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天夜裏,諸葛亮忽然點燃了烽火,雖然引起了新軍的警覺,但是卻並沒有發生什麼,成都城中已經宵禁,因為有昨天他們的動作,成都城中雖然對諸葛亮的到來趕到驚異,有些忠於劉備的人想要有所動作,但是卻被暗間營定的死死的,一旦發現嘯聚,新軍不吝嗇於鐵血手段進行滅門,所以到現在城中還是很安穩的,加上在旁晚時分,張遼大軍也趕到,城中又消停下來。
再說這天夜裏,烽火被點燃,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是在一座民宅之中,有幾個黑衣人圍在一起,有人低聲道:‘看到沒有,軍師的消息來了,到咱們該出力的時候了,軍師讓咱們救出少主,而且軍師府那邊也已經幫忙準備好了一切,一會張三隨我去州牧府,,李四你和黃五去軍師府將鳳凰請出來,就在這裏集合,好了,現在開始行動。“
黑衣人話音落下,便在屋裏的地上扒拉了幾下,隨即掀開了一個暗門,露出底下黑洞洞的洞口,然後和張三跳了進去,而另外的黑衣人李四和黃五則又掀開另一個洞口,也直接躍了進去,劉大和張三去的是州牧府的抵擋,這事當初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挖掘出來的,以備不時之需,不但如此,還有一條是通往軍師府的,最後一條是出城的,這幾條地道,當時施工的人都已經被遷往別處分散開來,如今已經不能尋覓,而如今知道這地道的除了死去的劉備,和諸葛亮之外,就隻有這幾個黑衣人和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這幾個人正是諸葛亮圈養的死士。
再說從地道裏沒過多久,劉大和張三便已經到了州牧府,此時州牧府已經被新軍控製,當然還是留下了一些親近的使喚的人來伺候劉備的家眷,主要是劉禪和糜夫人,劉禪和糜夫人還是可以享受單獨的一座跨院,而且不會有人隨便打擾的,馬超和李恢對劉備的家眷還是很尊重的,連一聲惡言都不曾出。
這地道的出口就在劉備的書房,而這書房緊靠著那所糜夫人鎖住的院子,因為這是劉備生前所住的地方,當初之所以選擇這裏作為出口,那就是因為劉備一到那死後,糜夫人也好,甘夫人也罷,一定會選擇這裏以紀念劉備的,所以才會選擇這裏,而劉備和諸葛亮的眼光還是蠻準的,當日糜夫人便是以懷念劉備住進來的,再說那書房卻是在另一個院子,是兩個不相通的院子,但是書房和這院子卻有一道暗門,就連糜夫人都不知道,不然糜夫人也不會選擇這座院子的,更不會此時沉沉睡去。
外間的一麵牆輕輕地打開了,劉大和張三請書房裏溜了進來,但是他們並不會去吵醒糜夫人,因為命令上沒有讓救糜夫人,至於八歲的劉禪卻和糜夫人睡在一起,想要就劉禪,卻又如何不驚動糜夫人的,劉大從懷裏取出了一根管子,然後對準裏間用力的吹了起來一股迷煙彌漫開來,很快劉禪和糜夫人便沒有了動靜,死沉死沉的睡去,就連劉禪被抱走了都不知道。
很快這兩人就抱著劉禪消失了,從來是的地道裏返了回去,一切恢複了原樣,根本察覺不出有人來過,更不曾弄出一點動靜,很快就帶著劉禪回了那院子,至於另一路卻將黃月英請來,黃月英抱著諸葛亮的孩子,而李四黃五則背著一支木鳶,這就是所謂的鳳凰,是可以飛到空中的,但是所能飛行的距離很短,如果從城牆上還可以飛的遠一點,但是就算是在城牆底下,最多也就是飛出幾十步而已,還逃不出新軍的射擊範圍,至於有了地道還用木鳶是為什麼,卻是自有道理。
這說起來,當初還是黃月英主持的這個地道的挖掘,州牧府和太師府靠的很近,所以兩條地道也並不費勁,而這座宅子靠著城牆很近,便有一條通往城外的地道,但是出了城便多事岩石所在,挖掘地道很難,所以其實這條出城的地道也不過隻是出了城而已,就在城牆底下,如果眾人這樣出去的話,城牆周圍燈火通明,很容易被新軍發現,誰也沒有把握能夠衝出去,而不被新軍射死,所以就有了木鳶來吸引新軍的注意,也就是說這木鳶隻是一個幌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