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鮮為人知的紅色特工:李克農親批代號902(3 / 3)

13軍接到杜聿明的命令後,立即迅速從赤峰將其89師和54師調至沈陽。我為了摸清這兩個師到達沈陽及出發的時間,以看望同學為名,在沈陽南站上了13軍司令部的列車。在那裏,我找到了在該軍司令部任參謀的同學,暢敘闊別之情。我倆談得正歡的時候,13軍軍長石覺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責問我道:“你是什麼人?誰讓你到車上來的?”我立即立正向他行禮,說:“報告軍長,我是司令長官部的參謀,到車上看望久別的同學。”石覺厲聲吼叫:“快給我下去!”他這種粗暴行為,使我和我的同學都十分尷尬,但畢竟他是個中將軍長,我們都是小小少校參謀,不得不忍氣吞聲,由他大聲怒斥。下火車時,同學也不敢送我。回到司令部參謀處我立即起草一道命令:“急電,石軍長:你軍車運至清原後火速急行軍至新濱三源浦,迅速進入陣地,進行強攻,占領蘭山製高點,不得有誤!”因為我大致了解,在蘭山腳下,我民主聯軍已布置好袋形陣地,正等待13軍鑽口袋呢!蘭山地勢險要,三麵均為高山。呈凹字形,隻要進山仰攻,必被全部殲滅。該命令經作戰科長、參謀處長簽字,參謀長趙家驤“畫行”,簽名,迅速發電13軍。所謂“畫行”即批準的意思。該軍到達清原後,立即以急行軍速度向新賓、三源浦進發,進入我蘭山陣地後,進行強攻。他們正好鑽進我軍布置好的“口袋”之中。89師及54師162團被殲滅。13軍遭到重創後,其殘部、北路南路部隊紛紛逃竄。

沒想到,我的這則命令直接導致了國民黨軍整個戰役的徹底失敗。這場戰鬥在全東北戰場上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折點。因為這標誌著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後北”戰略的失敗,國民黨軍不得不從全麵進攻轉入全麵防守。東北民主聯軍則取得了戰略主動。

蔣介石大罵杜聿明指揮不力。杜聿明挨了頓臭罵,心裏很惱怒,就回司令部查看是誰下達了這條命令。後來發現是我起草的作戰命令。不過,我一點事兒也沒有,因為命令的電文稿上有作戰科長、參謀處長、參謀長的簽字。我作為作戰參謀,作戰命令是其基本業務。有這麼多人的簽字,也不好搞清楚,到底是誰的主意。杜聿明就在電文稿上寫下了“該參應予申斥”六個字,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獲中共中央情報部嘉獎

1947年5月中旬起,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分別在中長路兩側、沈陽、吉林線及熱河、冀東、南滿地區發起進攻。6月中旬,民主聯軍又集中力量圍攻四平。四平位於長春、沈陽間,是戰略要地。這時我將國民黨軍的調動部署及時告知密台的沈秉權,又立下大功。民主聯軍圍攻四平時,我隨鄭洞國至開原前線指揮所任參謀,沈數次到開原來取情報。當時我將四平敵71軍的城防部署、防禦工事以及長春新7軍和沈陽新6軍增援的兵力部署詳詳細細地告訴了沈秉權。6月初,我軍攻克昌圖,進占開原,鄭洞國撤回沈陽。我遼東部隊攻克安西。南滿部隊收複寬甸、風城、安東、莊河、複縣並攻克本溪。6月14日,民主聯軍對四平發起總攻。經過半個月奮戰,殲滅敵軍一萬餘人,敵71軍副參謀長被擊斃,俘虜敵軍六幹餘人。後因敵新六軍援兵趕到,民主聯軍於6月30日撤離四平。

自民主聯軍夏季攻勢以來,五十餘天國民黨共損失八萬三幹多人。我軍收複城鎮42座,解放區擴大了16萬平方公裏,使東、西、南、北滿解放區連成一片。國民黨軍則被壓縮在中長路、北寧路及沈吉沿線以沈陽為中心的狹長地帶的少數據點上,隻得由全麵防禦轉入重點防禦。東北戰局發生了帶根本性的改變。從此,東北戰場的主動權便為我民主聯軍所牢牢掌握。自4月份,沈陽地下黨為我建立秘密電台以來,因為送出去的情報重大而及時,中共中央情報部特來電給我嘉獎。

彭立昭據《國家人文曆史》整理

作者:趙蚌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