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八八慘案(1)
1937年9月12日淩晨,這天是農曆八月初八,距離中國人傳統的中秋節隻有幾天了。往日,天鎮的老百姓會忙於秋收,等把地裏的莊稼都收割回來,歇心了,也就放下了空落落的心,開始享受一年當中這個最重要的節日,敘敘舊,串串門,說說話,吃吃飯,聚聚會,然後才在整個冬天裏慢條斯理地把收回來的莊稼收拾收拾,該賣的賣了,該買的買了,雖然窮,但小日子也過得滋潤。由於地處塞外邊城,天鎮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遠離現代文明的習慣。當大城市追逐各種潮流而迷失中國人特有的淳樸、善良和敦厚時,天鎮人一如既往地過著自古以來就有的日子,仿佛現代文明被阻擋在了厚厚的城牆外不能侵入一般。比如在飲食習慣方麵,天鎮人就多少年來吃帶有戍邊餘味的黃燜全兔,這是因為,明代中期天鎮設衛囤兵,供應中上級軍官的肉食中有40%是野獸肉類,包括野兔、野雞、黃鼠、黃羊、麅子等。明代《菽園雜記》中記載:“宣府、大同之墟,產黃鼠,秋高時肥美,土人以為珍饈。守臣歲以貢獻,及饋送朝貴,由下令軍中捕之。”再比如帶有蒙元遺風的搗精精,這是隻有天鎮特有的食品,也叫精丸子。據說,這種做法見於元代食譜。總之,天鎮人有獨特的生活習慣和個性,從不因外界流行什麼而改變。
城外整整響了多半夜的槍炮聲,人們都不敢睡,心裏忐忑不安,不知晉綏軍跟日軍人打的結果怎樣了,也不知假如日軍人勝了會對天鎮人怎樣,總之,這一夜,對天鎮人來說是難熬的一夜,好不容易等槍炮聲停了,天也快大亮了。家住在東北街,離城牆最近的劉全義早早地起來,心裏掛念著晉綏軍借用的門板,想到城牆上取回自家的東西。臨走之前,睡意全無的老父親張著沒牙的嘴大聲對劉全義喊:“幹啥去?”
“上城牆取回門板來。”
“為啥?韃子走了?”
“不是,是日本人,不是韃子人,現在是民國,不是明朝。”劉全義無奈,大聲對老父親解釋,沒辦法。
“咱天朝勝了嗎?”
“告你說是民國,不是明朝,哪有什麼天朝。”
“一副門板取啥,沒門板咱照樣活,可讓韃子人進來就壞了,他們燒殺搶掠,啥事也做,你要小心,不行咱躲在地窖裏,裏邊有腰刀,對了,還有一箱炸藥。”
劉全義見解釋了半天也不見效,隻好搖搖頭,自嘲地說:“真是越老越糊塗了。”
晨風中,老父親拄著一根下端開裂的拐杖,眼看得兒子走出了院門,消失在巷子裏。
劉全義蜷著身子,感到身上有點冷,後悔沒多穿件衣服,想折回去穿點衣服,但隨即搖搖頭,心想,咱老百姓身子骨壯實,沒那麼嬌貴,便打消了返回家的念頭。
路並不遠,一會兒工夫,東北角城牆就到了,往日,在這個時刻,會看到不少的士兵,可今天,別說是個人,就連個鳥毛都看不到一根,這讓有心取回門板的劉全義沒來由的一陣心下發虛。街上靜悄悄的有些瘮人。忽然,從西北方向刮來一陣旋風,那不斷旋轉的旋風形成一個風柱,圍著劉全義轉著圈,嚇得劉全義臉色發白,心裏淒惶惶的。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要是被旋風圍住,一定會被鬼魂勾走魂魄。劉全義想到了老人們的這句話,強忍著害怕,趕忙朝旋風用力吐了幾口唾沫,以其破解這個魔咒。可憐劉全義把嘴裏的口水都吐沒了,喉嚨裏一陣發幹,兩眼發黑,也沒見旋風刮走。好不容易等旋風刮走了,劉全義這才用手按住胸脯,緩過神來,心想,今兒真有點奇怪,大早晨的刮旋風,不吉利,啊,呸呸呸。
在整個天鎮戰役中,東北角城牆一帶一直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雙方攻防都下了狠心,你來我往的,同樣,也是雙方死傷最多的地。,晉綏軍後來投入了僅有的預備隊才穩住陣腳,而日軍的傷亡比晉綏軍都大,城牆外到處是日軍的累累屍體,這讓日軍的指揮官酒井鎬次牙疼不已。
一切都和昨天一樣,這段城牆由於多次垮掉多次修築,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順著斜坡,劉全義磕磕絆絆地走上去,隨即聽到城牆外一陣嘰裏咕嚕的聲音,劉全義有點奇怪,心想,真是老爹說的什麼韃子來了。恍惚間,仿佛穿越時空,此時的天鎮是明朝某個年代,蒙古高原的韃子入侵天鎮,自己的祖先千戶指揮天成軍(天鎮在明朝以前叫天成縣)用火銃和腰刀進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