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笑出聲,纖長的手放下了杯子,我卻在懷念他執杯的模樣,墨黑茶杯映襯著白皙手指,格外好看。
“你會煮茶?”
我搖搖頭表示不會,看著他揶揄的目光,急忙說道“我可以學!”
“無需如此,我若想要喝熱茶,喚書棋為我送來便是。”
“可是……”我心裏不住呐喊,其實,我隻是想為你煮茶罷了。雖說我來自21世紀,卻也不好說出這樣的話來,隻得將它咽進肚裏。
諸葛亮微垂了眼眸看我,我知道他在等我說完。
“沒想你這麼小氣,連煮茶的功夫也不肯教我。”我半開著玩笑,半認真的說。
他淡淡道“書棋是我侍從更是弟子,教他這些,也是自然。”
“我也能做你弟子嗎?”
他含笑搖頭,移開了目光。此時,夕陽正好,散在他身上留下斑駁的碎影,他臉上帶著慣有的溫柔神色,明明近在咫尺,我卻感覺,我們之間隔了很長很長的距離,讓我永遠觸摸不到他的溫柔。
那種距離叫做時空,而非時光。
回到茅屋,顧爺爺已經做好了飯菜。我將摘來的果子放到木桌上,舀了一盆水,將果子清洗幹淨,才遞給顧爺爺。
顧爺爺笑著接過果子,也不急著吃,放在一旁,招呼我坐下。向我碗裏挑了一塊小小的肉片,道“今日又去諸葛先生家了?”
我也不推脫,將肉片夾進口裏咀嚼,半晌才道“嗯,送了果子給書棋。”
顧爺爺沉吟了片刻,道“你可了解諸葛先生?”
我聞言微微一愣,一時竟不知道怎麼回答。據曆史記載,諸葛亮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而後,便是一些眾所周知的事了。
雖說知道了這些,可我卻並不認為我了解他。在這短短數月裏,我與他從陌路到相識的時間並不長久,脫離了書本的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對我來說,就像霧裏看花一般,朦朦朧朧。
顧爺爺見我不回答,心下明白了幾分,微歎了口氣“諸葛先生為人溫和,又生的俊朗,爺爺是怕你陷得太深。”他試探的看了看我的神色,見我沒有異樣,又道“你可知黃承彥?”
聽到這個名字,我心下一緊,放在嘴邊的飯怎麼也送不進嘴裏。
“是……襄陽名士黃彥承嗎?”
見顧爺爺點了點頭,我有些強顏歡笑“嗯,認得。”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隻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
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裏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但也有一種說法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裏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毀她的容貌。
這些都是從書裏看到的,顧爺爺所說的黃彥承定是說那黃月英的父親。可是,在這裏的日子也不短了,我卻從未見過黃月英。心下不由得覺得疑惑,卻也在暗自祈禱史書也有錯誤的一刻,但願諸葛亮的世界裏沒有一個叫做黃月英的女子。
祈禱終究也隻是祈禱罷了。花爺爺說,黃彥承與諸葛亮雖許諾了婚事,卻一直沒有舉行婚禮。所以,黃月英還在襄陽城裏,未搬來與諸葛亮同住。
我一夜未眠,每當想起諸葛亮溫潤如玉的眸子,心中就會隱隱作痛。
哪怕穿過了幾千年,我依然,還是來晚了嗎?