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鮮為人知的紅色特工:李克農親批代號902(1 / 3)

鮮為人知的紅色特工:李克農親批代號902

百味人物實錄

趙煒畢業於黃埔軍校;他是中共獲得第四次遼南戰役勝利的大功臣,在四平戰役中也出力甚大。他潛伏在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部,一則命令直接導致了國民黨軍整個戰役的徹底失敗……

趙煒,1919年農曆九月二十四出生河北文安縣。他畢業於黃埔軍校(即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校)十六期,是杜聿明和陳誠掌管國民黨東北軍政時期,潛伏在他們身邊的中共高級臥底,他作為少校作戰參謀主管東北國民黨軍司令部的機密室,並負責標識國民黨軍的東北各區的兵力配置和團以上兵力駐地表。他與李克農手下大將王石堅單線聯係,是中共中央安插在國民黨軍東北司令部中的一張王牌,代號902。趙煒送出大量有價值的情報,他是中共獲得第四次遼南戰役勝利的大功臣,在四平戰役中也出力甚大……

康狄於2011年至2013年期間對趙老進行了多次采訪,依據采訪錄音和趙老提供的材料整理出此文以饗讀者。

黃埔十六期的高才生

由於少年時期家境貧寒,我很早就走出家門,外出當學徒,為了生計,我進入了黃埔軍校桂林分校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當學員。蔣介石訓話之後,舉行了閱兵,我因為個子比較高,站在了第—排,當了旗手。

1940年秋天,我從中央軍校桂林分校畢業了。我的改變特別大,“普通人經過了軍事訓練,就是不一樣了。”在軍校裏裏麵,我的著裝、走路、身形、敬禮姿勢等都是非常標準的。我係統地學習了射擊學、土木工程、測繪、戰略戰術、步兵操典等課程。畢業的時候,我身上穿起了武裝帶,配上了蔣介石贈送的中正劍,上麵寫著“不成功,便成仁。校長蔣中正贈”的字樣。我覺得自己很光榮,也很威風。

畢業後,我作為少尉見習官,被分到了第五戰區的湯恩伯部的第31集團軍下屬的13軍獨立團機槍連訓練新兵。我和另外一個同學被選為代表,去見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給他送了一麵錦旗,並向第五戰區長官部報到。李宗仁住在老河口一個平民的房子裏,房間很簡陋,沒有地板,鋪了一層蘆席,擺了一張辦公桌。李宗仁非常和藹可親地和我們握手,勉勵我們,他寒暄了幾句,讓我們和他一起照了張像就讓我們走了。李宗仁沒有架子,“令人親近”。

我工作的13軍的獨立團實際上是補充團。我所在的機關槍連按理說有三個排,可是實際上隻有一個排,全連也隻有兩挺馬克沁重機槍。我在連裏的職務是排長,可是我這個排有兩個排長,我是大排長,還有一個二排長。我的見習期滿了,正式升任中尉排長。

我到了補充團半年後,一直沒機會上戰場,覺得待在補充團沒有意思,就和在三連當排長的同學一商量,兩個人決定脫離13軍,到陝西去投奔我們桂林分校的學生總隊的總隊長,他在陝西當師長。沒想到,我們千裏迢迢趕過去投奔,卻被他狠狠訓了一頓。我們很喪氣,就又回到了河南老河口第五司令長官部所在地。我找到了同學、好朋友—在第五司令長官部當參謀的朱建國。因為我沒有工作,西北軍係統的池峰城的30軍正在招人,我準備過去當排長。朱建國把我勸住了。朱建國說,你不要去,就在這等著,等我給你找份好工作。於是我就在朱建國的住處住了下來。

朱建國在五戰區管參謀處綏靖組,這個綏靖組是專門對付共產黨的。雖然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對共產黨還是有防範的,朱建國的綏靖組繳獲了很多中共印製的宣傳小冊子,有什麼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等等。我閑得無聊,就看看這些書。朱建國下班回來後,我常常和他聊時局,聊人生。當時我還不知道,朱建國已經接受了中共的主張了。朱建國看中共的書看多了,就信服了中共的宣傳和理論。這段時間,我的人生觀也發生了很大轉變,也“寄望於共產黨”了。

李克農批準我的代號902

抗戰勝利後,我從國民黨日僑管理處轉到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中當少校參謀。我從上海取道天津趕赴東北。在天津我見到了在國民黨第十一戰區長官部當作戰參謀的朱建國。長談之後,我決定為中共做情報工作。朱建國讓我到北平見中共的情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