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敲打(1 / 2)

大堂裏顯得有些亂糟糟的,張口閉口都是科舉製度的弊端,如果聽這些人來說的話,科舉製度簡直就是一大禍患,一旦開展的話,考上來的官員那就是一幫低能兒,根本不適合管理後漢國,簡直就是會讓天下大亂的,幸虧劉岩有前世的記憶,不然的話換做任何一個君主,可能都要被忽悠進去。

但是劉岩心中很明白,科舉製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製從隋朝大業三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共經曆了一千三百多年。既然科舉製度能夠傳承一千多年,那必然有其中的精髓,就是到了後來,其實官員的提拔也有些類似於科舉製度,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道理。

至於劉岩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就是因為如今朝中的官員多半是靠推薦上來的,如今朝中大大小小的勢力糾結著,不時地鬥在一起,內耗很是嚴重,陳宮徐庶兩人便常常一別苗頭,加上一個龐統賈詡,再往下的九卿,乃至於各個官員,都在拉幫結派,而推薦製度卻正是他們拉幫結派的一種手段,自然是會反對的,這一點就連陳宮徐庶也不能放得下。

不過卻有一個人沒有開口,那就是黃澤,黃澤其實是真正靠自己的能力爬上來的,而且因為出身不是多好,也不是什麼名流士子,自然也沒有接觸那麼多的名人士子,推薦的官員也很少,但是因為跟著劉岩太久,對於揣摩劉岩的心思卻是真有一番功夫,再說黃澤還有一個好處,自己知道自己出身一般,所以對劉岩特別忠心,沒有劉岩就沒有他黃澤,而黃澤隻是抱定了一種心態,那就是不管劉岩要做什麼,不管是對是錯,黃澤都會全力支持,要做的就是永遠緊跟劉岩的腳步。

此時見所有人都反對,黃澤看看劉岩的臉色,雖然劉岩的臉色沒變,但是嚴重卻有些陰沉,黃澤吐了口氣,忽然站起來,將頭一抬誰也不去看,猛地高聲道:“我覺得的科舉製度必須執行,如今靠的是推薦,但是人有好惡,看待事情也都是憑著自己的眼光,所謂人無完人,那自然不可能每件事都會對的,但是官員是後漢國發展的根本,所以就不能等閑視之——”

頓了頓,眼光變得犀利,直接朝陳宮望去:“陳大人,前一陣子你舉薦了一個侍郎,但是此人隻是兩個月,就因為貪墨而被關進大牢,還有,去年你舉薦的雁門主薄,至今一事無成,甚至在東鮮卑入侵的時候,偷偷從雁門跑到了上黨,美名其曰還是探訪故友,但是就是這般作為,卻至今還在主薄的位置上——”

話未說完,卻有望向徐庶:“徐大人,你舉薦的海陽縣令如何,欺壓良善,貪汙納賄,甚至被暗間營盯上——”

“黃大人此言甚為不妥,就算是舉行科舉製度,但是就能保證沒有貪汙納賄者嗎,我看不一定吧。”董秉言淡淡的看著黃澤,卻是反駁黃澤的說法,照黃澤這樣說下去,那早晚要說道他,誰舉薦的官員沒有犯點事的。

“秉言說的對呀,能力是一方麵,德行又是一方麵,如今的孝廉你們看看都成什麼了,都是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如此一來,社會底層的寒門學子學來幹什麼,難道你他們就應該永遠在社會底層嗎,雖說士子們博學多識,但是正如諸位所說,學問不代表能力,不代表德操,但是大家舉薦官員的時候,卻是都會說起此人如何如何的有名聲,乃是飽學之士,為什麼?”劉岩臉色不變,眼光卻越顯得陰冷,從每一個人臉上掃過。

見眾人臉色都有些不好看,劉岩卻還是不肯放棄,哼了一聲:“我所說的科舉製度不單單是說的考學問,還要有實際能力,想要參加科舉考試的話,就必須先要報名參加見習,隻有在見習的時候真的做出了事情,做出了成績,那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學問也是其中一項——”

深吸了一口氣,劉岩臉色終於變得陰沉起來:“看看諸位吧,哪一個是寒門出身,都是大家戶出來的,我所以舉辦科舉考試,就是給天下的寒門子弟一個同樣的機會,我不看重門第,不看重學問,學問這東西夠用就行,太多了反而會成為負擔,我看中的是能不能真正做事,為百姓做事,如果不能讓一方百姓富裕起來,不能為百姓做一些實在事,那麼我絕不會用這種人,國家自有律法督查,這件事情誰都不用說了,元直,此時就有你來準備,盡快拿出一個章程來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