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二天,張唐也洗去了昨天下午的教訓,知道新軍也不傻不是那麼好糊弄,當時便阻止了一群女人領著孩子,加上老人不少,總有三四千人的規模,除了楊氏,浩浩蕩蕩的朝新軍大營開去,今天就憑這些女人孩子老人要把新軍大營圍起來,若是新軍想要出營,總要驅散百姓,但是張唐提前交代了,讓百姓無比見到人就攔住要糧食,不賣力哪來的糧食吃,為了活命百姓們自然知道怎麼辦。
再說張唐領著百姓走了半晌午,這才算是望見了新軍大營,隻是這一望之下卻是傻眼了,怎麼會這樣呢?原來新軍竟然在大營旁邊又建了一座糧倉,裏麵堆放了不少糧食,而且還在那裏建了一座粥堋,此時還支起了幾個大鍋,真的是好大的鍋,滿滿的煮了一大鍋的熱粥,此時還冒著熱氣,遠遠地就能聞到米的香味。
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咽了一口塗抹,真香呀,有多久都沒有吃到白米了,最少也有一年多了吧,從袁紹執掌冀州開始,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差,苛捐雜稅是一天比一天多,幾乎讓百姓無法生活下了,甚至將米飯的香味都快淡忘了。
再說張唐卻是看到,昨日的那個叫做王寬的將軍就站在粥堋旁邊,周圍有幾百將士保護著糧倉,卻不知道此時王寬又有什麼鬼主意,不過張唐卻是注意到了,粥堋裏坐著一個年輕文士,此人昨天沒見過,今天忽然出現,一定是從另一個地方來的,相信是劉岩安排的,看來此事已經驚動了漢王劉岩。
再說百姓們被這一幕給弄得一時間忘記了開始來的時候的想法,隻是不自覺的朝粥堋靠過去,望著那幾口鍋裏的白飯,一個個的咽吐沫,為了來要糧食,今天早上那裏吃過飯了,此時聞見香味怎麼可能就沒有感覺的。
“那位是張唐小兄弟,讓我出來認識一下。”那文士自然是楊修,此時端坐在一張大椅上,也是好不自在,其實早在親兵的指點下,早早的望向張唐。
張唐一呆,卻並不畏懼,嘿嘿一笑,大步走到楊修身邊,隻是一抱拳:“笑的就是張唐,是州牧大人安排的這次來討飯的管事,看你器宇軒昂,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想必應該是後漢國很重要的人吧。”
“小兄弟很有眼力呀,在下楊修,添為東線軍師,”楊修微微而笑,並不在乎爆出自己的名字,看著張唐臉上果然一震,卻是笑道:“小兄弟,將你叫過來是想讓你幫個忙,不知道小兄弟可願意?”
張唐呆了呆,一時間也想不明白,不過還是點了點頭:“既然軍師瞧得起小的,那就請軍師吩咐吧。”
“我奉大王之命,前來周濟百姓,但是對楊氏的百姓並不熟悉,所以要小兄弟幫忙發放糧食,對了,諸位鄉親們也都是遠道而來,大家也夠辛苦了,我已經命人準備好了白粥,就先讓鄉親們吃飽了再說吧,瞧瞧這些可憐的孩子都餓得皮包骨頭了,要是大王看到一定又會落淚的。”楊修籲了口氣,臉上透出一絲凝重。
張唐自然答應下來,這當然是一個收攏百姓民心的好機會,或許張唐沒有想到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張唐心中還是覺得這樣做有用,便領著自己的十幾名弟兄,陪著新軍開始發放白粥,當然在新軍的維持下,百姓們都是拍好了長隊,一個一個的來,還是比較守規矩的,畢竟在森嚴的刀兵之下,百姓們還是會畏懼的。
領到白粥的百姓便蹲在一邊吃的那叫一個舒服,多久了第一次吃到這麼香的飯,心中對新軍自然充滿了好感,當然吃完的也隻有乖乖的等待著,終於所有人都吃完了這一頓飯,不過也已經到了中午,也許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百姓們並沒有按照開始的打算圍住新軍兵營,而是在默默地等待著。
終於發完了白粥,張唐也長舒了口氣,真是累得不輕,自己和弟兄們也弄了一碗白粥,好好地大吃了一頓,隻感慨這才是生活,不過張唐放下碗筷,卻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便朝楊修望去:“軍師,你瞧瞧這些百姓,都一個個餓得皮包骨頭了的了,就算是為了這些孩子,你就再給我們一些糧食吧——”
“哈哈哈——”楊修忽然一陣大笑,猛地長身而起,便立在百姓麵前,眼光掃過這些百姓,銳利的眼光讓百姓們紛紛低下了頭,卻聽楊修一聲冷哼:“別拿我們後漢國當傻子,我們是愛惜百姓,但是也不是毫無目的的,前次已經發了善心給了你們那麼多的糧食,怎麼,還想一輩子讓我們給你們糧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