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阪田之禍被一眾高手——咳咳,丁逸也算在其中——聯手化解已經過去一月有餘,是時南方氣候偏暖,秋季緩至,雖然已是十月將終,卻依然一派綠意。《黃帝內經》有言: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誌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誌,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季到來,陽氣緩緩走下坡路了,地陰之氣上泛,養生之道需順應天時,使心平氣和,勿使心有繁雜相擾,以緩秋氣刑殺。
那麼這個季節最好的養生之道是什麼?
簡單,多出去走走,感受萬物生機將斂未斂時的氣息。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反正丁逸一行人確實是這麼做的。在南湘市東郊三十公裏處,有一座連綿起伏的群山,高不甚高,卻勝在曲徑通幽,在山中行走有移步換景之感。
自解決阪田之後,楊濟時要留蕭峰多盤桓些時日,恰好他雖然想回宗門道場閉關曆劫,但是修行破關這種事急是急不來的,左右也沒有其他什麼事,便留了下來。梁丘平是個大忙人,說是自己手頭有一堆事情要做,便婉言謝絕了。至於程天雪,下山時她師父慧清真人給了她一個月的時間,也還早,於是也就留了下來。
再說了,一行人經曆了這樣的陣仗,感情上還是很親近的,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過得倒也輕鬆。期間也沒少鬧笑話,比方說程天雪就是這樣,每一次上街,要麼是蕭峰跟著,要麼是丁逸跟著。為啥?因為這丫頭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穿越過來的,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居然拿出一錠銀子來付賬,從此後就再沒人放心她一個人跑出去了。這要出個三長兩短,那還得了,依她師父護短的脾氣,絕對得活剮了自己不可。
不過成天價有個美女圍繞在自己周圍問長問短,隨便哪個男同胞都是願意的,所以丁逸和蕭峰兩人雖然被她搞得焦頭爛額,但還是痛並快樂著。當然了,丁逸自己可沒其他想法,但是蕭峰同誌卻不同,對這個天真無邪的姑娘,這位爺似乎真有那個想法呢。無奈程天雪心性純明不染,記得有一次丁逸和蕭峰陪程天雪出門,路上實在受不了蕭峰的眼神,丁逸直接就問程天雪:“我說天雪師妹,你喜不喜歡蕭大俠?”
誰承想,程天雪居然忽閃著大眼睛反問:“喜歡是什麼東西?”弄的蕭峰尷尬,丁逸則徹底無語。
當然了,暗中跟蹤的三仙姑則一臉不忿,白癡都看得出來她對蕭峰有意思,可偏偏正主卻每次都是一副不解風情的樣子。好多次丁逸都不禁暗罵:“繡花枕頭大草包。看你修行挺高的,怎麼一碰到這種事你丫就拖泥帶水呢?”
就這樣,打打鬧鬧地過著,不知不覺一月時日將過,第二天程天雪就要回山了。而蕭峰則也必須回到宗門,他已經隱隱感到自己劫數將至,這最後一天怎麼過呢?最後還是楊濟時提議,大夥一起出去秋遊。
一提到秋遊,好玩的三仙姑自然不甘落後,那林凡神棍半個月前就回來了,對於錯過了這一次精彩而刺激的事情,他感到極度鬱悶,這一次要一起出去秋遊,那說什麼也不能落下了,當下他也讚成了。丁逸還能說什麼,去唄。
可出門的時候,丁逸就鬱悶了,秋遊就秋遊唄,既然大家都是修行人,搞得那麼複雜幹毛?居然要去野餐。自帶快餐還不行,得自己動手,食材就取自山野,能摸到什麼吃什麼。這倒沒什麼,鍋碗瓢盆的一大包東西可不少啊,難道好意思讓人家女同胞拿嗎?楊濟時是自己的授業恩師,說什麼也不可能讓他老人家帶著,就這樣,六個人東西三個人帶。林凡和蕭峰還沒啥,畢竟神通在身,丁逸可就慘了,他哪兒有他們那種禦物的神通?
算了,就當是陪太子讀書,反正再苦再累,也就這麼一天罷了。到了地頭之後,蕭峰擅長找水,沒話說,這活就歸他幹了。媽的,還沒過半刻鍾,這家夥就禦劍飛天而來,提著兩大桶清水,然後就放下水來坐一邊悠然自得地看風景了。
丁逸則攀藤附葛,找蘑菇,尋野菜,挖陷阱,反正這活他小時候都幹慣了。臨了還捅了個大大的馬蜂窩,裏麵的蜂蜜蜂房可都是好東西。、
林凡呢?
用丁逸的話說,這廝除了會張嘴吃飯,伸手穿衣之外,啥也不會。讓他生火吧,搞了半天弄得濃煙滾滾,熏得楊濟時直皺眉,丁逸見了就是一頓大罵:“靠,你這是熏臘肉嗎,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懂不?”一邊罵一邊手把手教。
這家夥學得還挺快,很快就把火給燒的旺旺的,隻是後來有些過火了,險些引起一場山林大火,若不是楊濟時反應快,一彈指施法聚集水意,引來火堆上的瓢潑大雨,鬧不好幾位就要去號子裏蹲幾年了。當然了,又是一頓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