又如何?袁紹稱帝又能如何?陛下不可急躁,臣有一計,陛下不妨傾聽,如袁術者陛下切不可親自征討,不然勢力大弱,敗亦可悲,勝矣無喜,依臣之見,不如傳繳天下各方諸侯,督促他們清剿叛逆,以來可以消弱他們的實力,而來趁此機會發展咱們自己的實力——”李儒不敢遲疑,趕忙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