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結語:

馬克思主義包含著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解放鬥爭的理論與實踐,本身就“是革命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11]。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簡單割裂為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理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本身也都是以理論與實踐、思想與行動相統一作為基礎的革命和社會實踐。

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是雙向的統一,是辯證的統一,是曆史的具體的統一,並且二者統一的關鍵主體是人(但非一般意義上的人,而是馬克思主義者),這樣的結合才是一種有主體性的創造。新形勢、新時代強烈呼喚我們必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對話”(互動)、雙向結合,全麵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既是理論發展需要,也是現實發展需要。過去我黨強調我國革命的具體性,提出並強調了“理論聯係實際”(更為確切的表述是“理論結合實踐”)要求,以便反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現在,在全球化、我國社會大轉型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強調“實踐結合理論”,以反對經驗主義和忽視理論學習的事務主義,以及更好地發揮好後發優勢和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黨的堅強領導的組織優勢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優勢等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國情、社會的大轉型和全球化的大背景,都要求我們注意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學理研究,運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具體實踐,不能重談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摸論”,也不能因為“無知”而繼續為發展付出巨大代價(包括了很多有形無形的成本、犧牲等)。隻有這樣,才能擺脫低水平循環和原地踏步的狀態。

總之,隻有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大力提倡和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良作風,使得理論與實踐真正形成雙向結合的良性互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才能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同時,隻有正確理解科學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才能切實增強學習理論的內在動力,真正解決好建設學習型政黨(社會)中的學習動力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