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好消息(1 / 2)

‘砰’的一聲,在趙雲掛印而去的消息被信鴿送回來之後,劉岩當時就臉色大變,罕見的臉上閃過一陣紅潮,分明是被氣得不輕,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劉岩隻是來回的走動,胸口起起伏伏的,半晌才嘶聲道:“為什麼,你們告訴我為什麼,這個趙雲趙子龍到底是為什麼,先前你跟著劉備幹也就算了,但是為什麼現在已經沒有路了,卻寧坑掛印而去,也不肯幫我,究竟我哪裏做的不好?為什麼——”

張遼和典韋馬超洛寒對望一眼,卻隻能相視苦笑,其實他們那裏知道為什麼,在他們看來,劉岩重情義講義氣,在諸多諸侯之中,劉岩絕對是少有的重義之人,最少曾經替張遼擋過箭,和典韋就不用說了,就連馬超也不得不承認,沒有人會比劉岩帶他更好,至於洛寒,如今也在慢慢地轉變,除了主從關係之外,慢慢地多了另一種感情,這才是洛寒真心死命原因,隻是對於趙雲誰也猜測不透。

也難怪劉岩這樣生氣,換做誰也免不了生氣,到了如今,益州所有的文武官員將領都投降了,就連糜竺也投降了,不過糜竺沒有在做官,而是選擇了跟在劉禪身邊,但是趙雲卻沒有不投降的原因,這的確很讓人不解,不見劉岩一臉的陰沉,眼中的寒光直冒,轉了半晌,忽然冷哼了一聲:“我倒要問問趙雲究竟為什麼?”

眾人對望一眼,趙雲都走了,天下之大想要找一個人並不容易,想要問怕是沒有希望了,不過劉岩並不這麼像,還有一個機會讓趙雲自動來見,劉岩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傳令長安,一個月之後的今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六日,處斬童淵等一幹人等。”

話音落下,張遼等人心中一驚,難怪劉岩有把握,或者趙雲不願意投降這就是原因,劉岩這是要用童淵逼趙雲現身,不過卻沒有人會為了童淵求情,童淵也實在是該死,當初刺殺劉岩,就應該知道有今天,隻是——典韋遲疑了一下,撓了撓頭:“大王,要殺童淵到是事不大,不過是不是先和張繡通個氣,那畢竟是他的師傅。”

這話倒是讓劉岩有些苦惱,不由得歎了口氣:“還是不要說了,免得讓張繡為難,知道了還不如不知道。”

益州大統一平定,除了遣派閻行趕赴武陵郡之外,馬超作為總鎮,暫時留在益州,協助李恢改製益州,而張遼則率大軍於劉岩典韋洛寒等人,領著劉禪趕回長安,從此時,後漢國占據了半壁江山,實力已經超過了魏吳合力,這無疑是引起了曹操和孫權的恐慌,就在劉岩趕回長安的時候,劉協下旨,孫權成為吳王,然後三家聯合,一起對抗劉岩,本來不太平的天下,眼看著又要風起雲湧。

九月初三,張繡率大軍一萬五千,於夏侯淵在弓高發生激戰,周倉破成平,文醜蕩平了南皮諸縣,隨即合圍夏侯淵,於九月初五,將夏侯淵和位於弓高,當日城破,夏侯淵戰死,夏侯恩戰死,七千曹軍逃脫者寥寥無幾,幾乎全被斬殺。

緊接著,郭嘉於魏延於廣宗有發生激戰,魏延連攻兩日,卻不曾攻克廣宗,最終隻得退守曲周,雙方死傷慘重,不過魏延步步為營,便是郭嘉再有本事,也沒有沾的了便宜,但是就在這一天,郭嘉卻忽然病發,沒過幾天就病死了,甚至都沒有等到趕來的曹操,這讓曹操大為傷心,這一年郭嘉年方二十七歲,留下一子郭奕,一代鬼才終究沒有抗爭過命運,年紀輕輕就死了。

但是曹操畢竟是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族弟戰死,軍師病故,便是這樣的打擊,也沒有讓曹操失去理智,又一日,曹操與楊修劉辟戰於廣年,新軍上萬大軍中了曹操的埋伏,劉辟戰死,楊修逃遁,之餘三千多人退守廣平,但是曹操非但沒有追擊,在報了一箭之仇之後,隨即寫了一封信給劉岩,竟然是求和。

後來人們評說曹操這一次求和卻是迫不得已,因為就在這一年,青州兗州遭遇了曆史上罕見的大旱,而且又遭遇了蝗災,接二連三的天災,加上連年的征戰,讓青州兗州災民遍地,死了不少人,而相對的,曹軍的糧草出現了短缺,甚至在冀州的曹軍就因為糧草不夠而發生了嘩變,曹操沒有經曆於新軍再行酣戰,求和也是無奈之法。

但是這一年,豫州和江東卻是風調雨順,糧食所產頗豐,於是曹操向天子於孫權求援,不然青兗二州的百姓全都餓死了的話,魏國也就沒有能力支持下去,更何況是要和後漢國爭雄,曹操每日隻是想著如何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