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天子之爭(1 / 2)

終於,韓馥搬出了官署,又派自己的兒子把冀州牧的印綬送交袁紹。袁紹代領冀州牧,自稱承製,送給韓馥一個奮威將軍的空頭銜,既無將佐,也無兵眾。袁紹當上了冀州牧,不能不道袁紹有一定才能,手下有能力也很多。就這樣冀州給了袁紹一個發展的舞台。袁紹立刻反客為主,加封沮授為奮威將軍,使他監護諸將。袁紹又用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這兩人比較正直,但在韓馥部下卻鬱鬱不得誌。此外,袁紹還用許攸、逢紀、荀諶等人為謀士。顏良和文醜掌握軍權。就是這樣袁紹還不放心,想找一個機會把韓馥趕出冀州。

袁紹得了冀州,躊躇滿誌地問別駕從事沮授道:“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寵,我決心竭盡全力興複漢室。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範蠡也不能保住越國。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麼妙策?”

沮授原任韓馥別駕,頗有謀略,袁紹使居原職。他回答道:“將軍年少入朝,就揚名海內。廢立之際,能發揚忠義;單騎出走,使董卓驚恐。渡河北上,則渤海從命;擁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眾。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如今將軍如首先興軍東討,可以定青州黃巾;還討黑山,可以消滅張燕。然後回師北征,平公孫瓚;震懾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攬英雄之才,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複宗廟於洛陽。以此號令天下,誅討未服,誰抵禦得了?”

袁紹聽了,非常高興地道:“這正是我的心願啊!”這樣袁紹在冀州迅速紮根。而且得到了烏丸等少數民族的支持。威望日盛一日,正當袁紹想發兵幽州、和並州統一北方四州的時候,漢獻帝的使者到了。在鄴城大廳內,袁紹接見了使者,使者道“李傕和郭汜大交戰,天子蒙塵,請袁紹將軍速速出兵救援。”袁紹聽了使者的話不禁皺起了眉頭,袁紹想:救天子費力不討好。

西涼兵驍勇善戰,如果前去救援必有損傷。而且還會耽誤我擴充實力,迎來天子礙手礙腳的,該把天子置於怎樣的位置呢。如果處處順著天子,怎能在冀州獨霸一方。如果大權獨攬,又會遭到全天下英雄的進攻。漢室雖亡但天子餘威猶在。這實在不好做出決斷。當初袁紹道救援天子隻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他從沒有想真正的迎來天子。

袁紹見使者已經筋疲力盡,就讓他先下去休息。使者看出了袁紹的猶豫,轉身要走。這時被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和一個身著藍衣男子攔住,他們二人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者的血氣,所以十分的剛直不阿,他們如果認為是正確的,把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改變她們的意誌。他們就像孟子所道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以即使在袁紹的麵前也是這樣,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們對袁紹絕對忠誠。

他們二人就好像是怕把寶藏放走一樣。他們沒有約定但是同時衝出。一起道:“主公且慢。”穿藍衣服

正是沮授,而白衣的是袁紹最重要的謀士,田豐。

袁紹對使者道:“使者,請你先下去安歇,容我思考這件事。”

使者道:“如果將軍不願出麵,我就要去許昌請曹操將軍。”這是使者使出的殺手鐧,逼袁紹做出決定。讓袁紹知道是命令他救駕,而不是求他。而想要去救駕的人很多。這個策略,本來很好。袁紹自小自是甚高,雖然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但骨子裏卻瞧不起曹操。但曹操又處處勝過自己所以他很不服氣。曹操絕對想不到,在自己羨慕袁紹有個好的出身,袁紹卻在嫉妒曹操的才能和幹練。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是完美的,隻不過這完美是出現在別人的眼中,卻不是發自自己內心。可能隻是因為擁有所以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