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欒城高邑平棘房子相續淪陷,袁紹終於坐不住了,他如何不知道從這裏往南,根本就沒有城池能夠擋得住新軍兩萬多大軍的腳步,若是在攻克了襄國,在過去除了邯鄲、易陽之外,便再也沒有緩衝的餘地,而今曹操大軍已經兵臨鄴城之下,如果鄴城被劉岩與曹操合圍的話,那麼鄴城真是讓人擔心了,而今劉岩又派兵轉攻巨鹿郡,巨鹿郡什麼情況他最清楚,幾乎袁紹將所有的兵力都壓在了北線上,如果不是曹操攻過來的話,北線還不至於出問題,但是如今的形式卻是很糟糕,鄴城雖然有接近兩萬大軍,但是一旦淪落成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時候,鄴城堅守不住三個月,但是有一點,元曬哦不敢輕易動北線,如今元氏接近兩萬人,而安國一萬人,河間國審配那邊又是一萬人,其餘的大軍都分布在郡內的各個城池,如果北線一旦輕動的話,很可能就會引發全麵潰敗,如今魏延五千大軍兵出南深澤,龐德已經去了下曲陽,正在威脅鄖縣、阜城,一旦楊氏嬰陶被破,那麼整個局勢就徹底糜爛了,那樣會使在安國的張頜被圍困,一旦張頜這一路大軍出現問題,北線被撕開口子就徹底要完蛋了,所以袁紹在幾經恒量之下,首先放棄了進攻真定,隨即也不去強攻欒城,而是索性直接放棄了元氏,一萬七千大軍趁著劉岩這幾天取高邑柏人的時候,卻趁著黑夜,直奔楊氏嬰陶而去。
袁紹還是比較明智的,無論是進攻真定還是進攻欒城,那都是血拚的下場,就算是勝了,也會是兩敗俱傷,而且還有可能因為進攻而遭到雙方的夾擊,劉岩正等著袁紹有動作呢,特別是如果袁紹攻真定,到時候真定楊修六千人馬,而這邊劉岩又會率領上萬大軍從背後堵過去,加上龐德在下曲陽的五千人馬,三方合圍,袁紹連逃命的路都沒有,袁紹還是看得清楚,所以最終選擇了撤退,退守楊氏與嬰陶,最少先保住巨鹿郡和安平國,不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等劉岩在柏人接到消息的時候,卻是已經晚了,袁紹從元氏出發,佯作攻打欒城,這邊楊修拍了四千軍過來合圍,那邊龐德也領三千軍殺過來,但是結果等趕到集合地點的時候,才發現,袁紹根本沒有在欒城紮營,直接過去就奔楊氏而去,而趕在王寬之前,就已經到達了楊氏,剛好趕上的王寬,被剛剛好轉的顏良大敗在五陵廟,耗子啊王寬沉著,隻是損失了一千多人,到底是撤回了平棘。
知道了這個消息,劉岩當時就呆住了,一時間反而拿不定主意該不該繼續南下,如果劉大軍再次防備袁紹顯然是不值得,但是如果繼續南下,又勢必會減輕平棘高邑欒城柏人一線的力量,袁紹這一手簡直就是神來之筆,本來在元氏已經稱其為一個死城,但是忽然扯了出來,屯兵楊氏嬰陶,就此威脅劉岩的後路,隻要劉岩敢繼續南侵,袁紹可以攻擊平棘高邑柏人任何一個城池,截斷劉岩的退路,反而能追著劉岩打過去,又可以支援魏郡鄴城,抵擋真定下曲陽的兵馬,同時與安國合成一線。
劉岩一陣無奈,袁紹到底是不傻,並沒有來尋找劉岩拚命,不然的話到時候一定會落得個慘死,但是如今反而讓劉岩為難起來,但是仔細尋思過後,一麵命令楊修,率五千大軍進駐欒城,而欒城的六千大軍到平棘,讓陳誠的兩千大軍趕來柏人,隨即還是決定繼續南侵,而讓龐德轉攻鄖縣,將這顆釘子砸在了袁紹與張頜之間,同時傳令魏延與鞠義同時進攻張頜所部。
九月十七日,魏延五千大軍與鞠義的四千大軍合兵一處,兵困安平,有魏延吸引張頜的視線,而鞠義忽然領軍破了南深澤,轉而在倫河北岸屯兵,威脅安平,隨即卻又魏延往東又強攻饒陽,切斷張頜與審配所部之間的聯係。
二十六日,張頜一直未接到袁紹的消息,終於按耐不住,率六千大軍出城,在倫河岸邊與鞠義展開了血戰,最終雙方是兩敗俱傷,哪知道去攻饒陽的魏延又忽然殺回來,對這安平發動了猛攻,而張頜被拖在倫河岸邊,一時間也不能撤回去,結果城中兩千多大軍越戰越是心慌,最終還是支撐不住,因為張郃出城迎戰殺敵,但是此時還沒有動靜,城中諸軍還以為張郃已經出了問題,不然新軍怎麼會攻城,最終城中的冀州軍選擇了逃跑,在魏延攻城一天之後,趁著夜色城中殘存的一千多人,從南門出來直奔倫河的走海渡而去,就此安平落入魏延手中,這一戰魏延也損失了兩千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