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真人隕,怒將天火煉城(1 / 3)

聽到這裏,顏菲兒有些忍不住好奇:“大叔,修行人不是不能隨便在普通人麵前顯露神通的嗎,怎麼周青雲前輩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施法呢?”這個是顏菲兒聽了這麼多,一直以來心裏就有的一個疑問。

丁逸道:“菲兒,你我都沒有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些事情是無法親身體會的。不過易地而處,其實也能理解,那個年代人人自危,修行戒律還能不能始終遵守,其實也是對所有修行人的一場大考驗。其實就算是世間三戒本身,在某些情況下,也不是絕對不能違反。比方說危及修行人本身的人身安全的時候,就可以神通之術脫困,正當防衛嘛,這個在法律上也是認可的。”

“那時候誰還想這些?”趙雲道:“你們這些沒有經曆過那場戰亂的年輕人,哪裏能知道戰爭有多殘酷?小鬼子侵我國土,殺我黎民,所過之處生靈塗炭,但凡是有點血性的中國人都應該拿起槍保家衛國。你們這些修行人雖然本事很大,但是未免也太超脫了些,當時全國都打成了一鍋粥,除了老周外,我還真沒見過有修行人幫過我們的,有這麼大的本事,眼睜睜看著小鬼子荼毒生靈,真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是怎麼長的。”

老爺子顯然對修行人有些偏見,言語中頗為不滿。

丁逸目光一瞬,道:“趙將軍,你沒看見,未必就不存在啊。周青雲真人之所以在修行道有如此名望,其中有個極為重要的原因,你可知道嗎?”之前曾對他說過周青雲的一些情況,卻並沒有涉及真人在當時的功業。

“哦,難道我錯了?”

“錯了,將軍,錯之極矣。”丁逸此時總算有些明白趙將軍雖然身懷修行,卻並不將自己與修行人合為一談了:“當年青雲真人一人一劍鎮天下,獨自一人挑了陰陽宗的總部,然後約戰日本修行道於東海桃花島,那一戰到底如何慘烈我也不能盡知,但聽師傅的轉述,想必慘烈異常。”

“還有這種事?難道是因為他師父……”趙雲似乎想起了什麼,臉上露出恍然之色:“那是不是在四五年八月中秋前後的事情?”

丁逸點頭道:“不錯,師父是這樣告訴我的。”

“那就沒錯了。”趙雲轉臉對秦霜蘭道:“霜蘭,當年老周走的時候,是你去送的,這件事還是你來跟他們說吧。”

秦霜蘭點點頭,繼續講了下去。

話說那一日周青雲救回秦霜蘭之後,因為精力透支而昏迷,醒來以後,就在八路軍中留了下來。原來他告別趙雲以後,其實並沒有走遠,就在離他們駐地不遠的地方閉關修行,鞏固境界。原本按照周青雲的打算,境界穩固之後,就要回師門了,若非天下安平,修行人是不願意卷入紅塵爭鬥的,他當然也不例外。

可等他境界穩固出關以後,目睹了日本兵的殘暴,激起了俠義之心。再者,算起來周青雲其實和日本人也有仇怨。雖然當時周青雲看上去歲數不大,實際上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他父親是前清進士,當時因為力諫慈禧太後獲罪被滿門抄斬,一家老小隻有周青雲一個人在天地會總舵主陳東華的幫助下逃過一劫。

而他父親之所以獲罪,就是因為當時日本為了爭奪在中國東北的利益,與當時沙皇俄國發生戰爭,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日俄戰爭。這兩國在戰爭爆發之前,雙雙照會清政府,要求當時的滿清政府保持中立。

說出去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兩個國家打仗,為了爭奪別國領土上的權益,居然要求該國政府不能幹涉,這在世界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怪事。周青雲之父生性耿直,剛正不阿,加上又是滿腔的愛國熱忱,為了讓政府出兵,拚卻了身家性命不要,一頭撞死在乾清宮門前。

果真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其英風俠氣,絲毫不輸於江湖兒女。孫先生在辛亥革命勝利之後,還專門為他寫挽聯一副,以彰其愛國之心。周青雲年少亡命江湖,多得武林人士相助,感其父親功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時見日人殘暴如斯,前後因果相合,周青雲頓起投身軍旅之念。就這樣,正式參加了八路軍。因為他出身特殊,加上本事也大,趙雲就讓他當了獨立團特務營營長。這特務營說是一個營,其實隻有七個人,是周青雲專門從各營連排選拔的擁有相當資質和武功根底的人。他將自己修行心得與傳統武術相合,整理出一套適合普通人習練的功夫。

這種法門算不得修行之法,因為其中雖然也有層層次第,但是並未有專門的曆劫的心法指引。不過若是的確有這種資質的人,一心修證,倒也能入修行之門。

這支七個人的特殊隊伍,就是建國後隸屬於國安局專門處置特殊事件的部隊的前身,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這支隊伍建立以後,可把小鬼子打疼了。因為按照周青雲所授法門,這些戰士自身武學修養都有了長足進步,甚至還有幾個人竟然度過了層層考驗,擁有了極為特殊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人已經算是一個修行門派了。正傳法訣就是周青雲所授的那一套。

這支隊伍因為一開始就是絕密狀態,其建立和訓練隻有趙雲以及遠在延安的主席和周副主席知道,在內部有個極為特殊的稱號“紅色尖兵”!針對這支特殊的隊伍,其調動和架構都是非常特殊的,要想調動他們,必須要有主席和周副主席聯合簽署命令,這才能生效。

也許敵人想破腦袋都想不到,在太行山區深處,還有這麼一支嚇死人的隊伍。

不過隨著時間呆久了,組織上也考慮發展周青雲入黨。在那個時候,能入黨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而我黨我軍一貫的政策都是“黨指揮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