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新形勢下探索創建學習型政黨的有效途徑
在分析了學習型政黨與加強政黨執政能力建設,實現政黨現代化的緊密關係後,如何讓找出符合創建中國特色的學習型政黨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彼得·聖傑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提出了建設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理論: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望、團體學習和係統思考。這種修煉方法的精髓就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強調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共同奮鬥。當然,政黨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它有著與一般組織不同的特點,不能完全像企業以及其它社會組織那樣來構建,但它們之間的共性還是有的。目前在西方的國家中還沒有哪一個政黨提出創建學習型的政黨模式,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探索積極有益的途徑:
第一,要求全黨保持一種良好的學習進取精神。學習是創建學習型政黨的前提和基礎,隻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進行自我超越和創新。由於曆史的原因,中國共產黨員的整體文化素質還比較低,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共產黨整體水平不僅不能和國外一些政黨相比,就是較之於國內其它政黨也有很大距離,因此加強黨員的學習提高整體素質勢在必行。創建學習型政黨,把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組織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強調互相幫助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組織學習的能力。
第二,要求全黨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知識經濟時代任何人都得不斷學習,以應對新知識、新環境的挑戰。知識的不斷更新,必須強調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知識的更新過於快速,因此學習的速度應大於變化的速度,否則將大大落後於形勢。世界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在發生重大變化,我們黨自身也在發生重大變化。麵對來自世界和自身的雙重挑戰,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理應走在前麵,以積極主動、開放進取的姿態去迎接一切困難和挑戰,轉變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拒絕形而上學故步自封的行為和思想。
第三,建立開放性的學習組織結構。一個組織係統是不能脫離與外界環境的聯係獨立生存的,事實證明封閉的組織係統是僵化的、沒有生氣和生命力的。隻有開放的組織係統,才能進行組織變革、組織創新,以適應環境的差異性、動態性和不穩定性,並且協調維持組織之間的交往,動中有靜,靜中候動,在變化中運籌帷握,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係統也不例外。過去我們黨在曆史上與黨外人士和黨外組織親密合作,取得輝煌成就;新時期的開放性的黨會也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第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創建學習型政黨組織。任何組織都有其組織文化,它是一種內在的整合力量,黨組織尤其如此。在新時期,“三個代表”不僅是黨的建黨綱領,而且也是黨組織的一種組織文化。“三個代表”的思想理論本身就包涵了作一個學習型政黨的各項要求,她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文化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核心是保持黨的先進性,這也是學習型政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