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家族(1 / 2)

看來司馬才隻是一個司馬家的小人物,或者隻是比較出色而跳出來的,像是這樣的人都是為族中幾個真正重視的子弟出來修橋鋪路的,這種人物尚且如此,就可以想象那幾個真正地核心子弟的厲害了,難怪司馬懿有如此才學,精通天文地理,計謀百出,善軍陣之道,又善奇謀而出,不但善於打仗帶兵,也善於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全才,果然是這種大家庭培養出來的,想象也難怪,如今天下的這些俊傑人物,如諸葛亮龐統賈詡荀攸郭嘉周瑜魯肅陸遜等人人物,哪一個不是出自這種源遠流長的大家庭,不管那一朝那一帶,這樣的家庭也能出人才,因為人家是從小就培養的。

嘿了一聲,劉岩嘴角泛起一陣若有若無的冷笑:“司馬懿現在是不是在曹操那邊效力呢?”

對於劉岩問起這種事情,司馬才倒是不心慌,從古到今,一個家族出來的效忠於好幾個勢力的有的是,就如諸葛亮三兄弟,大哥諸葛瑾效命與東吳,老二諸葛亮效命西蜀,老三諸葛均則效命與大漢國,這等家族素來是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就算是碎了一個,其他的不會有事,隻要能保住一個就不會有事情的,如這種事情自古到今的裏子太多了,所以司馬才也沒有想得太多,還道是劉岩耳聞司馬懿的大才呢,可惜當時司馬才不敢去看劉岩,否則就會知道劉岩的心思,此時隻是恭聲道:“曹操的確是約請過仲達,想讓仲達去為他效力,隻是仲達見曹操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所以現在還在家中。”

原來曹操封了魏王之後,聽聞司馬懿的大才,便派人去請司馬懿去他府上任職,不過司馬懿卻覺得曹操勢弱,怕是當不住劉岩的後漢國,所以托病不出,直說是自己的了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便一直呆在家中,曹操自然不信,便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家裏的床上,果然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這才勉強作罷。

這還真如演義上所說的那樣,竟然真的發生了,不過後來曹操好像是還是不信,使用強製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懼之,隻得就職。

想起這段傳說,劉岩又想起了一個故事,說曹操發現司馬懿扭頭時好似“狼顧”,即不動身體就可以將頭扭轉一百八十度,便對司馬懿起了猜忌之心,所以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任職,一直以來小心謹慎,勤勤懇懇,“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

也許這隻是一個傳說,或者是後人編出來的一個故事,但是劉岩今日見到司馬才便已經明白為何會有這個傳說了,司馬家的人絕對沒有什麼忠君愛國的思想,說白了就是一個投機客,如果給他們機會,那絕對是要造反的,一定是這樣的,從打心眼裏,劉岩就不喜歡這個司馬懿,甚至說不喜歡這個司馬家族,不管是為什麼,可以說是劉岩矯情,也可以說劉岩感情用事,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所能改變的隻是脾氣,司馬家的人如司馬才都是鷹眼狼顧的人,這絕不會是絕無僅有的,不然也不會有關於司馬懿的傳說。

劉岩沒有興趣在和司馬才廢話,當然這不代表劉岩不接納司馬才的建議,好歹的安慰了幾句就給打發回去了,這讓司馬才走的時候頗為鬱悶,不過在第二天,劉岩就下旨,任命司馬才為督造官,負責準備修建馳道的事宜,但是卻任命黃澤為總督官,晉升司馬才為五品督造官,但是暗地裏劉岩卻是下令,永遠不能讓司馬才脫離督造官。

司馬才走後,劉岩沉吟了很久,卻是歎了口氣:“欒喜,你說你對司馬才這個人怎麼樣?”

欒喜一呆,卻已經明白了劉岩的意思,隻是點了點頭:“陛下說此人好那就是好,陛下覺得此人不好,奴婢就知道此人不好,奴婢會注意此人的動靜的。”

“不好的不是司馬才這個人,而是整個司馬家,鷹眼狼顧,族中子弟多有此等人物,如果讓這樣的家庭掌握了大權的話,早晚是一個禍害,記得以後決不能讓司馬家進入權力機構,三品止步,如果功績太大,那就不妨施展一些手段。”劉岩吐了口氣,眼中閃過一道寒光,讓欒喜心中一顫,卻死活想不明白陛下對司馬家為何如此的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