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伏擊(1 / 2)

二人這一番話,登時將關係拉近,隨即烏娜喊來自己帶來的隨軍郎中給孫海療傷,而同時將大營的七千兵馬開始整頓,自然也不敢耽誤的時間太常,便領著大軍,隻是押運著糧草箭矢兵器之類的東西,開始朝華陰慢慢退去,而此時馮隱娘也已經開始撤退,免得被敵軍纏上,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好在兩軍合在一起,即便是周勃也不敢輕動,隻是恨恨的看著烏娜等人撤回了華陰。

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李蒙大軍竟然成了如此的情況,周勃趕忙將徐晃召來,兩人略一商量,自覺地在此糾纏下去實在不明智,雖然有些責怪徐晃莽撞,但是當時的那種情況之下也是無可厚非的,待二人商量過後,隨即決定在催休息半天,隻是禁閉大營,小心地防範著,隻等到了中午吃過午飯之後,大軍繞過華陰,又直奔長安而去,至於烏娜馮隱娘卻也不肯幹休,隨即領兵五千追了上去,可惜被徐晃在九裏山附近給打了個埋伏,一場廝殺下來,五千大軍死傷三千多,烏娜馮隱娘也都受了傷,隻能又退回華陰城,不貴哦經此一役,周勃當初的三萬大軍,卻還隻剩下一萬六千多。

再說烏娜馮隱娘兵敗回來,一時間士氣大跌,讓二女也是悲憤不已,知道在追上去也討不了好,畢竟她們的實戰經驗步卒,真大起來卻不是周勃徐晃這等沙場老將的對手,邊有幾人商量到底該怎麼救援長安。

雖然眾人沒有注意,但是孫海卻提出了一個最可行的辦法,那就是率人奔赴翼關,阻斷周勃徐晃的回歸之路,而另一麵派兵三千,趕赴陽陵,於霸陵長安行成犄角之勢,隻要等待機會,就能把周勃大軍推哦在哪裏,早晚耗死他們,還能碎石支援長安。

商量妥當之後,有烏娜馮隱娘,率領殘存的千五女軍,和兩千西涼軍,從華陰出發,也不去理睬周勃的大軍,徑自奔赴陽陵,而另方麵,孫海受傷不宜遠行,卻又推出來一個叫做廖誠的人,這廖誠雖然沒有和劉岩一起征戰過,但是他的哥哥卻是當初劉岩的近衛的人,這廖誠也是最早和孫海合謀的人,可謂是劉岩的死忠,有廖誠領著李蒙的親兵奔赴翼關,負責策反留守的西涼軍,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新軍將士,策反成功便衝殺留守的天子軍,拿下一罐之後,便於段煨將軍聯係,增強翼關守衛。

至於長安之戰,一時間也說不清楚,而此時劉岩拿下宛城,開始朝弘農郡退走,希望趕得及,哪知道劉岩前腳一走,後腳變故便已經發生,不知道蔡瑁是接到了命令還是自行其是,竟然下令對育陽和安眾發動了進攻,而同時,劉表忽然率軍五萬從新野出發,直撲中陽山方向而去。

接到這消息的劉岩卻並沒有返回,望著育陽安眾方向,待了好一會,才悠悠的歎了口氣:“我相信士元和文遠能夠應付的,畢竟兩邊也有一萬多大軍,又是占據城池之利,如果堅守不住,咱們趕過去也來不及了,咱們還是趕回弘農,我心中總有些不好的預感。”

劉岩沒有停下,揮軍朝奔儷國,然後去折縣而去,想要盡快趕回弘農郡,但是總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在劉岩趕路的同時,暗間營忽然傳來消息,在折現的探子楊勳交到消息,登時大吃一驚,隨即飛馬要給劉岩送去,究竟是什麼消息呢,原來在周勃大舉進攻長安的同時,天子劉協卻放棄了占據南陽的最好的機會,反而將徐榮三萬大軍偷偷從潁川郡調到了南陽郡,從魯陽一路不著村不著店的直奔折縣,竟然真的沒有被諸侯知道,就趕到了折縣附近,而這個動向被暗間營偵察到,便將消息一層一層的送到了折縣,消息交到楊勳手上,然後再讓楊勳交給劉岩。

但是楊勳知道劉岩去了宛城,所以這一路拚命地往宛城幹去呀,路上隻敢換馬不敢停歇,生怕耽誤了事情,但是楊勳卻到底錯過了,為了趕時間,楊勳一路不過儷國,而是走的小路直奔宛城,剛好在儷國境內和劉岩走錯了路,並沒有遇上,等楊勳拚死拚活的趕到了宛城,才知道劉岩從儷國又奔折縣而去。

懊悔的楊勳,連飯也顧不得吃,隻是買了一點幹糧,邊有催馬朝折縣追去,希望能夠搶在前麵把消息送給劉岩,隻要消息交到劉岩手中,就一定能讓劉岩避過這場災禍,這一路披星戴月馬不停蹄,跑死了一匹馬,但是終究還是遲了一步。

卻說劉岩兵到折縣附近,離著折縣還有三十多裏,此地有一個名叫唐子鄉的地方,此處有一個山口,要想從儷國到折縣,如果不想多走出百十裏走丹水的遠路的話,就隻有走這個地方,也是劉岩眼見大軍都有些疲憊,便下令在唐子鄉安營紮寨,準備休息一晚再走,而所選擇的地方就是在哪一出山口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