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孤城奮戰 (21)(1 / 2)

第五十四章 孤城奮戰 (21)

自從接到趙岐功的求救信後,常如海不敢怠慢,就現有的隊員做出如下安排:80人攻擊正麵的日軍,並配備繳獲的3挺歪把子、1挺九二重機槍和3門擲彈筒,城南和城北各派20多人監視可能增援的日軍,自己和趙岐功則親自負責正麵,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大部日軍,為399團突圍打通通道,接應張總監他們。

這次圍攻天鎮,第20師團川岸文三郎部的鳩山大隊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原先以為大炮一轟,天鎮城門應聲而開,守軍就會出來投降,哪知先是用九二步兵炮轟擊城牆,遠遠地,就見隻轟下幾塊泥土來,整個城牆並無多大的損失。後來拉來三門38式75毫米野炮,沒想到這種在日軍中最受歡迎的攻城利器同樣也毫無建樹。沒辦法,鳩山野合隻好下令集中炮火攻擊城門,可城門早讓張敬俊給用填滿土的麻袋堵住了,眼看見打爛了城門,可就是打不通裏麵的麻袋掩體,顯然,日軍是太小看天鎮城牆了。中國的城牆在漫長的歲月裏一直扮演著保護城池的角色,其夯土大有講究。據北宋李誡所撰《營造法式·磚作製度》記載:基礎先用碎磚瓦隔層夯實,“每布土五層,築實厚三寸。每布碎磚瓦及石劄等厚三寸,築實厚一寸五分”。至於在修建時於夯土中添加一定數量的沙石與石灰,它們所形成的三合土較普通的夯土更為堅實,可達到刀錐不入的程度。天鎮城自明萬曆十年重修,光基礎就厚達四丈八尺,頂部有五米左右,想想,日軍的小口徑火炮對這些堅固而厚實的城牆能起到作用嗎?同樣,也太小看晉綏軍的守城能力了。晉綏軍一直以來以善於防守聞名全國,加之閻錫山又是一個舍得對軍隊投資的人,其武器在全國的軍閥當中是獨一無二的,士兵對閻又忠心可鑒,像399團團長張敬俊是個山東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三晉子弟是守土抗戰,那種同仇敵愾、忘我犧牲精神自然令人生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張培梅執法隊的存在也起著震懾守軍的作用,日軍想在短時間內攻下天鎮,顯然打錯了算盤。

日軍指揮部。鳩山野合凝望著掛在牆上的天皇畫像,心裏有一種狂熱的占領欲。這個在北平一戰中輕鬆打敗29軍的戰爭狂人此時沉浸在對戰爭的回憶中。那一戰,在長城抗戰中可圈可點的29軍倉促應戰,自然敗北,結果鳩山大隊和其餘日軍部隊一樣,以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帶著這種思維,鳩山野合便不把晉綏軍看在眼裏,導致幾天來用盡了各種辦法連個小小的天鎮城也攻不下,顏麵大失。究竟用什麼辦法可以攻下天鎮?鳩山野合在地上轉來轉去,調150毫米榴彈炮前來助陣,看來隻有這一招了。正在這時,猛聽得一聲清脆的槍響,緊接著,就是一陣激烈的槍聲。

“八格。”鳩山野合抄起指揮刀,衝出營帳。

常如海見日軍的巡邏哨在通往西方的路上不斷走來走去,示意趙岐功,兩個人一左一右,悄悄靠近。巡邏哨共有四名,在寒冷的夜裏,這些日軍也顯得畏畏縮縮,恨不得找個地方取暖。常如海在日軍經常經過的地方埋伏下來,等著日軍的到來。漸漸地,這四名日軍靠近了。常如海一個飛躍,一刀就將一名日軍的頭砍了下來,還未等另一名日軍反應過來,又一刀就將日軍劈成了兩半。此時,趙岐功的兩把飛鏢分射兩名日軍,隻聽兩聲倒地聲,不用說,全部死翹翹了。跟在後麵的隊員占據有利地形,支起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就等城裏發出信號。

時間漸漸地過去了,正在眾人焦急之時,大家忽然看見遠處的城牆上出現了三下燈光,趙岐功忙站起來,拿出手電筒,也照著樣子發出了信號。八十多人握著槍,對準日軍的營帳,就等隊長的槍聲。

天鎮西城門早就打開了,打頭陣的胡可庸帶領著隊伍蹲在城門洞裏,一起的執法隊員也一樣。張培梅收到信號後,急匆匆地下了城牆,*著一把湯姆遜衝鋒槍,率先帶領執法隊衝進了黑夜裏。

眾人沿著晉綏軍原來的戰壕,運動了沒多久,就讓一名埋伏的日軍暗哨給發覺了。這名日軍見有這麼多人衝來,知道守軍突圍,一拉槍栓,大喊:“支那人。”誰完就鳴槍告警,此時,張培梅見偷襲已失敗,索性來個強攻,手中的湯姆遜“噠”地一下就是一個點射,這名日軍倒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