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旦“飛羅麵”
快到中午時,兩人到了懷仁縣南邊一個叫第三作(解放後改名為金沙灘鎮)的村子。
關於懷仁的來曆,據《懷仁縣誌》記載,遼時“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麵會東城,取懷想仁人之義,故名”。
第三作在懷仁來說也算是個大村子,有三四千人,是個鄉所在地,加上地處走西口的要道,車馬從南邊的黃花梁上一路顛簸下來,車轍壓得很深很深,黃花梁下著名的走西口“岔道”位於梁頭的村口,走西口人擲鞋子的地方也在梁頭的老爺廟,走西口的車轎、騾馬和行人都在此處打尖此時,因此,造就了第三作的繁榮,此時,四鄉八鄰的人趕往此地,熱鬧非凡,像是趕集。楊勝武本想繞道而行,可周美雲直嚷嚷肚子餓了,想借機熱鬧一番,楊勝武隻好依了周美雲,找了一家叫客來安的旅店,要了兩間房,囑咐讓店裏的夥計喂好馬,兩人在房間裏休息了一下,準備出去。
走到前台,楊勝武叫住夥計,詢問這第三作為何這麼紅火。
“客官,唉,咋說呢,這第三作今兒既是我們懷仁的德勝班‘飛羅麵’的謝幕演出,又是第三作鄉長孟秋祥成親的日子,所以,非常紅火。”
楊勝武一聽大為驚訝,急著問道:“這‘飛羅麵’是不是叫辛致極,在晉北一帶十分有名?”
夥計一聽,自豪地說:“是呀,聽口音客官不是我們懷仁人,咋就了解辛致極?”
楊勝武對夥計說:“我是雁門關南邊的代縣人,這‘飛羅麵’以前到過代縣,我看過他的演出,再說,我也喜歡耍孩兒這種獨特的劇種,所以多少知道些辛致極的事情。”
“可惜了,一帶宗師,這位從小喪父,16歲學唱耍孩兒戲,18歲登台演出譽滿雁北的名角兒,是懷仁南辛村人,自從日本人來了後,本來發誓不再演出,解散戲班,可偽晉北政權第三作鄉的鄉長孟秋祥為了討好日本人,硬是脅迫辛致極演出,雙方達成一致,辛致極好歹隻演一場,以後呀,怕是隻能在回憶裏看‘飛羅麵’的演出了。”
楊勝武一聽竟然有人脅迫辛致極,而且是偽晉北政權的人,恨得牙根癢癢,但此時自己不過是一匆匆過客,不想在這些事上攪在一塊,免得圖一時之快壞了尋找執法隊的大事。
“楊大哥,這什麼‘飛羅麵’演的是啥角色呀,有這麼好的聲譽?再說,為何叫‘飛羅麵’?”周美雲有些好奇。
還未等楊勝武回答,就見夥計看看周美雲,又轉頭看看楊勝武,緩緩地說:“這位小妹,你不知道,在咱們這裏,女人登台演出被人看不起,因此,很少有女人當戲子的,就這樣,‘飛羅麵’主攻小旦,別看辛致極是個男人,可化起妝來,嘖嘖,那個漂亮,就連女人家見了也嫉妒三分。‘飛羅麵’的拿手好戲是《千裏送京娘》,但見他在台上走得好,底功好,拿著馬鞭,在舞台上一連跑38圈,就好像女人們在羅麵哩,而且感覺羅下的麵非常細。你們今天呀,可有眼福,正好他演《千裏送京娘》。”
周美雲很少聽說耍孩兒這種劇種,因此,對耍孩兒所知甚少,就問楊勝武:“楊大哥,這耍孩兒究竟是個什麼劇種,難不成比北路棒子還好聽?”
其實,楊勝武對的了解也僅限於聽戲,真要是讓他介紹耍孩兒,你別看,真難為他了,因此,一聽周美雲的詢問,吭吭哧哧地說不來。
夥計一看,笑笑說:“你們可能不太了解這耍孩兒,這耍孩兒起源於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比京劇還早五百年。關於耍孩兒劇種的起源,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漢元帝時,昭君王嬙出塞和蕃,出了雁門關,眼前一片荒涼,倍感思念家鄉,因而哀慟欲絕,泣不成聲,直到嗓音嘶啞,還是哽咽不止。後人為了紀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聲,編成哀惋歌詞進行演唱,幾代輾轉流傳,遂成該劇。另一說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園子弟唱曲取樂,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後,太子轉悲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隨即命名此曲為耍孩兒。傳說畢竟隻是傳說,據有人專門考證,該劇種真正起源於元代,與元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它的傳統唱法是使用後嗓子,即聲音從喉嚨後部發出,這一點與佛教聲腔比較近似,這種發音法善於表現悲涼的場景。每句唱詞前習慣多用咳腔,所以也叫咳咳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